蓝莓 充满期待的产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979722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莓 充满期待的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蓝莓 充满期待的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莓 充满期待的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莓 充满期待的产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莓蓝莓充满期待的产业充满期待的产业我市试种蓝莓从 1998 年开始,目前种植面积 1 万亩左右,占全国蓝莓 3 万亩种植 面积的 1/3,在国内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今年 8 月中旬,由全国小浆果协会承办的国 际性小浆果学术研讨会将在我市召开,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国专家莅临我市,原因之一, 就是丹东蓝莓产业发展引起各国专家的关注。 10 年的时间,培育一个产业,是机缘更是远见。 地缘优势和市场前景 蓝莓对于我们丹东来说,似乎是一份“天赐” 。 蓝莓生长喜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强酸性沙壤土、沙土或草炭土。 适于在 PH 值 4.5-5.5 的土壤中生长。我市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2、、自然环境都比较适应 蓝莓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土壤普查结果,我市有适合蓝莓种植的土地 80 多万亩。 由于蓝莓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适宜种植的区域有限。目前,全世界 30 多个国家种植蓝 莓,总面积仅为 180 万亩。美国作为蓝莓的原产地,从 1908 年开始已有百年的种植历史, 全美国的种植面积为 45.3 万亩,种植面积排在美国之后的智利仅为 6 万亩。因此,我市 较大规模发展蓝莓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客观优势,而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不 会对全球蓝莓产业形成大的影响和冲击,基本改变不了目前蓝莓市场的供求关系,拥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 引种蓝莓的结果证明,我市种植的蓝莓不仅产量高,而且果型和口

3、感好,品质上乘, 投放市场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我市产出的少量蓝莓鲜果前几年多以每 500 克 80- 100 元的价格销往上海、北京、深圳、青岛等大城市。 我市蓝莓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振安区,占 40%,其余分布在东港、凤城和宽甸。在振 安区、东港市部分地块上种植的已进入丰产期的蓝莓正常年景产果量亩产超过 1 吨。而且, 定植后的蓝莓稳定的经济收益长达 20 年甚至更久,如果在 3 至 5 年内,把蓝莓种植面 积发展到 5-10 万亩,每 500 克蓝莓售价按 10 元计算(这是比较保守的计算) ,种植产 值可达 10-20 亿元,加上加工产值,可达 20-40 亿元。如果按现行市场价格计

4、算,这个 数字将更为可观。产业化从可能变为现实产业化从可能变为现实市科技局最早介入了蓝莓在我市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从 2003 年开始,科技局 的相关同志着手做了大量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反复论证蓝莓在我市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2004 年,我市开始通过科技立项支持蓝莓产业发展,市发改委、财政局、市农委等相关部 门共同配合,着手推进蓝莓在我市的产业化进程。 通过产学研合作寻找技术依托,提供技术保障。先后建立了同吉林农大、大连理工 大学、大连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蓝莓专家紧密的合作关系。 从我市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出发,在引进、试种基础上,从 60 多个美国蓝莓品 种中按早中晚熟,设施栽培和

5、陆地栽培、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及兼用品种的选择和需要, 筛选确定了 15 个适宜丹东地区种植的品种。 建立起了我市的蓝莓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以市农科院、市林科所、辽东学院相关专 业技术人员为主,组建蓝莓技术服务队伍,为大面积种植蓝莓,使之形成产业,做好技术服务准备。 支持企业研发、生产蓝莓深加工产品。目前,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生产出蓝 莓果酒、罐头、果酱、果脯、饮料等产品。 确定和扶持种苗繁育基地,为多繁快繁种苗,降低种植成本,加速扩大种植面积, 做了相应准备,确定了 4 个企业为定向品种种苗繁育基地,并给予财力支持。 建立高产示范园和品种对比园。用示范园影响和带动蓝莓种植业的发展。用品种对

6、比园筛选、优化适宜本地的种植品种,以利于不断提升蓝莓种植业的总体水平。同时,还 进行了蓝莓新品种培育的尝试。 组织开展蓝莓种植系列技术攻关、试验,对温室、冷棚、陆地栽培,病虫害防治, 鸟害防治,越冬技术研究试验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开展攻关、试验,为大规模种植蓝莓打 好技术工作基础,编印了蓝莓实用栽培技术丛书。 目前,我市蓝莓产业的发展前景已经得到了业内专家及企业的广泛认可,尽管一些城 市扶持蓝莓种植的政策相当诱人,但专家和企业仍旧青睐丹东。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企业 已经收购了我市 1000 余亩的蓝莓基地,并计划用 3 到 5 年的时间,将该公司在我市的 蓝莓基地面积拓展到 5 万亩甚至更多。如果

7、成为可能,将明显加快我市的蓝莓产业化进程。制约发展的瓶颈制约发展的瓶颈目前,种苗数量少,价格高是限制蓝莓产业发展的瓶颈。蓝莓的定植每亩需苗木 300- 400 株,每株 2-3 年生的苗木的价格在 5-15 元,每亩几千元的苗木投入,让部分欲种植 蓝莓的业户和农民望而生畏。所以我市蓝莓种植基本上是大户及基地的形式,没有农户散 在种植。不利于推广。造成这种价位的原因,一是培育苗木的周期较长(需 2-3 年时间) , 且较之其它植物育苗工艺难度较大、投入成本较高;二是外地包括境外也常有人来丹高价 购置蓝莓种苗,牵动价位;三是苗木繁育的能力与发展需求的差距较大。苗木数量不足限 制了蓝莓产业的发展速度

8、和规模。 蓝莓产品深加工需未雨绸缪。虽然我市现有 10 家企业对蓝莓进行深加工,并且已经 成功提取了蓝莓中的花青素,具备了蓝莓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但是,随着进入丰产期面积 和产果量的不断增加,经济效益的普遍看好,会激励农民种植蓝莓的积极性,从而造成蓝 莓种植面积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快的增长,鲜果销售和深加工的问题就会逐步凸显。现在 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是十分必要的。鲜果市场现在还仅限于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青岛等少数国内大城市和日本、东南亚地区。国内市场的空间和余地还相当 大,建立销售渠道,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加强蓝莓产品的销售,是必要的。 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今年,蓝莓种植大户于寒辉进

9、入丰产期的 200 亩蓝莓给他带来第 一次丰收,也给他带来“麻烦” 。商标、包装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市场就已经等不及了。相 信,今年遇到这一问题的大户不止他一个人。于寒辉有意将他的田丰蓝莓种植园建成具有 观光功能的蓝莓基地,上述问题将不可能回避。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政府部 门适时组织申请地理标志认证,适时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丹东蓝莓藉此才能开拓更宽泛的 市场,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蓝莓进入丰产期是在种植后的四至五年。所以,历经多年的培育,今年我市将有 2000 多亩的蓝莓进入丰产期,是呈一定规模上市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蓝莓产业走向规模化的开 端。近日,市有关部门将举行大规模的宣传推介活动,广大市民将有机会在家门口品尝到 这一堪称 21 世纪水果之王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