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97922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优智公司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第 2 章员工流失对优智公司的影响 在创业初期,高人员流失率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 高居不下的人员流失率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2.1 优智公司概况 2.1.1 公司成立及发展情况 优智公司是 1993 年经国家经济和贸易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国内 8 家社团、机构发起成立的独立的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1997 年初,优智公司 在美国纽约开设分公司,开始与国际著名评级公司进行交流合作。1999 年,与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正式进行技术合作,2004 年初正式加入亚洲评级协会。在 成立最初的十年里,虽然公司在评级技术和影

2、响力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但受中 国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制约,业务发展十分缓慢,每年评级业务不过十几家。 2005 年,优智公司抓住债券市场扩大的有利时机,开始着手建立覆盖全国 的地区分支机构,并在 2006 年底前顺利完成了其在全国的组织架构布局。同时, 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以文件形式认可了包括优智公司在内的 5 家信用评 级公司为中国债券评级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债券信用评级市场由此基本形成了 这五家评级机构竞争的格局。 2.1.2 公司运作体制设计 优智公司按照“独立”的原则,构建了前期市场营销和后期信用评级两套 互相独立的体系。前期市场人员通过宣传讲解主动融资的功能与特点完成与客 户签约、

3、收费,评级人员经过数据收集、实地访谈、风险分析、撰写报告、专 家评审完成整个评级过程,最后由辅助人员通知客户并公布评级结果从而完成 整个服务过程。 评级部门是公司核心部门。评级部门建立了信用评级的基础与技术发展能 力研究并重,集信用评级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和服务于一体的科研体系和 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学术委员会是科研规划和实施的决策机构;科研和评级 评审委员会是科研项目的最终审定机构;各评级部门是评级核心科研计划和项 目的实施机构;数据中心是科研数据的管理与研究中心;国家风险研究组、地区风险研究 组、行业风险研究组、专题研究组、项目研究组是整个评级科研体 系的核心组织,为提升评级质量提供深度

4、技术保障。这个由 5 个层次、5 个维 度组成的科研体系,是优智公司进行连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基 础。 2.1.3 信用分析师在评级业务中的作用 优智公司信用评级流程一般包括评级准备、调研准备、尽职调查、报告撰 写、评定等级和评级结果发布等 6 个阶段。通常首次评级需要约 2 个月的时间 完成所有流程。 1.评级准备 评级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客户申请、调查审核、签订合同并收费、成立评级 项目小组、企业提供资料、制定评级工作方案等环节。按照独立公正原则,此 阶段不需要分析师插手。 2.调研准备 业务正式启动后,优智公司会成立一个项目小组。优智公司实行评级项目 经理负责制。项目组通常由 3

5、5 人组成,除项目经理外,还包括行业、管理、财务、数据专员。项目经理可以亲自承担撰写评级报告工作,也可在本组内自 由指定评级报告撰写人,但项目经理对评级报告的质量要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 评级项目组建立后,与评级对象建立工作联系,要求提供信用评级分析所 需资料。根据评级对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相关数据,项目组对评级对象或评级 对象待发行证券进行初评。另外,项目组制作资料清单和访谈提纲 ,收 集评级对象未提供的资料。项目组需获取所有需要补充的资料及相关的其他重 要情况的资料,核查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根据受评对象特点制定项 目进度计划和项目完工时间表 ,并获得受评对象的认可。受评对象代表还 需以

6、传真或电邮等形式签署关于提供完整、合法、真实、准确评级资料的承 诺函 。 3.尽职调查 项目组根据评级项目的时间安排对评级对象进行现场调研,主要包括与管 理层访谈和审查相关文件。现场调研从进场访谈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完成。 根据重要性原则确定访谈对象,对评级对象的访谈包括高层管理人员、财务、生产、销售、 技术、人事、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对相关机构访谈则根据业 务性质而定。访谈内容包括评级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及主导产品、生产 技术及设备、原料和能源供应及保障、市场销售、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组织 结构与内部控制、高管人员及管理素质、财务状况与重要会计明细、发展规划 与项目投资、资金使用与偿还计

7、划、股东、政府与银行支持、担保、诉讼及其 他重要事项等。 同时,项目组实地考察评级对象现场,以对受评对象生产经营全貌建立感 性认识,并进一步实地核实其生产经营现状、资产规模、在建项目等。 项目组在现场访谈和实地考察结束后,对评级对象提供的以及通过公开信 息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尽职调查报告 。 4.报告撰写 尽职报告完成后,项目组启动项目初评。初评阶段主要包括接受评级对象 提供的补充资料、建立工作底稿、通过操作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撰写信用风险 分析报告。 信用分析师运用专门的分析公司和操作系统对评级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依 据初评报告撰写评级报告并给出建议的信用等级。 5.信用等级审核

8、 评级过程中,项目组将信用评级报告提交专业信用评审委员会,由其 组织评审会议,参会的专业评审委员会成员及内部参议人员共同探讨项目组的 相关问题。优智公司信用等级实行分专业评审,专业评审主任主持召开评审会。 项目经理或报告撰写人介绍受评对象的优势、风险、评级依据和逻辑论证过程, 参会人员对评级报告进行讨论质询,评审委员填写项目评审单对信用等级 进行投票表决,并经 2/3 以上的与会评委同意为有效。 6.评级结果发布 优智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信用评级监管部门的规定公布评级结 果。一般而言,评级结果的内容包括评级对象、评级级别、评级意见及相关数 据。除评级合同中的规定外,优智公司还需在指定的公

9、共媒体及优智公司网站 披露评级证券的信用评级信息,并及时向有关监管机构报备。对于第三方授权 的信用评级,优智公司根据合约要求公布评级结果。主动评级项目,以有利于 信用信息及时传播的方式发布评级结果。2.2 优智公司市场地位及营业收入规模 2.2.1 债券评级服务的对象 按照国际惯例,国债是不需要评级的。在我国,除了财政部发行的国债、 央行票据外,政策性银行所发行的金融债也不需要评级,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 行、国家开发银行发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所发行的金融债。在债券市场发展初 期,以上几种债券占据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巨大部分,企业债无论从发行主体还 是发行种类来看,都十分有限。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 200

10、5 年。 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创新金融产品短期融资券开始上市发行,推 动了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跨越式的发展。评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表现为发行主 体范围迅速扩大,债券种类增多,发行总额增加。2005 年,共有 86 只短期融 资券、64 只企业债、7 只商业银行金融债券或资产支持债券发行,共计 157 只, 是 19952004 年 10 年间总共发行的 117 只各类企业债券总和的 1.34 倍。从这 一年开始,我国债券市场开始进入发展期。 2.2.2 债券评级服务的价格 债券市场发展初期,评级价格是和发行人商量确定的,国内评级公司的市 场地位处于弱势,债券信用评级收费十分低廉,甚至免费

11、评级。这种现象间接 导致了评级公司收入普遍较低,大多数评级公司入不敷出,处于亏损状态。 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出短期融资券的时候,在短期融资券发行管 理办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了债券发行人在发行债券前,必须聘请信用评级公 司评级,并在签署评级合同之后 5 个工作日内将评级费用付给评级公司。 这种“先付费”的硬性规定极大提升了国内评级公司在与客户谈判时的地位。 获得债券评级资格的 5 家国内评级公司互相约定,对企业一次发行债券总额 10 亿元以内的,首次评级费用不低于人民币 5 万元;超过 10 亿元的,首次评级费 用不低于人民币 8 万元。 以上政府规定和行业约定发挥了很重要作用,随着整个

12、债券市场的发展、 扩大,评级公司收入规模开始出现质的变化。但是,伴随业务的增多而来的是 公司规模的扩大,市场人员、分析师和辅助人员的数量都有了大幅增长,公司成本支出也 迅速增长。评级行业仍处于保本经营状态。 为了改变经营长期亏损的处境,2006 年,五家评级机构以行业自律形式签 署声明,规定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首次评级的费用不低于 25 万元,跟踪评级费 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原则上为每年 5 万元。行业收费标准的确定,再一次提 升了评级公司的收入水平,而且对制止行业恶性竞争、保证评级的公正性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行业约定一直沿用至今。 2.2.3 优智公司的市场业务和收入情况 2002 年优智

13、公司承接了 4 只企业债的评级;2003 年承接 12 只企业债评级; 2004 年承接 11 只企业债评级;2005 年承接 15 只企业债、16 只短债,共计 31 只债券评级;2006 年承接 30 只企业债、60 只短期融资券,共计 90 只债券的评 级;2007 年承接 24 只企业债、70 只短期融资券,共计 94 只债券的评级;200 8 年进行了 30 只企业债、54 只短期融资券,共计 84 只债券的评级;截至 2009 年 11 月末,优智公司承接了 102 只企业债、58 只短期融资券,共计 160 只债 券的评级工作。在 2002 年至 2009 年 11 月的 8 年

14、中,优智公司共计对 482 只各类债券进行 了评级,占全部债券市场 2134 只市场总量的 22.59%,在 5 家国内信用评级公 司和 3 家外国信用评级公司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特别是 2008 年以后,随 着债券市场的扩大,评级公司在债券发行过程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债券评级 服务价格也有小幅增长,特别是企业债券评级,每只债券存续期评级价格普遍 高于 25 万元,甚至达到 60 万元。 在利好的市场环境下,优智公司的营业收入也有了飞速发展。从二十一世 纪 2005 年以前每年不到 1000 万元的评级收入,增长至 2006-2008 年的每年 2 000 万元的水平;2009 年前 11

15、 月收入更是超过了 4000 万元,市场份额更是升 至行业第二。 2.3 优智公司人员流失的严重性 2.3.1 优智公司员工队伍基本构成 优智公司员工总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至今已有员工 400 多人。公司员工 分为技术人员队伍和服务人员队伍两大团队,前者由分析师、咨询人员和研究 人员组成,后者由市场营销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组成。 在 300 多名技术团队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 90%以上,其中拥有博士学 位的技术人员占 15%。分析师以理工专业背景为主,跨专业、跨学科学历背景 的人员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尤其以(经济、管理)+(数学、工程、信息 电子)的专业学历者居多。30%的技

16、术人员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CPA) 、特许 金融分析师(CFA) 、证券从业资格等专业技术执业资质,形成了国内最大、学 历最高的一只技术团队。其中,从事咨询和研究的人员有 200 多人,从事信用 风险报告撰写的信用分析师不到 100 人。优智公司服务人员有 110 多人,其中市场营销人员有 90 多人,其他辅助人 员有 20 多名。 2.3.2 优智公司信用分析师流失情况 自 1994 年成立,优智公司已经成立了 15 年。与公司发展时间不相符的是, 公司评级技术人员从事信用工作时间大大短于这个年限。特别是信用分析师, 从业时间更是非常短暂。在信用评级行业创立期,公司人员流动频繁,就连公 司董事长也在这期间更换过。2006 年以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人员流失 率仍然很高。在 20062009 年四年间,辅助人员稳定性相对来讲较高,年均流 失率低于 10%;市场营销类员工在经历 2007 年和 2008 年两年大的变动后,公 司在待遇和激励方面有了大的变革,流失率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而评级分析员 工流失率一直高居不下,平均每年高达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