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978243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 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一、整体驾驭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 特别值

2、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 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一) 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

3、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上述例句中例的 “可以” 是能愿动词 “可”与表对象的介词 “以”(和第二分句的 “与”相同) ,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 也没有听说过道。”例的 “衣”指“上衣” , “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的“聪”指“耳聪

4、”,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例的“颜”指“脸”,“色”相当于今天的“颜色”,整句的意思是“张巡接受杀戮的时候,脸色未变,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象平常没事儿一样。”这些词组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去理解。但如果头脑中没有一个深刻的古汉语单音节词占多数的认识,就很容易误解。掌握单

5、音节词, 除了在阅读古书时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察外,还应对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形式有所了解,以便比较。古代汉语复音词从意义上说有两种类型,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简称为单纯词、 合成词。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啼叫的声音。洲:水中的陆地。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豳风?七月)觱发(b b):寒风撼物的声音。粟烈:寒冷的样子。淩阳侯之泛滥分,忽翱翔之焉薄。( 哀郢 ) 淩:柔。阳侯:波神,句中指代水波。泛滥:波涛汹涌。忽:快。薄:止。焉:哪里,“薄”的前置宾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

6、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摄提正当寅年,我于庚寅日降生。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游的时候落在后边,遇见一位老人,用手杖挑着蓧。子路问老人,说:“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沛公奉戽酒为寿,约为婚姻 。(鸿门宴)沛公捧着一戽酒为项伯祝福,相约为儿女亲家。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屈原离骚)三后:指夏禹、商汤、周文王。纯粹:句中指品德高尚。固:本来。众芳:指贤臣。(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先帝多次到草庐之中来看我,问我

7、对当世之事的看法,我因此感动奋发,就同意为先帝统一大业奔走效力。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皇宫中丞相府中都是一样的,奖善罚恶,不应有别。11 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皇考:指死去的父亲。伯庸:屈原父亲的字。12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离骚)苍梧:舜所葬之地。县圃: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地,在昆仑山之上。上述例句中, 至中带点的词都是单纯复音词,代表了单纯复音词的几种形式。例是叠韵单纯词。 例是双声单纯词。例是叠韵单纯词。 例是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词。例是译音单纯词。例是合成单纯词。这些词中有的分开讲各有意义,但与合起来的意义不同。至 11 代表

8、了合成复音词的几种类型。至是联合式合成词。其中、由两个同义词联合而成,由反义词联合而成。11 是偏正式合成词,“皇”有“美的”意思,修饰“考”(“考”指父亲,父死曰“考”),合起来指“父亲”。12 是动宾式合成词。“发”是“开启”,“轫”是“车闸”,合起来意思是“出发”。后以此喻事物的开端。单纯复音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不能拆开讲。因此要防止把它们拆开解释,尤其是遇到既非双声、 又非叠韵的单纯词的时候。合成复音词拆开讲时与合在一起讲事理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感到有些重复,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宁可先作为一个单音节词理解。(二)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是古汉语词汇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它表现了

9、词的形义关系的复杂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词的书面表现形式。一形多词就是一个文字符号同时代表了几个词。例如“之”代表了三个词:动词,“到 , 去”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国的使臣认为孙膑有奇特的才能, 偷偷地用车载着他一起到了齐国。与:介词,后边省略了代词宾语“之”。代词,指代人、事或起指示作用。公输:“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了他。“之”:指代人。论积贮疏: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老百姓生活用品不足却能治理他们,从古到今,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之”,指代事。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之”,起指示

10、作用。连词。鸿门宴:“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之”,连接定语与中心语。“信”代表三个词:语言真实。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华丽的言词不真实,真实的言词不华丽。通“伸”。孟子 ?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现在有无名指弯曲并且不能伸直,不是疾痛妨害工作的事情。住宿两个晚上。左传?庄公三年:“再宿为信,过信为次。”住两个晚上为信,超过两个晚上为次。“脩”代表两个词:干肉。论语 ?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凡是主动送给我一点见面礼,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通“修”,身长。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脩八尺有余。”邹忌身长五尺多。按:战国时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

11、尺。“错”代表三个词:镶嵌。 汉书 ?王莽传: “错刀以黄金错其文。”镶嵌刀用黄金镶嵌它的花纹。磨石。诗经 ?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后世写作“厝”。通“措”,放弃。荀子?天论:“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小人放弃那由自己决定的事情,而羡慕由天决定的事情,因此一天天地退步。一词多形主要表现为假借字,这在秦汉典籍中是较多的,而且,时代越早就越多。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是记录语音的符号。先秦时代文字数量少,不能适应记录语言的需要, 这就迫使人们打破文字形体的局限,而把某些文字临时当作记录语音的符号使用。另外秦汉时代典籍主要靠口耳传授,当听者根据口授记录时,就会使用

12、同音字(或临时无字,用同音字替代),此后辗转相抄,乃至约定俗成。还有,先秦造字手段不发达,形声相配没有成为主要的造字手段,也没有文字规范。 自从形声相配成为造字的主要方法,文字规范(例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出现之后,一形多词的情况就不再发展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例如“说”在先秦经常出现“悦”的意思,而在唐宋时代已不这样用了。我们阅读秦汉时代的典籍,经常会遇到一些多词的问题,这就需要审慎地辨析。辨别一形多词, 主要是识别通假字。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字义与字形没有联系,与词的本义也没有关系,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识别通假字,一是考察词义与字形、与字的本义的关系, 一是审音。对初学者来说,主要是了

13、解这种现象,而实际辨析则要借助与工具书和注释。一词多形即几个不同的文字都可以表示同一个意义。例如:1、舍:捨;禽:擒。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 ?燕策)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打渔的人就同时捕获了它们。贼少易擒。(资治通鉴 ?肥水之战)敌人少容易捕获。爱好文义,未尝违捨。(宋书 ?殷淳传)爱好读书,从来没有放弃过。2、文:纹。(发鸠之山)有鸟焉,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精卫填海)发鸠山上有一只鸟,长着有花纹的脑袋,白嘴,红脚,名字叫“精卫”。垂挂倒莲,纹同雕刻。(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垂下来的石挂就象倒着长的莲花,花纹就象雕刻上的一样。3、监:鉴。古人有言曰: “人无于水监

14、,当于民监。”(尚书 ?酒诰)古人有话说:“在上位的人不要在水镜上照自己,而应当从老百姓那里看自己的形象。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庄子 ?德充符)人不要在流动的水上照自己,而应在静止的水上照自己。4、然:燃。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 ?公孙丑上)象火刚刚烧起,泉水刚刚流通。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曹植七步诗)豆萁在釜下燃烧,豆子在釜中哭泣。5、孩:咳。如婴儿之未孩。(老子)象婴儿还不会笑一样。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礼记 ?内则)父亲抓住孩子的右手,逗他笑给他起名字。6、方羊、仿佯、方洋:彷徉。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左传 ?哀公十七年)象一条鱼尾巴发红,穿过急流而在水边

15、游荡。裔:水边。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屈原远游)聊:暂且。永:长久。学练气,为辟谷,登衡庐,彷徉岷峨。(新唐书 ?卢藏用传)学习练气,从事导引之术,登衡山、庐山,游荡于岷山、峨眉山。(吴王濞)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汉书?吴王濞传史记作“彷徉天下”)吴王濞横行天下,他的部队所向的地方马上投降,所攻的地方无不占领,没有谁敢不降服。以上各组例句中加点的字字形虽不同,但意义都一样。就各组字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1 4 组是产生的先后不同,是古今字。第5 组只是字的形符不同,本是异体字。第6 组只是记音符号而已,因此异形较多。 繁简字一般也属于一词多形。上述几种情况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及同音符号只是形体不同,意义上差异不大,而古今字的意义有同有异, 反映了词义的发展和演变,容易误解。 例如某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古文翻译题是这样的:上(刘邦)常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 “多多益善, 何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皇上曾经在闲谈中与韩信谈论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