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096738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考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完整答案真题及完整答案选择题选择题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参考答案:A2、依据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 C.发展学生潜能D.私拆学生信件参考答案:D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参考答案:C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是爱举手,但答题经常

2、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他答题却总能答对。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参考答案:D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参考答案:D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系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参考答案:B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规

3、章制度,学校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就开除他参考答案:B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参考答案:A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参考答案:D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后回学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 A.限制其与其他学生接触B.限制

4、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的表现评价器品行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参考答案:D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 5 名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参考答案:B12、某中学老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考答案:C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D

5、.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参考答案:A14、有位学生将几张纸屑随意扔到走廊上,王老师路过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参考答案:B16、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 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参考答案:C17、创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玻义耳C.居里夫人D.玻尔参考答案:A18、下列选项中,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是( ) A.天文望远镜B.互联网C.电子计算机D.电话 真题来源:参考答案:D19、下列对平面几何有关三角形性质

6、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都是 45D.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参考答案:C20、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参考答案:C2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释的主要内容( ) A.基因理论B.条件反射C.进化论D.细胞学说参考答案:C22、在我国文学史上,依次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 A.杜甫 李白 贾岛B.李白 杜甫 李贺C.李白 杜甫 白居易D.杜甫 李白 李商隐参考答案:B23、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是歌曲( )A.黄河大合唱

7、B.义勇军进行曲 C.天路D.我的祖国参考答案:A24、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土家族B.傣族C.藏族D.蒙古族参考答案:B25、下列选项中,以画马著称的是( ) A.齐白石B.吴冠中C.徐悲鸿D.黄宾虹参考答案:C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专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软件的是( ) A.CodeditB.PhotoshopC.PowerPointD.Mindmanager参考答案:B27、使用 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 A.在 PowerPoint 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 “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

8、“插入”B.复制图片,在 PowerPoint 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C.复制图片,在 PowerPoint 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D.在 PowerPoint 菜单栏中选择“插入” “图片” 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参考答案:C28、“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谈我朋友的隐私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参考答案:C29、“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D.教育家都不是

9、数学家参考答案:B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 园里甚至校外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要做好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 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找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 说:“这是一只公的。”微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 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 到:“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 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又一位同学跑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

10、蚱踩死了。”老师很 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 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 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 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来得更为深刻有效!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该老 师的教学行为。(14) 真题来源: 参考答案: 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 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1)该教师的教学

11、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 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素质教育要以培训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材料中的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安排学生走出课堂, 到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正是对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主体 需求、能够主动发展;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该老师做 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 的人来看待。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见

12、 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力的人。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 是安慰学生,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3)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师观。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 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 教学方法,通过特定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材料 中该教师的角色正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 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2、材料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在多次批评教育 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

13、一趟,向他父母告状。到小龙家时,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 在做家务,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间。在同小龙 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早出晚归,于是何老师把本来要告状的话 收了回来。第二天,何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小龙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在家能做家 务,希望同学们能向小龙学习,接下来,何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 尽责及时给与表扬,没过多久,小龙在课堂上认真多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还成了老师 的得力助手。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何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参考答案:何老师开始向家长告状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后来的做法是

14、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是值得学习的。真题来源: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材料中何老师对学生进行家访的过程中, 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以后,收回了向家长告状的话,在第二天表扬了小龙,并在之后让他负 责卫生,及时表扬他,体现了何老师对小龙的关爱,促进了小龙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材料中教师对从小龙的实际情况出发,抓 住他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很快小龙学习上和品德上都有了提高,这充分体现了何老师的 行为促进了小龙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总之,何老师从最开始对小龙批评教育到要去向家长告状,最后在见到家长后改变初衷, 并在之后对小龙进行以表扬

15、为主的教育这样一个过程中,其中关键是教师要关爱学生。只 有在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采取合理的做法进行最佳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与家长进行平等、 恰当地沟通,而不是向家长告状这样的形式。3、材料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 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 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 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 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

16、,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 么缘故呢?这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心 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 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 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 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 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 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 观的成分。(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