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966605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参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核心竞争力研究三、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三、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一)农业银行甘肃分行概况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是中国农业银行在甘肃境内设立的一级分行。经过30 年的改革发展,农业银行甘肃分行不断加快改革步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全行的业务经营实现了长足发展,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目前,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现辖 1 个营业部、13 个二级分行、1 个直属支行、94 个县(区)支行、602 个营业网点,截止 2009 年年底,各项存款余额突破 1000 亿元,1005.43亿元,贷款余额近 400 亿元,达到 397 亿元;它是

2、省内营业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也是唯一在全省所有的地、县设有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它己成为全省资金实力雄厚、业务品种齐全、经营领域广阔、网络优势突出、城乡联动优势明显的大型商业银行。(二)外部经营环境分析、宏观经济环境(l)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又称为次贷危机,它是指信贷机构在次级市场上向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由于贷款申请人无力还款而引发了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股市动荡的一场金融危机。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及“优惠级”是以贷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分界,根据信用等级的高低,信贷机构对借款人进行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因为优惠级贷款市场对申请人的信用等级要求比

3、较高,信用等级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级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对申请人信用等级的要求低,借人的信用记录较差,所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瑞银国际研究表明,2006 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违约率高达 10.5%,是优惠级贷款市场的 7 倍。特别在市场利率上升、金融机构收紧银根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下,贷款人的还款违约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金融业的高度发达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层出不穷,原先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被包装成为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产品,并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一旦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借款人无力还款,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将应声而落,金融危机就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受此冲击,全球经济出现股市暴跌、房地产价格下降

4、、经济发展放缓。欧美市场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依赖欧美市场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2)国内经济形势。2007 年美国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它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出口锐减,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针对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我国政府迅速调整之前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2009 年以来,我国货币投放、财政预算支出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速度稳步趋升,经济开始出现了复苏的迹象。2、银行业经济形势(1)银行监管环境不断改善。

5、在这次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因为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而受到指责。如果一国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得力、管理规范,则该国金融体系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反之则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提高。中国中央银行很早就开始重视对银行业的监管。1993 年国务院开始治理金融“三乱” ,并在 1995 年出台了人民银行法 、 商业银行法 、 保险法以及 1998 年的证券法 ,这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已初步成形。同时,我国对金融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大幅改革。1992 年 10 月中国证监会成立,1998 年 H 月中国保监会成立,2003 年 4 月中国银监会成立。自此,我国分业监管的“一行

6、三会”体制完全确立。针对混业经营的发展状况,2003年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召开了第一次监管联席会议。2004 年 6 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公布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 ,提出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 。监管环境的改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银行业的竞争秩序不断规范,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多元化经营受到鼓励,从而为商业银行发展、扩大中间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2)银行同业之间竞争加剧。许多商业银行都先后展开了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和公开上市的系列改革,希望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股权结构,调整发展方向等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竞争对手的改革无疑将对中国农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以甘肃省“

7、四行一社”的各项存款总量、各项贷款总量作为比较,农业银行甘肃分行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农信社在存贷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下图可知,2003 年以来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的市场占有率先是处于稳定地位,然后到了 2007 年左右就是开始下降,而其他银行的市场却占有率正在日渐增加。同业竞争加剧给农业银行的发展构成极大地压力。(3)银行业金融创新速度加快。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向市场上客户提供一种与资金相关联的服务。金融创新产品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转移风险、规避管制、扩大利润空间、增强综合实力的目标。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对市场和有限资源

8、等要素的争夺日趋紧张。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普遍加快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在创新产品的品种中,仅仅理财创新产品就达到百余种(具体见表l)。尽管金融创新将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但是金融创新也丰富了银行交易品种,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吸引力。它一方面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改善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状况,扩大了资金来源和规模,提高了资金综合运用能力和盈利水平。3、技术与信用状况(1)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是一种主动处理信息并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技术。商业银行将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银行运营的各个领域,有助于优化银行内外部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产品的研发、生产、

9、销售、服务,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营效率。以数据大集中为例,1999 年为了顺应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大趋势,中国工商银行耗费巨资率先把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为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处理系统,建立了北京、上海两大互为备份的数据中心。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带领下,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相继实现了金融数据的集中,在全国建立了数个区域的数据中心。这些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效率。(2)信用机制不健全。信用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前提,完善的信用机制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对于银行这类信贷机构,提高信

10、贷质量需要有良好的信用机制作为保障。由于受到重义薄利的儒商道德、计划经济阶段的产权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缺乏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诚信信念。除了道德观念之外,信息传递不畅是导致信用机制不健全的有关键原因。一方面,我国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薄弱,在信贷市场银行不能充分地掌握借款人相关信息,银行在与企业或个人的博弈中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特别是缺乏有关借款人诚信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三)内部资源状况分析1、遍布城乡的网点、网络,横跨城乡的市场定位。在“面向三农 、服务县域、城乡一体、联运发展”的指导下,农业

11、银行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特色资源开发、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县域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银行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农村地区的网点建设,根据地方经济环境和业务需求优化网点布局,完善网点的支持县域经济的功能,积极开发针对“三农”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同时,农业银行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经营,面向“三农”时不削弱城市业务,发展城市业务时也没有弱化支农的定位。城乡之间呈现出资源互补的特点。通过表 2 与表 3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四行一社”中除了农信社,农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的人员和机构数量都是最多的,比起其他银行以兰州作为业务布局的重点,农业银行较好地平衡了

12、城乡之间的关系。2、股份制改革为农业银行注入新的活力。2008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 ,在其后三个月的时间里对农行进行国家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事项。股改给农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资本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资产质量也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3、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创新富有活力。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传统业务利润空间的减少,农业银行只有通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才能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目前,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已由传统的农村信贷、结算和汇兑等业务,发展成为品种齐全、本外币结合,能够办理国际、国内通行的各

13、类金融业务。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全行积极开发金融新产品,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现已全面开办各种人民币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票据结算、资金汇划、银行卡、电子商务、银证通、房地产金融、教育储蓄、代收代付、代理保险、代销基金、黄金买卖、个人理财、信息咨询、资信评估以及外币存款、贷款、汇兑、结算、结售汇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金融业务。4、改善基层网点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层次与服务质量。近些年,农业银行先后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网点装修,逐步形成了标识醒目,环境良好,内部功能设置合理,服务规范标准的服务终端。在提高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同时,也加大了客户的分类服务力度,积极引导分流低价值一般客户到自助

14、机具,柜面服务重点放到高价值的贵宾客户上。随着网点装修和标准化服务的全部导入,各行网点服务已逐步转向价值服务,网点的传统功能在逐步弱化,但价值创造能力在不断提局。(四)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的 SW 盯分析、竞争优势(1)2004 年到 2009 年上半年存款年均增量超过 100 亿元,总增量超过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从 2004 年至 2009 年 6 月末 5 年半时间,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共新增各项存款 559.35 亿元,较 2003 年末余额 364.61 亿元增长了 1.53倍,分别比工行、中行、建行多增 167.54 亿元、259.3 亿元和 13.7 亿元;年均增加存款 101.7 亿

15、元,分别比工行、中行、建行多增 30.46 亿元、47.04 亿元和2.49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8.420k,较全省平均水平 17.35%高出了 1.07 个百分点,分别比工行、建行快 8.16 个和 2.1 个百分点,农行的优势地位明显(见表4)。(2)储蓄存款余额 5 年内实现翻番,增量、存量市场份额连续 3 年保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双第一” 。从 2004 年至 2009 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储蓄存款增加 325.4 亿元,较 2003 年末余额 241.17 亿元增长了 1.34 倍,分别比工行、中行、建行多增 146.37 亿元、211.43 亿元、106.53 亿元,但 t 匕

16、农信社少增 81.08亿元,年均增加 59.16 亿元。在市场份额上,2004 一 2005 年连续 2 年增量份额保持“四行一社”首位,2004 一 2007 年连续 4 年保持四大行首位;2006 一 2008 年存量份额连续 3 年保持“四行一社”首位,2006 一 2009 年连续 4 年保持四大行首位,具体见下图。(3)各项贷款呈现较快平稳增长态势,5 年内增量居四大行首位。2004 年至 2009 年 6 月末,工、农、中、建行各项贷款余额实际分别累计增加 167.38亿元、201.45 亿元、90.87 亿元和 180.81 亿元。从中可以看出农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增量都要高于其他三家银行,这表明农业银行的市场占有量在逐渐扩大。(4)中间业务收入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收入总量居同业前列。2005 年一 2009 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的中间业务分别实现收入 1.21 亿元、1.75亿元、4.22 亿元、3.58 亿元和 1.57 亿元,累计实现收入 12.33 亿元。农行在该指标上比起比第一名工行少 3.05 亿元,排名第二位,比第三名建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