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6581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关《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关报关协调制度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归类总规则六条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条)规则一三层含义:1、指出“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2、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3、 “如项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在对商品进行归类时,税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税目条文、及相关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能够按规则二、三、四、五、六来归类。 )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优先顺序为:(历年考题)品目条文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规则规则二(原文):(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

2、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在进口或出口时未组装件或拆散件。(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成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解释规则二(一)规则二(一)规定税目条文不仅限于税目条文本身,还应扩大到:1、不完整品(缺少非关键部分,不完整)例:缺少门、未安座位等的汽车仍然按汽车归类。缺少电池的便携式计算机按便携式计算机归类。2、未制成品(尚未完全制成,需进一步加工才成为制成品)例:做手套用已

3、剪成手套形状的针织棉布。 需经进一步完善方可作为零件使用的齿轮的毛坯。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例:实际业务中庞大的或易碎的货物:多功位组合机床、桥架、灯具、照明设备等通常都是未组装或拆散开的,通过简单组装即可装配起来。注:只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就应按制成品归类。 规则二(一)不适用于第一类到第六类的商品。而且是只有在规则一无法解决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规则二。解释规则二(二)规定税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但是条件是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例:天然软木制成,外层包纱布的热水瓶塞子。热水瓶塞子

4、虽然包了纱布,但是并没有改变这个瓶塞是软木的基本特征,因此还是归入 4503.1000 的品目。规则三 (原文):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一)“具体列名”原则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的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列出品名的比列出类名更为具体。例:自行车轮胎似乎可归入 40.11 和 87.14, 但 40.11 对其描述得很具体,称之为“新的充气橡胶轮胎”

5、 ,而 87.14 只是说“摩托车、自行车的零件” ,因此自行车轮胎应归入 40.11。(二)“基本特征”原则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例:“碗装的方便面,由面饼、调味包、塑料小叉构成”在这个商品中,就属于混合物,由于面饼构成了这个商品的基本特征,所以应该按面归类。(三)“从后归类”原则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税目。例:“由 200 克巧克力糖果和 200 克的奶糖混和而成的一袋 400 克的糖果” ,由于其中奶糖和和

6、巧克力糖果的含量相等, “基本特征”无法确定,因此应从后归类,奶糖是归入 1704,巧克力糖果是归入1806,那么就归入后一个税目 1806。在运用规则三时要注意:1、只有规则一和规则二都不能用的时候才用规则三。2、在运用规则三时,必须按其中(一) (二) (三)款的顺序逐条运用。即“具体列名”到“基本特征”再到“从后归类”3、规则三(二)中的零售成套货品,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1)归入不同品目号的货品组成(2)用途上相互补充、配合使用(3)零售包装规则四(最相类似原则)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历年考题:在进行商品税则归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及两个以

7、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最相类似规则五(原文):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用于下列货品的归类:(一)制成特殊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用的照相机套、乐器盒、枪套仪器、绘图仪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口或出口,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一样归类。但本款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二)除规则五(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进口或出口的包装中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解释规则五(一)规则五,解

8、决的是某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在什么情况下单独归类,在什么情况下与所装的物品一并归类的问题。符合 5 个方面的条件则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1、特殊形状专用(照相机套、乐器盒)2、适合长期使用3、与所装物品一同进口或出口(例如说装香水的瓶子)4、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5、本身不构成货物的基本特征,包装物属于从属物品。注:“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解释规则五(二)规则五(二)说明的是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以单独归类,不需要与其所装的物品一并归类。例:装液化气用的煤气罐,煤气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所以归类的时候应该要与液化煤气分开。规则六(原文):货品在某一品目项下各子目的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除本目录另有规定的以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与本规则。解释规则六主要是解决如何确定商品的子目的归类原则。 (先确定一级子目,再确定二级子目、然后三级子目、最后四级子目的顺序进行。 )确定子目时,应遵循“同级比较”的原则。一级子目与一级子目比较,确定一级子目后,再将二级子目与二级子目比较,确定二级子目,依此类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