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65175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月季老化的防治与复壮 月季老化现象常表现为枝条细弱而少花,修剪后枝条干枯,叶片、花瓣质薄而色淡,叶片黄化脱落,抗病虫能力弱等,对此应从水肥、修剪、养护等方面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进行防治。一、涝害 其表现为叶片黄化脱落,枝条枯萎,部分根系腐烂。有酒糟味。对受害严重的植株或涝情难以排除者,应重剪后掘起,抬高地势后再行栽植,受害轻者可用植株基部堆土的方法,激发根颈部产生不定根,从而起到缓解的目的。二、病虫害 真菌类引起的叶斑类病害和白粉病,造成叶片大量脱落,影响花面的形成,严重者因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病菌从 5 月底 6 月初开始浸染,7 至 8 月高温雨季时为发病高峰。从

2、 5月底开始,喷波美 0.3 至 0.5 度石硫合剂,每周一次,连续 2 至 3次。7 至 8 月若有严重暴发征兆,喷 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每周一次,连续喷药 3 次,可有效地防治。若雨水多,应相应增加喷药次数。虫害以蛀干害虫天牛危害最重。6 月中旬至 7 月剪去被天牛幼虫危害的枝梢,是防治天牛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如果这一环节没抓住,幼虫蛀入一主干,将给防治增加困难。秋分、清明前后检查树体,用 80敌敌畏乳剂 5 至 10 倍注人虫孔,然后用泥封口,即可杀死天牛幼虫。其它食叶害虫一经发现,可喷 800 倍的久效磷药剂,杀卵及幼虫,有效防治食叶类害虫。三、施肥 叶片黄化,花少,花小

3、且枝条细弱,是缺肥的表现。针对其所缺乏的元素补施肥料,同时配合施用其它元素肥料,以提高该元素的利用率。对于某种元素严重缺乏,且根系受损,或需施微量元素时宜进行叶面施肥,其浓度掌握在 0305为宜。施肥时间选在傍晚,从叶背面喷施。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加施植物活力素促使植株尽快恢复正常。驻衰弱植株宜少量多次,薄肥勤施,防止肥害。正常情况下,月季花多,需肥量大。施基肥应在冬季修剪后到萌芽前进行。应施足有机肥,施肥范围在冠径外围,深度为 20 至 30 厘米。生长季节要多次追肥,展叶期、盛花后、8 月初要追肥,追肥以速效氮、磷、钾为宜。展叶时,新根大量生长,施肥宜少量,不施浓肥,以免新根生长受影响。

4、而 8 月底追肥,应氮肥少而磷、钾肥多,防止秋梢过旺而受霜冻。追肥视植株大小、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次每株 100 至 150 克为宜。四、修剪 修剪分为生长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生长季修剪一是花后及时剪去花梗、枯死枝,剪除嫁接植株基部萌发的砧木蘖条。二是在前一茬花谢 20 天后,对开过花的当年生枝留 8 至 12 个芽短截,则可获得高质量的花枝。冬季修剪,是为了促进枝叶养分的充分回流,最好于霜后 3 至 4 周进行。修剪总的原则是剪除病虫枝、细弱枝,疏除平行校、过密枝、内向枝,去直留斜,弱树弱校强剪,壮树壮枝轻剪。当然具体修剪方法还应视品种造型而区别对待。丛植栽培的月季应达到五彩缤纷的效果,要求株

5、高而花多,不要求花朵特大,剪留高度为 100 至 120 厘米,每枝留 15 至 2 对饱满壮芽。作为品种栽培要求株矮而花大,则宜低剪。每株留 3 至 5 个主枝,各主枝长 3O 至 45 厘米,留 6 至 8 个芽。藤本月季作匍匐地面栽培时,每年只开一次花者,应于花后剪除开过花的枝条,留下末开花的枝条并激发基部萌生新枝待来年开花。每年多次开花者,于花后剪去开过花的短枝顶部,而留其基部 2芽,促发新侧枝开花。一季开花者,始终保持 5 至 7 枝,视空间大小合理确定侧枝数目,将其侧枝留 3 至 4 芽供开花用。而作为棚架、篱架栽培时,为达到丰满浓密的效果,应多留主蔓,而将上述的修剪技术应用于一级

6、侧枝和二级侧枝,则可达到花繁枝茂。灌木月季花篱,应满足绿篱外观整齐,枝密叶浓,花盛色艳,不残缺。不光腿等要求,应在同一平面上采用“一刀切”的修剪方法,修剪时间宜错开花。掌握以上技术要点,就基本上可使月季枝壮、叶繁、花盛。月季换盆宜早我每年栽培月季 200 盆左右。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月季春季适当早换盆,有利于换盆后的生长发育。换盆要在冬季休眠末期(即新根和嫩芽尚未萌动时)进行为宜,否则新根和嫩芽会因盆土翻动受损。具体到我们皖东地区以 2 月中旬前后较适宜。 换盆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换盆前应保持盆土干燥,否则盆土不易完整取出,甚至会使植株裸根脱盆,对生长不利。二、要把上年的老弱病枯根剪掉,并用带尖

7、的竹片把根团周围的老土削去一部分,以利促发新根。三、换盆的同时,应增施腐熟的迟效性有机肥做基肥。四、栽培时,每盆均需增添不同数量的营养土,一定要用小木棍将土捣实,使根系与土壤密切相接。不可悬而不实。五、换盆后浇透水,保持盆土湿润,忌渍水。当嫩芽开始生长时,可视其盆土养分情况,追施稀薄的液肥。六、换盆后不需要遮荫,因初春的光照不太强,仍应置于背风向阳处月季花的水插繁殖 将月季开花后枝条的残花连同花下第一枚叶片剪去,当腋芽饱满充实而未萌动时,截下枝条。枝条要求有 3 个-4 个叶节为宜,长约 10厘米-15 厘米,若枝条过短,贮存养分过少,不利于生根发芽。剪去枝条下部的 1 片-2 片叶子,只留上

8、部二片小叶,以减少水分的过度蒸发,用消过毒的刀片在枝条最下叶节 1 厘米-2 厘米处削成 45度的光滑斜面,随即插入盛有水的瓶中,瓶以细口棕色瓶为好,水要求干净的河水或井水,用布条或棉花缠住枝条,固定于瓶口处,枝条基部浸入水中 2 厘米左右即可。插瓶应置于半阴处,稍见阳光,温度以 20-30为宜,每 3 天-4 天换一次,为防污染引起枝条切口腐烂,换水时,应清理干净瓶内壁后,再用 10%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一周后,可见插穗下方切口处开始有白色愈伤组织形成,25 天左右即可有根系长出,待根长 2 厘米左右,便移植入盆中,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因水根较脆,可一手扶正小苗,一手向盆中填湿润培养土,轻轻填实盆中培养土,切勿压实,用坐盆法浇透水,置散射光下养护半月,不施用任何肥料,等侧芽开始萌发时,即可逐步见光,三个月后转入正常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