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5609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测试二单元综合测试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综合测试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201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读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 12 题。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2当丙图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解

2、析: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方向相反,及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再结合北半球河流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可判断甲、乙、丙分别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和北半球;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陆东、西岸),可判断各地气候类型;丙图地区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而河流补给湖泊,所以丙图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为北半球冬季,而乙图地区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答案:1.D 2.B(2010山东烟台)读以下左右两幅图,完成 34 题。3以下四幅气温和降水示意图与甲河流域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解析:甲河流域位于南半球 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B 图显示 7 月气温低但降水多,1

3、月气温高且降水少,符合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特征。答案:B4根据右图,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C盛行西南风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解析:图中显示河流两岸地下水水位较高,说明河水补给地下水,应该是流域处于汛期,即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影响而多雨,注意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北风。答案:A(2010安徽)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回答 56 题。5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6石英粉尘从

4、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解析:由材料知:石英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且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所以火山活动对其影响不大。而北美西部荒漠有高大山脉阻挡。故推断其来自亚洲内陆荒漠地区。并由大气环流作用带至此地。答案:5.C 6.A7(2010广东)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解析:无霜期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其长短和当地的气温相关。纬度高气温低易出现霜,海拔低气温高不易出现霜

5、,阳坡光照强,温度高,不易出现霜,故 A、B、C 错误。低洼地易聚集冷空气,气温低易出现霜,故 D 正确。答案:D8(2010广东)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解析:影响河岸侵蚀的因素有:地转偏向力、河流弯曲、河岸的地质状况等,故 A 项不全面;河水最深处当在侵蚀最强处,不一定位于河床中心;水面宽度受流量影响,流量大水面宽,洪水期水量最大,水面最宽;河流流量一般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加,原因是下游汇入支流水量,若河流下游缺少支流汇入,且由于抽取河水将使下游流量减少。故 C 正确。答案:C(20

6、09安徽文综)下图表示“27N 某地坡向(坡度为 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 ,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 910 题。9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注意审题,强调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从图中四条曲线可以看出 1 月曲线变化幅度最大,故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答案:D10若坡度从 10增大到 15,则 a 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a 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从而可以得出坡面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坡面

7、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坡度变大,坡面获得太阳辐射将增大,选项 A 正确。答案:A(2009广东地理)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12 题。1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解析: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 2600 和 2700 之间,丙地小于 18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

8、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答案:C1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将其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强。答案:B(2010山东济宁 5 月)下图是某地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

9、气压值分布雷达图,读图回答 1314 题。13下列关于 P、Q、M、N 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BN、Q 表示高空CP 点近地面受热,M 点近地面冷却DP、N 表示近地面14当 P 点所代表的气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B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C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防洪抗险解析:图中四点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高低压区域,有两点为近地面,另两点为高空,高空气压值应低于近地面,则 PM 为近地面,NQ 为高空。P 气压高于 M,则 P 为高压中

10、心,是由于空气冷缩下沉形成的,则 M 为受热而形成的近地面低压。P 为冷高压,则当其控制我国时,为我国的冬春季节,北方地区多风沙天气。此处易错判为副高,一定要注意副高不是由于热力作用形成的。答案:13.B 14.C下图所表示的区域正值 1 月份,读图回答 1517 题。15此时控制阴影区域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西风带解析:读图可知,此图阴影部分为地中海附近地区,1 月份西风带控制该区域。答案:D16下列有关阴影区内气候或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该阴影区内的气候是地

11、中海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D17若此时有一艘轮船由大西洋进入两大陆之间的海域,则该船(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解析:1 月份地中海附近地区盛行西南风,大西洋表层的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因此该轮船由大西洋进入地中海顺风顺水。答案:A(2010北京海淀)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Q 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 1517 题。15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C海拔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解析:图中海拔 200 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 至 2000 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 2000

12、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答案:C16图中 P 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解析:从 P 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答案:B17P 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 月 B3 月 C7 月 D10 月解析: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根据图中显示的 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调用中低纬度洋流分布知识,可判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 7 月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答案:C

13、(2010江苏淮安)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 4 只风扇,且假定 F1 和 F2 表示大洋西侧。据此回答 1819 题。18若同时开启风扇 F1 和 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A B C D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 )F3 附近悬挂冰块,F2 附近悬挂加热器 F2 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 F4 附近悬挂冰块,F1 附近悬挂加热器 F1附近悬挂冰块,F4 之间悬挂加热器A B C D解析:本题组考查洋流成因与分布规律,以及洋流性质;以实验的方式出现,很有新意,能锻炼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东西两侧的风扇代表风向,即同时开启风扇 F1和 F4,则表示南侧受西风影响、北侧受东风影响,而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就是受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作用形成的,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受信风和盛行西风作用形成,则形成的洋流可能为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或是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中高纬度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则若在 F2 附近悬挂冰块,F3 附近悬挂加热器,即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