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4712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在驱动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超越无止境真诚在驱动 超越无止境-记唐惠玉老师 阜宁县实验小学【从教简历】1996 年 8 月,唐惠玉中师毕业参加教育工作,2007 年 1 月取得江苏教育学院中文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同年 9 月取得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2004 年以前,一直在乡镇中心小学工作,2004 年 8 月竞聘任职于阜宁县实验小学。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历任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教导处副主任,现任阜宁实小教科室主任。唐老师先后参加校、镇、县、市级观摩课、研讨课 30 多节,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公开课及教

2、学基本功比赛中,屡次获奖。2004 年在盐城市小学数学优秀展评课评比中获二等奖;2005 年取得“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资格,在县“新理念、新课堂“观摩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获全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大赛一等奖;2006 年在自制教具比赛中获县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县小学六年级数学命题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一等奖;2007 年被评为“阜宁县拔尖人才“;2008 年,执教的找规律一课获全省赛课二等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2009 年被评为“盐城市德育学科带头人“;2010 年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征文比赛活动中获教师组一等奖,被评为“盐城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教育局授予“

3、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主要研究成果】她撰写的面对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 、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设计与评析等二十多篇论文或教学设计在中国教育报 、 江苏教育 、 小学教学研究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爱心护花添和谐 、 个性化作业“套餐“需“分灶烹饪“ 、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等数十篇论文分别在省“教海探航“、“杏坛杯“等论文大赛中获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省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以及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县为主,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超越,从真诚开始走进唐惠玉老师的心路历程,一个词扑面而来,这就是“超越“。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专门传授,而且也是

4、人文素养的特殊培育。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似乎都难以诠释出教育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特性。由此,教育也就背负上了一个永远不能卸解的神秘使命。作为教师,也就注定要走一条多有磨砺艰辛之路。正如唐老师自己所总结的那样:“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她在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昨天,超越成就,超越今天,而她的超越是从一如既往地捧出真诚开始的。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作为子女的责任,就是要报答父母,报答父母对你的关怀,报答他们无限的爱和忠诚。“为了让学生去体验爱,唐老师先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让学生回家采访父母,并把采访的过程及自己内心的感悟写下来,走近父母,了解父母对

5、子女的那颗拳拳爱心,学会感受爱。接着让他们回家做让父母高兴的事,让父母感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唐老师又让孩子回家给父母留了一个作业:让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信中表白自己爱子育子之心。家长们一封封发自内心的感人肺腑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的爱,读懂了父母的心。感受了爱,理解了爱,更要学会表达爱。唐老师又让孩子们给父母写回信,使这一项活动进一步深化。她对同学们说:“这封信既是你捧给父母的心,也是你向父母交出的最满意的答卷,一定是最赤诚的,也一定是最优秀的。“就这样,孩子与家长做了一次爱心的航行。父母用心灵,用生命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用理解、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借此,

6、也让他们感悟人生,用我笔写我心。就这样,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放飞激情。可以这么说,没有老师捧出真诚,就没有学生的真实体验;没有老师的真诚回应,就没有教学的因势利导。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勤于思考的直觉告诉唐惠玉:数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教育者在教学中要以美学教育为己任,充分利用教材、资料以及各种教学手段,深入挖掘和提炼数学中美的因素,向学生展示数学美。由此激发学生的爱美本性,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用美的眼光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从而最终完成对数学美的创造。她在教学中,善于用美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去挖掘、整理、显示出教材中的数学美,并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在课

7、堂教学中处处创设美的氛围,寓美学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识别和性质后,她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再加上规范的板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统一美和结构美;又通过几何画板使图形之间相互转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运动美,揭示出数学中的类比美。事实证明,凡对自然美与艺术美有追求的学生,一旦剖析了数学中的美,往往会在对数学美的赞叹中,激发出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领悟到数学也有如同诗一般的简洁、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而这一切,无不源于唐惠玉老师对生活的执着感恩,对事业的真诚热爱。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伯克说:“在各种艺术日臻完美的同时,批评艺术也在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

8、显然,批评这门艺术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反之,缺乏技巧的批评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使学生无地自容,导致自尊心丧失,适得其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小故事始终让唐老师记忆犹新: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学生,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校长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你一块。“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

9、掏出一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唐老师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老师的“激励法“起到了好的效果,看似“奖励“的含蓄之语,其实鲜明的指出了学生所犯的错误,督促学生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用“激励法“点而不破,使学生得到正面的积极的教育效果,事半而功倍。推荐读物式批评、借题发挥式批评、教师自责式批评、全体警示式批评、同学转达式批评等等,唐老师都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其中,既能达到纠正了孩子们的错误,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使师生之间沟通顺畅,师生之间保持良好情感,当数激励之法。唐老师就是因为在教学中对激励法屡试不爽,才得到了同学们的爱戴。

10、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而批评是教师常用的手法,也是一门教育人、影响人和塑造人的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就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提升素养。掌握并运用好批评的艺术,首要的是老师必须怀揣真诚,否则,即便是激励法也会让学生感到是一种虚假的表情。而真诚的含量,则取决于老师的以身作则,当好同学们的表率,唐老师做到了,所以她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超越的根基 在于脚踏实地超越自我而不脱离规则,需要智慧去把握,更需要勇气去开拓。而超越最需要的就是脚踏实地,超常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这样才能步步为营,柳暗花明;才能别有洞天,蟾宫折桂。十多年来,唐惠玉老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超越并不渴求多么完美,只求有所

11、腾挪,哪怕只是一小步-走最短的距离做最快的事;用最明智的选择做最困难的事;沿着最正确的方向干最有成效的事。在教学科研探索上的超越,唐惠玉是从听一堂“物“有所值的观摩课开始的。2003 年的一天,唐老师参加了盐城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展评观摩活动,她被一位优秀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到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折服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一节节精彩的数学课犹如一个个俄罗斯方块,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又似一曲曲美妙的交响乐,感染着每一位听课老师。其中“圆的周长“一课,更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从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内在需要;再通过“用直尺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创设认知冲突,到“引

12、导学生猜想用比较好的方法来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再到“猜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到最后的“操作、探究、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感受圆周率的灿烂文化“等,如此精彩和出神入化的深入浅出,使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教育的创新竟有如此美妙境界。唐老师瞄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课题,一边实践一边研究。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她意识到,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活动,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但在现

13、实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仍存在误区,为提问而提问,华而不实,徒有其表。课堂提问的方式和类型很多,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并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率先提出了有效提问的四种类型:一是激趣式提问;二是启发式提问;三是联想式提问;四是比较式提问。通过不断实践,她认为,教师只要认真钻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源泉,自掘知识宝藏;就能把学生带入到思潮如海的新境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使课堂教学艺术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们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

14、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巩固,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唐老师越来越感到创新突破的紧迫性。很长一段时间,布置的作业仍是当天所学课本中的习题或练习册中的习题,所有学生千篇一律,缺乏因材施教,无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俗话说:“饮食不可同居“。唐老师在困惑与思考中感到,老师针对存在接受能力差异的学生就应该像一个厨师针对不同的食客调整菜谱一样。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好比为学生打开一本本引人入胜的书,让学生学于其中,乐在其中。不同风格、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就是不厌其烦,“分灶烹饪“,为学生们奉献一道道适合各人口味的“课堂大餐“。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含学习的方法与求知的

15、智慧。为此,唐老师大胆地提出“333“数学作业设计法,即划分三个层次,尝试因人而异;推出“三大板块“,尝试有效巩固;循环三天作业,尝试巧妙搭配。这套生动形象的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让全体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这是名家所言、也是业界所公认。实践证明,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唐老师通过教学科研后真正理解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教学风格的多样性,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学生从不同风格的教师身上受到情感与理智,行为与人格的多方面感染

16、,学生的思维也因教学风格的多样化而消除麻木与呆滞,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作业设计的改革与创新上,也应立足于此。无论是课堂提问的运用,还是个性化作业设计,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探索者和成功者。实践证明,唐老师所尝试的数学作业设计“333 法“,有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她的教研成就告诉人们:“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与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而这一切的超越,绝非好高骛远的追梦,也不是异想天开的构想,更不是空中楼阁的虚幻,而是脚踏实地的求索。超越的动力 源自心中有爱知识的探索是一条明线,它在课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贯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条暗线,它在课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渗透“;两者有机整合,让课堂成为“知识探索“与“人文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