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时成语典故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40373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汉时成语典故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楚汉时成语典故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楚汉时成语典故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楚汉时成语典故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楚汉时成语典故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汉时成语典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汉时成语典故(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汉时期成语典故汉中有 2300 年文明史。刘邦、韩信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化;诸葛亮 8 年征战,六出祁山,最后长眠于定军山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李固、刘邦、汉中王、汉朝、汉人、汉字、汉子还有张良、韩信、曹操、刘备、诸葛亮多与汉中有关,据说汉人的称呼就缘于汉中,先有汉中,再有汉中王、汉朝、最后才有汉人、汉族、汉文化的精髓。汉中自古是帝王建基兴业之地,更是三国魏、蜀相争的军事要冲。尤其在两汉三国时期,张骞、刘邦以及诸葛亮等历史名人在这里演绎了许多永载史册的动人成语典故。1.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

2、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相争”。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一幕名传千古的战争活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项羽和刘邦曾在反秦战争中约定,先攻入咸阳者为王。公元前207 年,刘邦先人咸阳,但慑于项羽人多势众,只好封存秦的府库,退出咸阳,驻兵灞上。项羽入咸阳后,放火烧掉阿房宫,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分别封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称为三秦,统治关中,以御刘邦人秦。刘邦人汉中时,采用著名谋士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 “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全长 250 公里,架于

3、悬崖绝壁和泥沼之地。“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 70 公里。 公元前 206 年,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开始军事行动,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佯修已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章邯闻讯立即加强斜谷防御。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章邯急忙率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出斜谷,与韩信会师。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邦遂定三秦。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如今,宝鸡东十里处的陈

4、仓峪,传说为韩信渡渭河后的藏兵之处。附近有韩信“马刨泉”和“点将台”遗迹。这一带出土的秦汉兵器甚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为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后世的军事统帅屡屡效法。如海湾战争中的“沙漠盾牌行动”,就是用海面的假登陆掩盖了沙漠中的真迂回,而美军统帅也毫不掩饰地说,他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战术。 2.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读兵书,好带刀剑,然而贫穷不能自养,曾以乞讨为生,也曾受过胯下之辱。当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便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韩信又归项羽领导,也仅为“郎中”小官而

5、已。当时他屡屡进策,项羽都没有采纳。 西汉元年,汉王刘邦率部队入汉中,韩信弃楚归汉。本想出人头地,但归汉以后也仅为“连敖”这种有职无权的小官。后来韩信又因与十三人犯法被判斩首。非常幸运的是,在行刑时,被滕公夏侯婴保释。经滕公推荐,刘邦让韩信当管理粮草的军官,这样便有了接触总后勤官萧何的机会。萧何听韩信谈兵,头头是道,极为赞赏。到了汉中首府南郑,韩信见自己仍然未得提拔,便不辞而别。萧何闻讯,连夜追赶,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由于萧何极力推荐,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此后三年,韩信发挥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协助刘邦,战胜项羽,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因此,韩信被加封为齐王、楚王。后来又有人告发韩信

6、要谋反,就把他降为淮阴侯。 汉高帝十一年,刘邦还在前线讨伐陈希,有人密告韩信与陈希通谋,要杀吕后和太子。随后,吕后与萧何相谋,由萧何出面对韩信说,陈希已被击败,让韩信立即入朝相贺。韩信相信萧何,便入了宫。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不经审讯,就斩首了。 韩信受萧何推荐而拜为大将,又因萧何设计而掉了脑袋。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并且偏重于外部因素,所以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一“成”一“败”系于一人,看起来扯平了,其实,功过、是非、利害、得失,谁又算得清?况且,韩信的“成”与“败”,根本原因还是主观因素,个人行为。 江苏省沛县汉城里,汉初三杰的塑像同立于刘邦像旁边。张良,智者,功成身退,

7、因而保全了生命;萧何,忠厚,功高驯良,于是终老天年;韩信,雄杰,失职殃殃,这才招致大祸。 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源自汉中城固“升仙村“升仙村,伴随它有一段古老传说:东汉王莽二年,山口村有一位名叫唐公,既学道又酷爱柑桔。他所务桔园,绕河之水,沐山神风,质量上乘。秋高气爽,满园星辰,常有神仙路过,讨要品尝。一天早晨,山口处万道霞光,唐公方一家人连同他的房舍果园,冉冉飞升上天,若干年后,尚闻鸡鸣九宵,犬吠云中,为了纪念这一段美丽的传说,山口处村庄便称作“升仙村”。 伴随着改革开放,城固人民培育出了新的系列换代产品升仙蜜桔。它处具有升仙村丹桔全部优点特点,还个儿硕大,薄皮无核,更兼树型矮化,最高亩产

8、可达万斤。近年来发展沿秦岭南麓八万亩产业林带,形成了秋风十里柑桔香的桔园秋色。值此金秋十月柑桔飘香之际,特推出桔乡秋色一日游。 4.“成竹在胸” 典出洋县北宋文学家、画家文同喜欢咏竹、画竹,以言志表其气节。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独树一帜,被画坛称作“湖州画派”。文同主张,画竹时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汉中洋县。 北宋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在任三年期间为官勤政,体察民情,他看到茶农负担过重,上书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给茶农带来实惠。同时,加筑州治城坦,重视教育事业,受到百姓拥戴。文同善诗文书画,尤擅长画墨竹。画竹的高超技艺来源于他长期对竹子的仔细观察和写生。当

9、时,洋州筼筜谷(今洋县纸坊乡)生长着大片竹林,文同有筼筜谷诗赞曰:“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蒙蒙。寻幽直去行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他还在此谷建一“披锦亭”,闲暇常去谷中探幽观竹,吟诗作画,有时还携爱妻前往赏竹、植竹。长年累月,心胸中已烙下各种竹子的形态,积累无数画稿。画竹实践中,他首创画竹叶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笔法,画技日臻精益,所画墨竹栩栩如生,潇洒清秀,他主张画竹要“成竹在胸”。后来画竹者学他笔法的很多,被称着“湖州竹派”。 文同在汉中洋州曾给他表弟苏轼赠偃竹图一幅,喜欢画竹的苏轼十分珍爱。苏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振笔直遂,以

10、追其所思”同时代的文学家、画家晁补之在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中,也有“与可画竹时,成竹已在胸”的诗句,这样文同画竹时“成竹在胸”就成为典故。“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本意是说画家在画竹子时,头脑中要有一个具体生动的竹子形象,那么就会得心应手,画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后来这句成语已不拘泥于画竹,泛指人们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头脑中已有成熟的主张和办法。 5.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晓杨修被曹操杀掉的前因后果。杨修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成为丞相曹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

11、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戒备,到后来杨修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大不满和嫉恨。曹操在汉中战事中,以“鸡肋”罪名诛杀杨修后厚葬,赏与许多物品,以示慰籍其亲属。杨修之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得详实生动,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按律斩了杨修,严肃军纪,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后顾之忧。杨修,做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堪称中国古代典型人物。其才华学识出众超群,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丢了性命。杨修对曹操退兵前的矛盾犹豫心态,虽

12、然了如执掌、洞悉见底,做为曹操属下多年的幕僚,对曹操生性多疑、暴戾凶残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他误认为曹操根本不会因此取其人头,才敢在军中袒露直言曹操会退兵,让士兵们收拾行礼,准备班师回朝,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范例。6.筑坛拜将 义指仰仗贤能。来源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7.偃旗息鼓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

13、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 20 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

14、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后来,人们常用“偃旗息鼓”来比喻休战、无声无息或停止行动。 8.一笑失天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西周第九代国君是周厉王,他贪财好色,昏庸残暴,激起了公元前 841 年的“国人(平民)暴动”。周朝从此衰落下去,社会动荡不安。 到了周幽王统治时期,国势更衰。周幽王更加荒淫无度。他得了一个美女叫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后从没笑过一次,为了引她一笑,周幽王带褒

15、姒上了骊山。原来,为了防御西戎的进犯,在骊山一带建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一座。西戎军队打来,就燃烧起烽火,一个连一个传递消息,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救援。周幽王来到骊山,让人燃起了烽火。附近的诸侯看到了警报,以为敌兵来了,就急忙带兵救援。可赶到了骊山下,一个敌人也没看到,却听到了山上的鼓乐之声,大家都愣住了。周幽王便派人告诉他们:“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你们回去吧。”诸侯们生气极了,山下一片混乱。褒姒见到这场面却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后来西戎军真的攻打都城丰镐时,尽管烽火台上连举烽火告急,却没人理会了,诸侯们认为这是周幽王的胡闹。结果西戎军队攻入镐京,杀死

16、周幽王,把财宝洗劫一空。公元前 770 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现河南省洛阳)历史上叫东周。 9.烽火戏诸侯 褒姒生长在古褒国,那里有碧绿的褒水流过,是个生长美女的地方。褒姒是古褒国一民间女子,周伐褒国,得褒姒女,幽王见其容貌出众,乃纳之为妃,甚加宠爱。褒姒的故国古褒国据史记周本纪说: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这个地方在秦岭以南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的周寨。在这里还能找到一个叫褒姒铺的地方,称之为褒姒故里。历史上,褒姒与西周的灭亡紧密相关。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退走。后来,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之父联络鄫侯及犬戎入寇,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弒,褒姒亦被劫掳。“中华人”网站在中华帝国兴亡史西周中对这段历史作了公正叙述: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重。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为了博得宠妃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