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9943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大学毕业论文之函授大学- -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浅谈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的加快,仅靠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的具体做法,我们追求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主动地利用一些工具书,利用网络等多种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词: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 能力培养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一言以蔽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人才的过程,这里的素质包括情感、道德、体格等各方面。 ”素质教育应是全方位的

2、能力教育,学习不是目的,通过学习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组织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冲突解决能力、避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当素质教育铺天盖地的迎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要体现出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化学教学在大纲中有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强调的不仅是应该如何去教,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中的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

3、提高学生能力有这样三个方面是必须的:第一、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有一些误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不要规范的知识传授,学生不必对知识有透彻理解。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知识的传授;更不能认为,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教学 ,就是搞:“应试教育” 。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所以,必须督促不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素质教育并不反对记忆,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记忆就是去背,死记硬背的,当前很多人一说到记忆力就联想到这是和素质教育相违背的,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的,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减负”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

4、;素质教育应贯穿教育的全过程,贯穿每一个教育阶段,其实中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正规的课堂学习,建立一个基本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宗旨。华罗庚晚年回忆自己的学术经历,觉得一生中用得最多的知识,还是初中、高中阶段死记硬背的那些“死知识” 。当然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能引导学生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记住这些“死知识” ,这本身就是典型的素质教育。我们这里说的是如何创造方法去让学生轻松的记住。例如在化学学习中要记住很多的化学 用语(比如元素符号、化学反应式、物质的性质等等) ,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得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很多方法让学生记住应该记住的知识,比如我在实际教学

5、 中常用到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顺口溜的方式,就生既有兴趣又记得很牢固。在教授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时,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七锰多变,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 ”这个顺口溜加上五个常见的原子团:硫酸根负二价,碳酸根负二价,硝酸根负一价,氢氧根负一价,铵根正一价。这样就足以解决平时所遇到的问题了。在教授盐的溶解性时,须要记住课后的附录表三“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也可以利用顺口溜来加以记忆和应用:“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无影踪,氯化物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再自己知道碳酸盐的只是钾钠铵盐可溶,就把整个表格都包括在里面了,只

6、顺注意下几个微溶的物质就可以了。 (2)利用比较的方法来使学垸的知识横向联系,这种方法有多种表现的,比如是列表比较法,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时候就需要用列表的方式来使学过的知识联系:许多知识是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进行比较学习的,通过列表的方式能直观地、纵向地学习并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有利天对学过知识的记忆。 (3)利用归纳总结方式来记忆所学过的知识,比如说在第八章酸 碱 盐的学习中,学生就怕那么多的化学方程式,不知道怎么写的,如果能够把所学的方程式来分类一下,把这一章所有的化学 方程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能否反应的置换反应(包括金属与酸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二类是复分

7、解反应,只要能通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来交换成分,再用化合价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能否反应(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中有水或是气体或是有沉淀生成) ;第三类是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严格上不是复分解反应,只能算是特殊的一类。只要能够把反应这样进行区分,第八章的绝大多数的反应都已经包含在里面了,而不必再去分析这是什么物质、具有什么性质、能够进行什么反应的了。当然教学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记住这些知识。第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培

8、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质上是指人的手脑协调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人们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由此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发展。这是因为动手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创造成果的完成和实现,而且也影响了大脑的功能。动手能力是创造力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手脑协调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手脑协调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持久性上。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是一个化学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了,我平时是这样做的:1、加强平时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精

9、心准备,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起点与关键,老师的规范操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规范操作。并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如果有一些比较容易的操作的让学生来做,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实验时,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进行指导,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及时纠正,从而及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鼓励学生多试下,多动手,如在做实验八和实验九时给了学生足够的药品,然后要求学在做完应做的实验后,多尝试,不过要求学生在做时必须要做好记录,记好什么药品混合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然后自己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不能解决的再集中回答。在实验中就有的学生做出铜氨溶液,来问为什么。2、利

10、用第二课堂培养少数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利用平时的时间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对有实验特长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提倡的做法。比如:我在课外进行“自制柠檬水” 、 “蛋壳雕刻” 、 “香烟的毒性鉴定等教学实验,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等实验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为他们今后在化学方面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帮助,这部分学生升入高中后大多数实验能力比较强,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3、布置实验小制作,并进行比赛举行一次实验设计、制作的比赛,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就地取材来做一个实验的设计或是一个实验的工艺。有的学生就会按照课本上的实验习题或是课后小实验来做比较没有创新,但有的

11、同学就人活用书上的知识来结合生活实际做出一些好的设计来。比如:有的学生利用食醋来清洗热水瓶内壁的水垢;利用甲烷的产生与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来收集一些甲烷做实验,然后再去查找相关资料,阐明如何综合利用沼气等。这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已的舞台,又是一个知识动手能力的很好的结合了。第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现在的学校都是大班制,很多的学生而只有一个老师。现今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老师来进行的,那也就是说学生就是跟着老师来学习的,很多时候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的,这里说的是老师的思考方式与解题方法往往就是学生的,把学生的思路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这样虽然是可以考出好的成绩

12、,但是对于一个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形成都是不利的。那如何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在化学教学中我是这样来做到的: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化学意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有用到化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实际,多举些身边的化学现象的例子,如白磷的自燃与鬼火的传说;进入干涸的深井要先做灯火试验否则会造成人员伤亡;酒精与中国古代洒的发现与发展等等,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问题,用化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这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如在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就可以主学

13、生用这些微观的粒子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闻到花香、湿衣服变干、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等) ;学完熟石灰就知道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等;还有一些知识的综合应用, “实验中把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结果会有蓝色沉淀生成“等等。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学以致用,而不是死读书,或是读死书的。总之,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转化成化学问题,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于实际问题能够实际分析,而不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书本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自己的钥匙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给予的方法,对老师的方法只是作为参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全方位地培

14、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化学素质教育应是:提高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然后才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最后才是去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增强学生的本身能力。只有记住了最基本的知识才能在实际中去动手,去应用,在实践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又可以接触到新的知识。利用学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既使用了旧知识并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了,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关键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让学生懂得终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参考文献:1、曹振宇 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探讨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陈绶祥 素质教育在中国 羊城晚报 2000 年 10 月3、王晓辉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探讨 科技教育网 2002 年 8 月4、萌芽教学编写组 外国学生素质教育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 年 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