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898124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资格中级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_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练习2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1肺系疾病 练习31 肺系疾病肺系疾病 1-感冒感冒 一、A11、感冒病证多发季节是、感冒病证多发季节是A、冬春 B、四季 C、春夏 D、夏秋 E、秋冬 2、感冒的主要病因是、感冒的主要病因是A、燥邪 B、湿邪 C、风邪 D、寒邪 E、暑邪 3、感冒的主要病机是、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营卫不和 B、肺气不固 C、肺失宣降 D、肺气失宣 E、卫表不和 4、下列各项不属时行感冒特点的是、下列各项不属时行感冒特点的是A、相互传染,呈流行性 B、发病季节性强 C、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 D、全身症状明显 E、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5、感冒的病程一般是、

2、感冒的病程一般是A、10 天以上 B、长短不定 C、13 天 D、35 天 E、37 天 6、“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出自出自A、丹溪心法 B、素问空骨论 C、仁斋直指方 D、伤寒论 E、诸病源候论 7、关于鉴别风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说法错误、关于鉴别风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说法错误的是的是A、口渴的有无 B、舌、脉的异同 C、恶寒发热的轻重 D、咽喉肿痛的有无 E、鼻塞流涕的有无 8、下列各项不属感冒特征的是、下列各项不属感冒特征的是A、喷嚏流涕 B、咳喘痰多 C、恶寒发热 D、鼻塞声重 E、头身疼痛 9、在一

3、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在一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感冒,称为感冒,称为A、时行感冒 B、重伤风 C、伤风 D、冒风 E、冒寒 10、首次提出感冒病名的医著是、首次提出感冒病名的医著是A、丹溪心法 B、备急千金要方 C、医宗必读 D、仁斋直指方 E、金匮要略 二、A3/A41、患者身热,微恶风寒,发热,少汗,头痛身、患者身热,微恶风寒,发热,少汗,头痛身沉,心烦,口干口燥,干咳少痰,咽痒,鼻干涕沉,心烦,口干口燥,干咳少痰,咽痒,鼻干涕黏,舌红少苔,脉细数。黏,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A、气虚感冒 B、阳虚感冒 C、阴虚感冒 D、燥咳 4E、头痛 、中医治法宜采用A

4、、滋阴解表 B、补阳解表 C、益气解表 D、辛温解表 E、辛凉解表 、治疗首选方剂是A、再造散 B、桑杏汤 C、银翘散 D、桂枝汤 E、加减葳蕤汤 、若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脉细,加用A、沙参、麦冬 B、地黄、当归 C、党参、甘草 D、附子、肉桂 E、荆芥、防风 2、患者,王某,、患者,王某,40 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5、该患者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感冒 B、咳嗽 C、头痛 D、乳蛾 E、哮病 、辨证为A、风热犯表证 B、肝阳上亢证 C、风寒束表证 D、暑湿伤表证 E、胃火上炎证 、首选中医治法为A、辛温解表 B、清暑祛湿解表 C、辛凉解表 D、清热化痰 E、平肝潜阳 、主治方剂宜选用A、新加香薷饮 B、银翘散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D、止嗽散 E、桑杏汤 、若热毒壅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加用A、大青叶、蒲公英 B、射干、山豆根 C、桑叶、杏仁 D、板蓝根、玄参 E、麻黄、杏仁 、若气分热盛,身热较著,恶风不显,口渴多饮,尿黄,应加用A、沙参、麦冬 B、桑叶、菊花 C、生石膏、鸭跖草 D、杏仁、麻黄 E、黄芩、栀

6、子 3、某患者因夜晚贪睡凉地,晨起出现:恶寒重,、某患者因夜晚贪睡凉地,晨起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浮紧。、中医辨病为A、头痛 B、感冒 C、痹证 D、咳嗽 E、痉证 、该病的中医分型为A、风热犯表证 B、暑湿伤表证 C、止咳平喘 D、风寒束表证 E、阴虚证 、中医治法宜采用A、辛温解表 B、辛凉解表 C、清暑祛湿解表 5D、益气解表 E、滋阴解表

7、、治疗首选方剂是A、银翘散 B、新加香薷饮 C、参苏饮 D、九味羌活汤 E、荆防达表汤 、若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应加用A、苍术、厚朴 B、板蓝根、蒲公英 C、羌活、独活 D、滑石、甘草 E、细辛、秦艽 4、王某,男性,、王某,男性,45 岁。发热岁。发热 1 天,微恶风,汗天,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胀便溏,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中医辨病为A、感冒 B、咳嗽 C、寒痹 D、泄泻 E、痞满

8、、该病的证候分型为A、气虚证 B、阴虚证 C、暑湿伤表证 D、风寒束表证 E、风热犯表证 、治法宜采用A、辛温解表 B、清暑祛湿解表 C、辛凉解表 D、益气解表 E、止咳平喘 、主治方剂选择A、银翘散 B、荆防达表汤 C、参苏饮 D、新加香薷饮 E、加减葳蕤汤 、若里湿偏盛,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可加用A、黄连、山栀、黄芩、青蒿 B、藿香、佩兰 C、滑石、甘草、赤茯苓 D、白薇、沙参、麦冬 E、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 5、患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咽、患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咽隐痛,咳嗽,痰稀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隐痛,咳嗽,痰稀白,咳痰无力,平素

9、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此患者应诊断为A、感冒之气虚证 B、感冒之阴虚证 C、感冒之风寒束表证 D、感冒之暑湿伤表证 E、咳嗽之风寒袭肺证 、治疗应采用何种治法A、宣肺止咳 B、滋阴解表 C、辛温解表 D、益气解表 E、辛凉解表 、宜选用的主治方剂是A、止嗽散 B、参苏饮 C、三拗汤 D、银翘散 E、荆防达表汤 、若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当选用A、玉屏风散 B、加减葳蕤汤 C、九味羌活汤 D、加减泻白散 E、再造散 61 肺系疾病肺系疾病 2-咳嗽咳嗽 一、A11、下列选项中,不属外感

10、与内伤咳嗽鉴别要点、下列选项中,不属外感与内伤咳嗽鉴别要点的是的是A、属实属虚的不同 B、咳痰的多少 C、感邪的不同 D、起病的缓急 E、病程的长短 2、本虚之内伤咳嗽的治疗应、本虚之内伤咳嗽的治疗应A、急则治标 B、标本同治 C、祛邪扶正 D、扶正治标 E、扶正补虚 3、最早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的著作是、最早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的著作是A、诸病源候论 B、脾胃论 C、证治准绳 D、景岳全书 E、医学入门 4、燥伤肺津,久则肺阴亏耗,故有种说法是:、燥伤肺津,久则肺阴亏耗,故有种说法是:燥咳每成燥咳每成A、痨 B、喘 C、虚 D、哮 E、悸 5、外感咳嗽的病机是、外感咳嗽的病机是A、邪实正不虚

11、 B、邪不实正虚 C、邪实正虚 D、邪实 E、正虚 6、治疗咳嗽初起,最易、治疗咳嗽初起,最易“闭门留寇闭门留寇”的药物是的药物是A、收涩药 B、通下药 C、苦寒药 D、清热药 E、以上均非 7、“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出自A、医学三字经 B、河间六书 C、素问咳论 D、诸病源候论 E、景岳全书 二、A3/A41、患者白某,男性,、患者白某,男性,38 岁。上气咳逆阵作,咳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量少质黏,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

12、减,舌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舌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其诊断为A、痰热郁肺之咳嗽 B、痰湿蕴肺之咳嗽 C、肝火犯肺之喘证 D、肝火犯肺之咳嗽 E、风热犯肺之咳嗽 、其治法是A、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B、解郁化痰,宣肺止咳 C、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D、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E、疏风清热,肃肺止咳 、其首选方剂是A、黛蛤散合泻白散 B、沙参麦冬汤 C、桑白皮汤 D、桑杏汤 E、逍遥散 2、患者钱某,女性,、患者钱某,女性,58 岁。干咳,少痰色白,岁。干咳,少痰色白,声哑,口咽干燥,神疲渐瘦,伴有潮热,盗汗,声哑,口咽干燥,神疲渐瘦,伴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舌红少苔,脉细数。、此患者

13、应诊断为咳嗽A、痰湿蕴肺证 B、痰热郁肺证 C、肺阴亏耗证 D、风热犯肺证 E、肝火犯肺证 、上述咳嗽其治则为A、养阴清肺,化痰止咳 B、补益肺肾,化痰止咳 7C、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D、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E、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麦门冬汤 B、沙参麦冬汤 C、百合固金汤 D、清燥救肺汤 E、竹叶石膏汤 3、患者赵某,男性,、患者赵某,男性,30 岁。咳嗽气粗,咯大量岁。咳嗽气粗,咯大量黄黏痰,胸胁胀满而痛,面赤身热,口干欲饮,黄黏痰,胸胁胀满而痛,面赤身热,口干欲饮,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脉数。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脉数。、此患者应诊断为咳嗽中的A、痰湿蕴肺证 B、痰热

14、郁肺证 C、肺阴亏耗证 D、风热犯肺证 E、肝火犯肺证 、其治法为A、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B、湿化痰湿,宣肺止咳 C、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D、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E、疏风清热,肃肺止咳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竹叶石膏汤 B、黛蛤散 C、麻杏石甘汤 D、泻白散 E、清金化痰汤 4、患者孙某,男性,、患者孙某,男性,20 岁。咳嗽,咯黄痰,咳岁。咳嗽,咯黄痰,咳时汗出,口渴身热,恶风肢楚,舌苔薄黄,脉浮时汗出,口渴身热,恶风肢楚,舌苔薄黄,脉浮数。数。、此患者应诊断为咳嗽中的A、风寒袭肺证 B、风热犯肺证 C、风燥伤肺证 D、痰湿蕴肺证. E、痰热郁肺证 、其治法为A、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B、

15、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C、清肺化痰,肃肺降气 D、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E、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银翘散 B、桑杏汤 C、麻杏石甘汤 D、越婢加术汤 E、桑菊饮 81 肺系疾病肺系疾病 3-哮病哮病 一、A11、下列各项,不属冷哮证表现的是、下列各项,不属冷哮证表现的是A、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B、形寒怕冷 C、喉中哮鸣如水鸡声 D、喘而气粗息涌 E、痰少色白而多泡沫 2、下列各项,不属哮病喘脱危证症状的是、下列各项,不属哮病喘脱危证症状的是A、哮鸣气喘 B、脉浮大无根 C、喘息鼻扇 D、张口抬肩 E、汗出肢冷 3、哮病的治疗原则是、哮病的治疗原则是A、补肾化痰,平喘止咳 B、

16、化痰平喘,平喘止咳 C、祛邪化痰,平喘止咳 D、扶正固本,平喘止咳 E、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4、下列各项,不属哮病诱因的是、下列各项,不属哮病诱因的是A、痰饮内伏 B、劳累过度 C、气候突变 D、饮食不当 E、情志失调 5、首先提出哮喘之名的医家是、首先提出哮喘之名的医家是A、朱丹溪 B、刘完素 C、华佗 D、张仲景 E、李东垣 6、以下那位医家提出哮病的治疗以、以下那位医家提出哮病的治疗以“未发以扶正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为原则为原则A、朱丹溪 B、张子和 C、张仲景 D、张景岳 E、李东垣 7、哮病发生的病理关键是、哮病发生的病理关键是A、邪袭于肺,肺气不利 B、肺脏虚弱,气失所主 C、素痰内伏于肺 D、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E、痰气相击,气道被阻 二、A3/A41、患者林某,女性,、患者林某,女性,78 岁。久喘不愈,平素短岁。久喘不愈,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酸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