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90084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汇是如何被双汇是如何被“健美猪企业培训健美猪企业培训”绊倒的绊倒的曾有专家表示, “我们是个猪肉消费大国,管住了猪就管住了 CPI,猪很好管,所以我们一定能控制住 CPI。 ”事实是,很好管的猪我们并没有管好。双汇的 18 道检验手续也没有检出的“瘦肉精” ,已在全国猪肉消费市场掀起了波澜。绵阳双汇之前每天屠宰 1600 头生猪,现在每天 300 头;漯河双汇总部以前每天消化掉 6000 头猪,现在每天只有 800 头。这次瘦肉精事件对双汇的影响很大,估计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 100 亿元,甚至可能接近 200 亿元。2010 年双汇集团收入突破 500 亿元,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此次“瘦

2、肉精事件”将会至少吞噬掉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甚至接近四成。不仅如此,对于双汇连锁扩张战略,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菜场,一家一直打着 “双汇专卖店”的店铺,悄悄将招牌改成了“品牌肉专卖店” ,尽管门店各处还贴满了双汇的品牌标志,冷鲜柜上“双汇专卖店”几个字还没有遮去,案板上还赫然放着 3 月 12 日的双汇品牌猪蹄,但摊主却一口咬定:“我们年内就没有再卖双汇的肉了,价格太高,我们是从上海农产品中心进的肉。 ”不过,旁边另一家肉食店的摊主却透露了其中的秘密:“她的牌子是昨天才换的。 ”受到负面影响的不只是双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菜场, “雨润”专卖店店主告诉记者,近日

3、的收入比平时少了 100 元200 元,缩水一成左右, “雨润”和“金锣”的门店都打出了降价促销的广告, “苏食”专卖店还在门店内挂出检验合格证,证书上写道:“本批产品来自非疫区,不含瘦肉精,经检验合格。 ”但消费者显然并不领情,依然购者寥寥。但东吴证券分析师姜飞认为,猪肉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消费刚性的食品,高端消费者可以改吃其他食物,中低端消费者撑不了多久还是要消费猪肉的。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其他重大事件发生,猪肉消费将恢复平稳;不过消费者对双汇品牌的信心,恢复周期可能更长,这为其他肉食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奶源肉源都靠抢在“18 道检验、18 个放心”的大力宣传下,虽然比相同品质的同类肉品

4、贵 10%30%,双汇冷鲜肉还是很多中高收入阶层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其专卖店也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放心店” 、 “民心店”和“民生店” ,发展十分迅速。从 1999 年起步,到 2007 年,双汇冷鲜肉专卖店已发展到 500 多家店,跨出了河南省,在四川、江西、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北京形成了跨区域连锁,但由于冷鲜肉的运输半径只有 300 公里,这就要求双汇省外生产基地及物流建设必须同步进行,但事实上,双汇的省外生产基地及物流建设远不能满足连锁零售网络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从 2004 年起,双汇的商业连锁体系不断暴露出越来越大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多数肉食品企业的零售终端都是加盟店

5、模式,承包者交一笔加盟费,由企业向这些门店统一配送肉食产品。但是由于扩张过快,肉食品企业没有足够的产品向所有门店配送,导致的第一个后果是不论好坏,什么样的生猪屠宰加工厂的肉都可以收购;与此同时,销售终端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品,就会自己偷偷从别的渠道进货,打着品牌企业的旗号出售。双汇的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虽然投资方不同,但都归双汇商业公司管理。2003 年后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双汇商业公司对迅速膨胀的门店的管理能力明显不足,表现之一就是放松了对加盟店的管理。双汇对加盟店只提供门店选址论证、开业指导、物流配送、统一促销等方面的服务。但即使是最基本的货源与配送,双汇此时也遇到了挑战,其内部的产销供应链

6、衔接不畅,导致了省外门店的冷鲜肉供货不稳、价格多变,直接影响了省外门店的基本经营。这时,双汇开始了扩产,先后投入 40 多亿元建设工业基地,以生猪屠宰及低温肉制品加工为主。双汇工业园三期工程于 2003 年开始建设,德州双汇、绵阳双汇、武汉双汇、淮安双汇 、唐山双汇、济源双汇、阜新双汇、广东双汇、内蒙古双汇、望奎双汇、哈尔滨双汇、宝泉岭双汇、上海双汇等子公司纷纷成立,固定资产净值从 2002 年底到 2006 年底猛增 1.7 倍,销售额 4 年时间也猛增了近 3 倍,2003年突破 100 亿元,2005 年突破 200 亿元,2007 年突破 300 亿元,2010 年更是突破了 500

7、亿元。迅速做大后的双汇并没有建立与之规模相配套的养殖基地,而国内其能抢到的生猪数量对它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它过剩的屠宰能力。双汇集团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每年消化 3000 万头生猪,而双汇集团自有的养殖事业部中,规模最大的双汇万东牧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出栏种猪、商品猪 12 万头,仅占全部年屠宰能力的 0.4%;另一家双汇九鑫牧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仅 100 亩,且以生产种猪为主。双汇的自给能力存在严重不足。市场相关人士介绍,国内屠宰行业大约有 50%的产能过剩,由于“吃不饱” ,各家肉食品企业在全国各地找猪、抢猪,竞争激烈,导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含有瘦肉精的猪也就可以进入双汇的加工

8、厂了。这与蒙牛、伊利因奶源不足而被迫抢奶源导致的掺假盛行如出一辙。不对称竞争下的自我放纵与此同时,这一时期,随着雨润集团、金锣、家佳康等各公司的迅速切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在地方保护主义下所形成的区域分割市场中,地方冷鲜肉企业也迅速崛起,让各地市场对肉源的争夺陷入白热化。长期以来,我国各省区在生猪养殖、屠宰和销售上是高度分散的,许多地区由于双汇连锁店的进入,地方上原有的规模较小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而这些企业如果破产倒闭,势必会影响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业和社会稳定,因此当地政府对双汇的切入都在进行或明或暗的抵制,其中通过定点屠宰条例是惯用手段。2003 年进入湖北的双汇集团在致媒

9、体的一封公开信中,曾经难过地申诉道:“双汇在湖北各地屡屡受阻,难道是因为双汇集团生产的肉品质不合格吗?不是真正的放心肉吗?双汇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当地主管部门却对双汇提出这样那样的苛刻条件。相反,尽管有的地方屠宰厂设备老化乃至仍是一口锅、一把刀的原始屠宰状态,可他们的产品在当地却被认可为放心肉 。种种这些举措,难道不是在保护落后吗?”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本地企业生产的冷鲜肉虽然质量难以达到双汇冷鲜肉的质量标准,但它们的价格优势却非常明显,再加上各地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或补贴,使得双汇在河南省外的发展磕磕绊绊,曾一度撤出了湖南市场,缩减了在四川、江西、湖北等地的规模。双汇猪肉在外

10、地可能确实是放心肉,因为即使是放心肉也难免被刁难。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出事恰恰在“灯下黑”大本营河南,而非别的省区,双汇在大量加工着富含“瘦肉精”的毒猪肉。作为“良币”的双汇确实在遭遇着各地方企业不对称竞争,也被一些“劣币”逐出过市场,但最后双汇也把自己变成了“劣币” 。除此之外,冷鲜肉的价值却难以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得到反映,某知名冷鲜肉品牌经销商表示,冷鲜肉预冷需要很长时间,在分割、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状态,投入的成本会有所提高,加上预冷中胴体表面水分蒸发,同一头猪产出量较热鲜肉少。据悉,这也导致了冷鲜肉通常比热鲜肉每斤要高出 12 元,价格劣势让双汇备感焦急,而出肉率高、瘦肉率高的健美猪,

11、这块“劣币”此时正在把不加“精”真正健康猪这块“良币”挤出市场,双汇却如获至宝,喜滋滋把健美猪当宝贝揽入怀中。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后双汇要求瘦肉率高达 70%(一般的猪瘦肉率是 30%40%) ,猪农由此被迫用药。多渠道狠堵瘦肉精事实上,瘦肉精事件并非首次遭到曝光。而这种类似行业潜规则一样的毒瘤如何才能彻底清除,避免再度危及消费者,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爆发的问题是行业性事件,出问题的环节主要在养殖阶段。最近几年生猪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以行业潜规则的形式一直存在,面对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生猪供给市场,双汇管理层存在故意纵容的重大责任。2010 年 10 月 20 日, 关于进一

12、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农业部牵头负责瘦肉精监管工作, “可在生猪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环节实施对瘦肉精的检验、认定和查处” ,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务部、质检总局等也在不同环节各司其职。记者了解到,对瘦肉精的监管目前只存在于两个环节:养殖环节生猪出栏时的检测,由各地畜牧部门下属的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同生猪的检疫一并进行;屠宰企业的自检。一位地方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坦承,由于检测成本高、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检测时间长等原因,出栏时的瘦肉精检测并不是全检,而是按照符合国家规定的比例抽检,部分地区该比例仅为出栏量的 2%, “全国各地目前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实现

13、全检。 ”屠宰环节企业的自检也同样是以抽检的方式进行。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 “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进行定性分析。一直以来,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 4.5%的比例抽检。由于实行以销定产,每天加工生猪在 2000头至 6000 头,如果提高抽检比例势必耗时耗力,将难以保证生产进度。 ”应该说这两个环节的共同缺失导致了瘦肉精的猖狂。业内认为,应该探索更好的解决之道,比如堵死瘦肉精的购买源头等方法。绩效(Performance) 什么是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不同的人对绩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绩效是指完成工作的效率与效能;有人认为绩效是指那

14、种经过评估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更多的人认为绩效是指员工的工作结果,是对企业的目标达成具有效益、具有贡献的部分,在企业的管理中常被用在人力资源的研究评估中。 绩效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 综上所述:绩效是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在企业中,员工的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作出的其他贡献等。 绩效的特点 它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1、多因性 多因性是指一个人的绩效的优劣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的环境、机遇,个人的智商、情商和它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及企业的激励因素。 2、多维性 多维性就是说一个人绩效的优劣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分析。才能取得比较合理的、客观的、易接受的结果。 3、动态性 动态性即一个人的绩效随着时间、职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