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79575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企业成长的多元化之路企业大学网 多元化 成长之路前言:企业的成长之路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同时企业的成功模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可借鉴性和可复制性。对于一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具体在何时、何地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但取决于企业的自身状况,更取决于企业在历史中所处的特定环境,即经济学家常说的“路径依赖” ,同时还部分地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远见。“多元化”是现今中国企业家眼中很热门的字眼之一,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几乎所有优秀企业的危机与衰亡都与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所谓“成也多元化,败也多元化”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足为奇,做企业的目的无非是

2、做大做强,做大做强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多元化。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有成功的可能,也都有成功的先例,和诺基亚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的道路是多元化,诺基亚的道路是专业化,而且是从多元化最后转向专业化。在对青岛企业的实地考察后,我们能感悟到这些企业的不同特色,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本文中仅就企业多元化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分析,由此引申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同在青岛市,都起步于家电行业,同是老牌国有企业出身,如今都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大型企业集团。从起点上看,海尔、海信都是起步于国有企业,海信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海尔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表面看来,无论从销售收入和企业规模上看,海尔

3、的发展是较为成功的。在多元化道路选择方面,两个企业的选择不尽相同,至于发展的后果,只有看未来。资料 1海尔集团海尔的成长之路:n 84 年 12 月 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n 91 年 琴岛海尔集团公司成立。n 97 年 03 月 海尔集团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n 97 年 04 月 控股管理青岛第三制药厂。n 97 年 12 月 30 日 集团整体兼并黄山电子集团,成立“合肥海尔电器有限公司“。n 98-04-25 集团与广电总局广播科学院合资成立“海尔广科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 98-06-20 集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 C-MOLD 公司合资组建“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n 99-0

4、4-28 美国海尔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揭牌仪式在联合国大厦举行。n 2000-02-23 成立物流推进本部、商流推进本部、资金流推进本部,组建厨卫电器本部、电 工事业部、电热事业部。n 2000-03-1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海尔集体资产内部持股会合资成立了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我国国内家电行业中第一个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的企业。n 2001-06-19 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一家冰箱厂。2002-01-08 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宣布合资成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 。n 2003-10-06 海尔集团第十三个海外工厂海尔中东电器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同时这也标志着本土

5、化的中东海尔全面启动。创立于 1984 年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尔经过十八年的发展,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跨国企业,2002 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 711 亿元。海尔十八年来的高速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靠创新。在战略管理层面,海尔经历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从海尔发展道路可以看出,海尔在 1984 年到 1991 年名牌战略实施期间,海尔处于做强阶段,企业只在一个产品电冰箱上下功夫,成功实现了名牌战略,成就了“青岛海尔” ;在 1992 年到1998 年的多元化战略实施期间,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以无

6、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实现了规模的扩张,此期间海尔集团不光实现了纵向产业链的一体化扩张,同时不断推进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元化的进程,以地理区域扩张带动企业规模的整体扩张,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布局,成就了“中国的海尔” ;在 1998 年至今的国际化战略实施阶段,海尔开始在美洲、欧洲、中东等地区设厂,开始了国际化区域扩张,将规模扩张继续深入进行,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框架,努力建设“国际的海尔” 。海尔的多元化扩张结果主要表现为:1、 海尔在家电产业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产品多元化,在家电产业领域已经构建起一个花样繁多的产品体系,该体系中包括冰箱、冷柜、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电视机

7、、电热水器、微波炉、洗碗机、吸油烟机、吸尘器、电熨斗、干燥消毒柜。2、 海尔同时进入的产业领域有通讯产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家居产业领域、生物制药领域、金融产业领域,产业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各产业领域的产品包括:手机、计算机、智能玩具、海尔家居、整体厨房、整体卫浴、展示柜、燃气灶、燃气热水器、开关插座、模具设计、彩色钢板、海尔三药等。3、 海尔国际国内区域布局内容包括:设计中心 18 个,工业园10 个(其中国外 2 个,分别位于美国和巴基斯坦,国内 8 个,其中5 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 13 个) ,营销网点 58800 个,服务网点 11976 个。资料 2

8、海信集团:海信的成长之路:u 1969 年 12 月 海信的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职工 10余人,生产半导体收音机。u 1979 年 2 月 青岛电视机总厂正式成立,并被国家确定为电视机定点生产厂。u 1993 年 2 月 合资成立青岛奎姆有限公司,进入信息产业。u 1993 年 12 月 合资组建青岛 AT&T 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进入通讯产业。u 1994 年 5 月 以“债权变股权”方式分别成立“临沂海信电子有限公司” 、 “肥城海信电子有限公司” ;8 月 29 日青岛海信集团暨海信电器公司正式成立。u 1995 年 5 月 海信光学通讯有限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成立。u 1995

9、年 12 月 成立海信实业有限公司。u 1996 年 10 月中旬 投资组建南非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标志着经营战略的重大转移。u 1996 年 11 月 以投资控股方式建立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u 1998 年 3 月 海信数字音像有限公司成立。u 2000 年 9 月 与日立公司签署第三代数字手机 CDMA 项目合作协议。国际公司的加盟加重了海信在第三代通讯领域的筹码,CDMA将成为海信新的产业增长点u 2001 年 6 月 19 日 海信集团在青岛宣布,与荣事达集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此为基础全面进军白色家电领域,并推出了继变频空调后的第二个白色家电产品:数字冰箱。u 2002 年 11 月

10、 18 日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健和日立的中山社长两位中日企业家在青岛握手联盟,正式签约成立海信日立商用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商用空调海信从最初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到青岛电视机厂、海信电器公司,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大型企业集团。2002 年海信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193 亿元。海信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服务、创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快速成长,迅猛发展。从海信的成长之路可以看出,93 年之前,海信处于做强阶段,在国内的电视机市场上成为行业领先者;93 年后海信开始进入多元化扩张和发展阶段,首先以产业扩张为先导,进入信

11、息产业和通讯产业,在此基础之上,开始区域扩张,通过设立分公司的形式,抢占各地市场;1996 年以后,海信开始了跨行业的产业多元化扩张及跨国的区域扩张;及至 2001 年及 2002 年,海信通过与荣事达集团及日立企业联盟,深入推进产品多元化扩张进程。海信的多元化扩张成果主要表现在:1、 产品多元化首先在家电产业领域展开,其产品包括:电视、空调、冰箱三大类。2、 产业多元化构架基本形成,已在国内构架起家电、通信、信息为主导的 3C 产业结构,产品包括计算机、移动电话、软件开发、网络设备。3、 海信集团的国内国际区域布局表现为其在国内外拥有 20 多个子公司,海信实施了对生产制造基地大规模的扩建,

12、形成了国有200 多个集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分公司和办事处,10000 多个维修服务网点。并在日本、巴西、美国、中东、澳洲、香港、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贸易分公司或办事处,在南非建立了生产基地。海信在多元化扩张发展的道路主要特征为实施了以技术为核心,以技术为先导,以技术孵化模式为基础的扩张。1994 年,海信正式确立要做稳健技术领先者的发展定位,明确技术创新作为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1996 年,海信正式将技术、人才、设备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的(家电、信息、通讯)作为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孵化模式使海信拥有技术成本优势,靠技术的成熟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不断在市场掀起技术进一步、价格降一步的浪

13、潮。海信在多元化进程中所奉行的技术孵化模式特征包括:、在行业中占据技术优势,以技术带动企业快速发展。、一定要先在技术中心成立研究所,进行该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待技术、人才充分成熟之后,研究所变为公司。、技术中心不仅是海信集团新产品、新技术摇篮,还担当产业扩张“孵化器“。尽管在起点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不同管理者带领下,在不同的战略引导下,在不同的经营方式下,两个企业发展至今,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海尔牢牢占领冰箱和洗衣机市场,海信则称雄电视机市场。这两个企业目前显然都在进行着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来谋求企业增长的变化,海尔的多元化特色是走名牌移植的道路,将海尔用 8 年时间创下的名

14、牌,在各个产业领域和区域进行移植和复制,而海信的多元化特色则是以技术为支撑点,以3(家电、信息、通讯)为框架,走技术引导多元化的道路。从销售业绩上看,海尔比海信做得好,但从实地考察来看,海尔不及想象中的那样好,海信比想象中的要好。从以上资料看出,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海信比海尔态度更为谨慎,因此其多元化扩张的进程也就显得更加保守,从表面来看,海尔的发展可能适度超前,但从实质来看,海信的发展将更有保障。多元化扩张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充满陷阱的增长之路,海尔在生物制药领域和金融领域的不成功,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它开始陷入多元化的陷阱之中。其实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海尔目前在多元化方面的失败,海尔手机和海尔制

15、药的发展状况让海尔已经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正由于在横向多元化和跨产业多元化有了失败的教训,海尔在近几年已经将多元化的重点转向了纵向多元化和区域扩张。这些失败的教训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于多元化的本质缺乏深入了解,只重现象,同时中国的企业家所普遍有的短视现象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原因之一,这也是市场经济不发达阶段所必须付出的学费。我们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家似乎都比较热衷于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但大部分企业家在学走多元化道路时,并没有认真分析多元化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没有真正认识到 GE 多元化发展背后的强大支撑点,只是看到了多元化的好处,只是看到了其它产业存在的“竞争空缺” ,只是看到了一些外在关系资

16、源的存在,中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关系也许正是造就企业多元化的根本原因。的多元化道路是成功的,但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象那样的强大支撑点和发展张力。在公司经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最好还是学诺基亚,老老实实走专业化道路。让我们来回顾那些国际国内多元化扩张失败的例子:l 韩国三星集团是个庞大的多元化集团,拥有 14 家上市公司,其市值总额占整个韩国资本市场市值的 20,它的多元化业务非常庞杂,包括贸易、物流、建工、机械、金融等等。但是,成立仅三十多年的三星电子公司却最为成功,位列商业周刊2002 年度“IT100 强”首位。1997 年,三星公司决定投资 130 亿美元进入汽车领域,一年后三星就宣告失败,损失 20 亿美元。由此看来,三星公司并不能把任何业务都经营得像“三星电子”那样优秀。目前,该公司把电子、金融、贸易、服务四个业务作为经营性多元业务,出售或取消了 28 家子公司。剩余的子公司也退出了那些边缘的、亏损的、非核心的领域。与此同时,三星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这意味着该公司以后的多元化不再以经营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