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上课反思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7878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纲要上课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程纲要上课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程纲要上课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纲要上课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纲要上课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同学们一起上了“开学第一课”课程纲要分享课。原来一直觉得课程纲要是只要老师编排好,按照上面的要求逐步实行就可以了,但现在要把这份纯理论的内容拿出来和学生一起分享,在 40 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接受,这么枯燥晦涩的内容怎么让学生感兴趣呢?备课时我显得无从下手,第一遍我考虑怎么从编写课程纲要中教师书写的角度,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立场。第二遍我思考能否把课程纲要的全部内容呈现给学生,该如何取舍。第三遍我思考用什么方式呈现才能让七年级的学生乐于接受课程纲要。第四遍我在想在课堂上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五遍我在思索该如何分配好各个环节的学习时间在一遍遍的淘洗过滤后,一节主次分明的课程纲要

2、分享课模型从繁杂的头脑中逐渐浮现出来。我决定删除课程纲要中教学实施环节,给学生分享三部分内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在学习目标方面,由教师领着学生浏览教材内容、学生发现总结出第二单元目标,然后再按单元分小组合作进行;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了解本期的学习内容,我将每一阶段的数学学习的四大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大标题都用彩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每一项涉及的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数学的系统性。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评价板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并明确本学期学习的态度。在学习评价一部分,更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评价体系进

3、行呈现和操作。上课前,我的心情依然很忐忑,说心里话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也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为了制造课堂的神秘感,之前我没有把上公开课的消息透露给任何学生。“同学们,愉快的寒假过去了,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老师在寒假也有很多收获,其中的一项是读了一本好书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并根据这本书编了一份课程纲要。今天老师想把课程纲要与大家分享,可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可以。”一节课在交流中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了。转眼四十分钟时间一晃而过。“老师,我知道了怎么使用目录了。”“老师,我知道写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了。”“老师,我知道了今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不需要询问任何人,从孩子们端正的坐

4、姿高举的小手大胆的发言积极的思索中,我知道这节课还算是成功的,孩子们是有所收获的。在课堂进行到最后,我由衷地对孩子们说了声谢谢。感谢和我相遇的这班孩子,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平台,他们竟然送给了我一份惊喜。回头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一、趣味性。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课件图片的插入都给课堂增添了趣味,符合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生动的语言渲染了气氛,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二、整体性。无论是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方面还是学习评价方面都是在课程纲要这个导航下开展,并且相互融通。三、实用性。我在上课前一直的害怕和担忧,除了因为自己讲不好不好看外,更多的是怕耽误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四十分钟时间,让他们在我的课堂没有丝毫的收获。我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及对教材的熟悉,在评价方面细化的特别具体,课堂行为习惯、家庭作业的完成状况、课堂作业的书写质量、实践动手作业等等无所不包。在“累计星星”奖励部分,激励的部分全是学生在上学期讨论出来的结果。因此,结合具体的实际做法的分享课更具实用价值。但是到了现在我还觉得这节课有些遗憾:一是有些孩子没能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二是没有引导孩子说出本学期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经过上本次的课程纲要分享课,不仅使我更透彻的了解了课程标准,更看到了学生带给我的惊喜与收获给学生几支单调的画笔,他们必能还你一幅灿烂的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