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86877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主要问题,转轨经济的定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历史贡献激进改革与休克疗法俄罗斯的私有化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两种体制改革的比较,一 转轨经济的定义 转轨经济(Transition Economy)指原来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现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经济体。 通常主要指俄罗斯、东欧及中亚国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苏联领导人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模式的理解并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性质出发,通过艰苦摸索于1920年代末30年代初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之后,这套体制被推广到所有

2、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二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国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政府作直接管理国家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运行。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只能按国家计划行事;拒绝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资源配置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以及企业的产供销等具体经营活动都听从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在否定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关系和企业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靠行政命令,运用行政手段管理整个国民经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50100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从1926年起,苏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3、运动,整个国民经济尤其重工业以超前速度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苏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仪表和新兴化学工业等部门,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是对当时苏联所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肯定,也为苏联最终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提高了物质保证。,三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贡献与主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和严重破坏,但战后只经过从1946年开始的短时间调整,其生产便得到恢复和发展。 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及其它东欧各国战后初期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应该说,这种体制基本上是适应苏联东欧各国

4、50年代中期以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在物质技术基础刚建立,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种经济体制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确保战略任务的完成,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必要的经济建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弊端在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几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建立多层次的经济结构; 忽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经济个体之间缺乏竞争,严重阻碍效率的提高,造成巨大浪费; 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管理过于集中,统得过死,企业生产经营几乎毫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战后现代科技迅速

5、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联系日益密切,信息流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这种体制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苏东国家就在不断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各种改革,但并未取得什么大的突破。而另一方面,由于“冷战”格局的存在,又迫使苏联不得不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其中,这进一步加剧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矛盾和问题。,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战后从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东欧国家所进行的数次改革,由于缺少创新的改革理论的指导,而仅仅对原有体制作局部改进和修补,所以不仅未能成功,反而暴露和积累起大量的经济社会矛盾。,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虽然

6、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案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但却迟迟未能付诸实施,而当时苏联官方和学术界相当一部分人又主张,政治改革应先于经济改革,提出所谓“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等政治口号,造成这些国家政治局势动荡,政治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加剧,使经济体制改革无法进行,矛盾越积越深。,从1989年开始东欧国家政局开始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急剧动荡。1991年底,飘扬了70多年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下来,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最终解体。 此后,原苏东各国均宣布摒弃实行了几十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种十分动荡的条件下,急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也就是采取激进式转轨模式。,

7、五 原苏东国家的激进式改革与所谓“华盛顿共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的普遍采取的激进式改革。这种改革模式强调破坏旧体制并把迅速实现私有化看成是 破坏旧体制的有效工具,也就是强调在摧毁旧体制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新体制。其在目标上主张市场化、私有化和民主化;在方法上主张象上帝在7天之内创造天地万物那样,实施创世纪式的改革策略,也就是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休克疗法” 系由美国哈佛大学年轻经济学家杰弗雷.D.萨克斯于1985年所提出的一套主要是针对当时玻利维亚恶性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激进经济纲领。,1985年,玻利维亚经济极其严峻,几乎到了崩溃边缘,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高通胀物价上涨率从

8、1984年的1248上升到1985年的11749: 二是沉重的外债负担1985年底外债总额40亿美元,利息支付占出口创汇的43。 面对这种严峻局面,萨克斯提出:控制货币供应量,压缩政府开支,限制向公共部门提供贷款,冻结公共部门职工工资;大大降低财政赤字,停止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对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立刻停付外债本息,并与外国政府举行债务谈判。 这套激进“休克疗法”在波实施不到两年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其通涨率从5位数降到15,政府财政收入好转,赤字基本得到控制,国有企业开始扭亏为盈,改革取得成功。萨克斯也被视为世界上反通胀的最大权威。,实际上,这些国家所实行的激进式改革都源于所谓“华盛顿共识”

9、 (Washington Consensus) 一般是指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精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制定的、旨在克服一些拉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危机的一整套政策建议,包括创造蓬勃发展的私营部门、做出经济结构调整、出售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等政策措施。在1990年初,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转轨政策颇受国际金融组织和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的推崇。,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广义的休克疗法也称华盛顿共识,即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称为东欧转型的支柱。 萨克斯认为东欧国家应该采取果敢而迅速的行动施行一步到位的激进转型战略,包括:政府努力建立一种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价

10、格;取消对私营经济活动的限制;通过私有化和对国有企业实行严厉约束来控制国有企业;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渊源新自由主义即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经济自由主义。其“新”意和核心思想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其基本原则简单的说就是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使价格合理化”)、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 有学者认为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内涵具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三重特性。,后华盛顿共识(PostwashingtonConsensus) 从90年代中期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及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总结东欧经济转型的经验教训。认为“华盛顿共识”(即休克疗法

11、)存在诸多缺陷,如忽略了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的建立及金融体系的完善,在对国有企业私有化之前没有进行商业化,在“解除管制经济”时缺乏有效的企业管理缺少竞争机制,法律和司法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能力低下,缺乏支撑新兴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运作的非政府组织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认为,私有化、自由化和财政稳定化只是手段,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才是目的,“华盛顿共识”混淆了目的和手段。,“后华盛顿共识”,为东欧国家摆脱转型误区、稳步推进改革、注重制度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后华盛顿共识”强调制度基础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必须改革司法制度并提高效率,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地方政府职能,加

12、快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完善金融体系,关注公平增长等。,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激进、渐进改革成本比较埃奇沃方框图,图中左下角的原点表示的是作为改革出发点的计划经济;图中右上角的原点表示的是作为改革终点的市场经济;连接这两个原点的对角线表明的是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刚好相等的状态,如果把对角线上方的区域定义为改革的收益或剩余,那么位于对角线下方的区域就代表改革的成本。,如前所述,由于激进改革是从破坏旧的体制开始的,因而其初始的改革成本是非常之高的,这样,激进改革的轨迹线从一开始就将位于对角线之上方那个成本高于收益的区域之内。 随之而来的改革进程若是能够顺利地进展,那么这一轨迹线将有可能掉头向下,然后穿过对角

13、线,进入对角线之下的低成本区域运行; 返之,若是激进改革的开局失利,即所谓的“休克疗法”遭到失败,那么改革的轨迹线将会以更陡的斜率在高成本区域运行,这反映在上一个图形中的RR线将不再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而是一条先下降、再走平,甚至继续缓缓下行的曲线。 俄罗斯及一些采取激进改革的东欧国家在初期的“休克疗法”遭到失败后所出现的持续不断的经济负增长足以证实我们以上的分析是可以成立的。,反观中国的渐进改革,我们不仅在改革初期投入的成本是低的,而且随着知识的积累与新旧体制的顺利转换,最初被认为是十分困难的问题就得越来越容易解决了,因此,中国渐进改革的成本是不断趋于递减的。 这样,中国渐进改革的轨

14、迹线始终运行在对角线之下的低成本区域,且有不断向右下角成本原点靠扰的趋势。再从改革收益的角度来看,渐进改革的绩效也要比激进改革好的多。,渐进改革的缺陷,渐进改革的最大缺陷就是:不完全的规则;模糊的产权与极为普遍的道德危机。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经济转型的成本趋于提高,进而影响改革的进程。,要克服渐进改革的这些缺陷,或者减少以上这些问题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可采取这样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在必要的时候引进局部的激进改革方法; 二是加强政府对某些经济活动的干预。,就第一个措施而言,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改革领域,只要条件允许,就应使改革的速度适当加快。例如,在大多数人对某项改革的认识已经形成共识的情况下

15、,就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此项改革得以完成,至少也应当制订一个十分明确的时间表,防止为照顾少部分人或个别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使改革变得遥遥无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渐进改革并不是绝对排斥激进改革的,就象今天的匈牙利等国家的改革进程。假如我们采取总体上的渐进改革与局部的激进改革相结合的方法,或许可使渐进改革的上述缺陷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克服。,就第二个措施而言,政府应通过加快经济立法、继续硬化国营企业的预算约束以及鼓励市场竞争等干预措施,尽可能地把由渐进改革的上述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但是,在对渐进改革的缺陷进行政府干预时,一定要防止政府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做法来对付以上各种问题,否

16、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改革的成本。,最后,我们有必要指出的是,尽管渐进改革本身也是有缺陷的,但它是可以在改革中加以克服的,而针对东欧大多数国家而言,激进改革所产生的问题则会把改革本身断送掉。 所以,基于两种改革方法所存在问题的这一本质区别,我们仍然认为,虽然渐进改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还是要比激进改革方法优越许多。,渐进改革并不是绝对排斥激进改革的,相反激进改革也不是完全排斥渐进改革的,只要能使国家的宏观经济保持平衡的状态,就充分发挥了政府的积极的作用。这里刚好有两个国家波兰和匈牙利,它们的实践过程恰好是说明了这个问题。以下以匈、波两国为例,分别介绍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在实践中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