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851944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从 2008 年开始,东营分行依照上级领导、总行的指示,积极丌展全面风险管理工 作,先后推行了一系列从基础方面入手,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依法合规经营的举措,使 东营分行全行上下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明显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日趋完善。近年 来,我行风险管理成绩斐然,07、08 年在省行风险内控考核名列前茅,内部控制管理经 验多次在省行得以推广和交流;连续 2 年被山东省银监局评为“良好银行” ,连续 3 年被 中国人民银行评为反洗钱“A 类”银行,连续 2 年被山东省审计厅评为省级“内部审计先 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

2、我们东营分行需要深知,我们在风 险管理的很多方面存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32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以下主要从全面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 声誉风险五大风险角度思考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 (1)信用风险。中国银行东营分行 2008 年信贷资产不良余额为 6154 万元,与卜 年相比下降 18,其中公司贷款不良余额占总不良信贷资产余额的 9614;2008 年 预 计运用其他手段化解不良资产 1021 万元,但到 2008 年末计划额度没有完成,计划完成 率为 0,反映出在对不良资产的化解方面中国银行东营分行

3、的工作还存在较大问题,对风 险的事后处置表现不甚良好(见下表 32)。这使得在财务指标上,虽然净利润较高总 计 16732 亿元,人均利润 3511 万元,均完成了预期目标,各货币汇总后的利润在山东 省 16 个分行中名列第 5 位,排名较靠前,但是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这一财务指 标则低于预期的 3632,为 3481。 表 32 2008 年中国银行东营分行资产质量状况部分。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 险和汇率风险。我国目前利率曲线仍不健全,这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合理度量也带 来难以避免的困难,从而难以采取风险管理的相应措施。随着人民币汇率形

4、成机制的逐 步完善,市场因素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大,我国银行业的汇率风险也将 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东营分行 2008 年外币各项存款新增 127 万美元,现汇公司贷款 新增(不含贸易融资)6675 万美元,在开展外币业务时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对汇率风险的控 制和化解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有效的应对逐渐增大的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对待操作风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加强内部控制上, 还未形成对操作风险的计量,对操作作风险认识不全面,重视度不高,容易由操作风险 引发的金融案件会损失重大。目前,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对操作风险的控制也未进行计量 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

5、理念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接受,需要中国银 行东营分行对操作风险加大控制力度。 (4)法律风险。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银行 作为以前的专业外汇银行参与的涉外业务比较多,在多变的金融环境下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重要银行更要避免和控制法律风险时的发 生,不然就会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5)声誉风险。目前,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对声誉风险的认识并不到位,还没有足 够的认识。随着竞争的激烈,声誉风险已经越发严重,一旦发生声誉风险,通过媒体、 互联网等手段会快速传播,不仅影响中国银行在上市资本市场中的表现,会导致中国银 行品牌

6、价值损失,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危机银行生存。所以,控制声誉风险已经成为中国 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注重对 银行风险的管理,先后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等先进的风险管理 理念,在风险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包括中国银行东 营分行在内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任然存在一些问题。本部分主要从历史与体制、管理、 技术手段三个方面,对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331 历史与体制

7、方面原因 一方面,历史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资产负债综合 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可以说西方等国外先进的银行都经过 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发展,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基础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相当成 熟。而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认识并逐步重视风险管理起步于 1994 年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 革,此后经过逐渐认识、消化、理解到 1999 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直到最近几年工行、 建行、中行等国有银行上市,农行也正在积极筹备、准备上市,屈指算来也不过二十多 年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差距,这种差距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马上弥补的, 我们可以说与西方等先进成熟的商业银

8、行在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一方面,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着相当多的政府职能,近 年来,随着我国对工、中、建等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农业银行也在积极筹备上 市,可以说商业银行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但实事求是的说我国完善的公 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以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为例,东营分行组织体系方面表现出全面 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使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 把握风险状况。风险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我国商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的 机构改革还未完成,管理层次太多,对风险信号反映慢,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差,致使管 理层和决策层不

9、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风险状况,进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虽然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很多已经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但大多数还只属于形式,全面风险管理的 推行任然属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逐渐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全面风险管 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251。但现代商业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不是马上就可以实现的,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全面风险管理理由 “形似”向“神似”的转变还有很长时间的积累、摸索和实践,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走不得捷径的。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持之以恒,这样中国银行东营分行才能 形成真正的全面风险管理体制。

10、332 管理方面原因 首先,风险管理的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 渗透到银行业务的各个环境普及到银行内的各个员工,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不要说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就是从全国放眼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都还比较薄弱,大多数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在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中,过分地、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而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 盈利水平之间的风险管理关系,忽视风险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在考察银行业绩时 也基本上只依据业务的发展为标准,而不是把风险因素也考虑进去,这种以发展业务为 导向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一些无利可图甚至

11、危机到银行未来发展的业务在银行业务摇 身一变成为可以接受的业务,这种现在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因此,中国银行东营分行 也一定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其次,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相比以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但公司治理结构任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问题。而公司治理结构 又是商业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石,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在商业银行的内部建立起一 套完整、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如同虚设,远远不能完全 适应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需要。 (1)高级管理层对内部管理控制认识不足、不能充分的重视起来、不能以发展的眼 光看待内部控制。对银行发展、内部控制与

12、风险的三者关系上认识有偏差,侧重于规模、 眼前效益,忽视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2)对下属分支机构控制不能做到高效,在检查管理过程中往往不是以内部控制的 规章制度为标准,而是主要以个人意志为主,使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形同虚设,使评估 和考核检查的内容不能够适应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需要。 (3)内部控制管理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表面上看,各商业银行都很重视内 控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往往仅表现为形式主义,不能够在工作中真正 的有效执行,且内部稽核、审计部门归同级分支行直接领导,造成内部审计稽核部门依 附于同级管理者,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权威性,致使现实经营中的问题得不

13、到及时充分 暴露,延误整改时机。 333 技术手段方面原因 目前,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非常先进和丰富。国外等先进的商业银行都采 用分类科学、量化准确、手段先进的风险计量工具来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人 大有效的管理、控制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可以说这些技术来源于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他们是西方等国家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保障。而目前,我国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 术与方法上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目前我国大多 数商业银行在识别评估风险方面还采取以前老的、过时的方法,有的已经不能做到较好 的 评估风险。尽管我国已经学习西方等发达国家引入风险价值 VAR、IRB、A

14、MA、RAROC 和持续期等概念和方法,但是并没有普遍使用,而且还不能够熟练应用,即使有的方法、 理念可以熟练应用,但又因为这些风险计量方法和模型中的参数不符合我国国情与行 情,根本达不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使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国内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与处理风险的方法不够丰富,偏重于对信贷风险单独分 析与控制,缺乏信贷组合策略。在这一点上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差 距比较大。国内各商业银行主要还是采用通过风险规避的方法来降低风险,只能通过损 失部分利益的代价来换取降低风险,很少有通过研究如何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科学的 方法来获取风险管理带来的收益。而国外等先进商业银行则通过大量使用金融

15、衍生工具 来规避风险,例如资产证券化、信贷展期评估、总收益掉期、信贷违约掉期等信贷衍生 产品,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当然这与我国目前缺乏使用衍生工具的外部条件。 但可以说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做的很多很多,只有逐步完 善、提高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控制风险。34 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才真正兴起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已经被全球的商业银行所接受和认可,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商业银行 都有着自己对全面风险管理独特的探索和实践经验。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 以及日益增大的银行风

16、险,各国商业银行都越来越重视全面风险管理,尽管我国全面风 险管理的起步还比较慢,但根据目前的国内外局势,并且根据前面对东营分行在风险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说中国银行东营分行施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是大势 所趋,毋庸置疑的。 341 外部要求 (1)新协议体现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上我们看出,中国银行东营分行应该重视市场风险、操作 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需要在风险管理实践中更加全面的考虑所有风险,要体现出风险 管理对象的全面性,而不是像以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信用风险上,而忽略了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等,因为随着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各种风险之间交叉越来越多,市 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越来越成为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全面风险管州就址毖作 现出与时俱进,随时紧跟时代发展,使商业银行对风险有新的认识,管理有新的发展, 使管理跟得上时代进步。 (2)国际间竞争日益剧烈 目前,随着中国加入 WTO,我国已经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这就给我国 的银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可以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不单单是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