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846730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前文介绍了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即以通货膨胀为目标来调整联邦基准利率,以保 持货币的稳定及物价的稳定。而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MeCallum rule)则是根据 GDP 的 变动来调整基础货币,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的麦卡勒姆规则起源于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理论。弗里德曼是 货币主义的创始人,他主张货币当局应根据平均国民收入增长来确定货币供应量,一个长 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的最好选择,这就是弗里德曼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弗里 德曼提出了 3%-5%的货币目标,这种货币规则实施起来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台计算机代 替联邦储备体系了。

2、西方各国的货币领袖们最终默默遵循了弗里德曼的货币规则。英国撒切尔政府将货 币学派的理论付诸实施,奉行了一套完整的货币政策;美国的里根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中, 也把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作为主要内容。美国曾经在近十年的时间内货币增长率相对 稳定,但产出和通货膨胀却出现了剧烈波动。于是,人们便怀疑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有效性。 面对这些问题,麦卡勒姆认为弗里德曼规则是在假定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前提 下保持货币供应量以固定的比例增长,显然,现实中,这些前提并不能得到满足。因此, 基础货币应根据货币流通速度和目标变量的变化进行阶段性调整,才能使该规则具有更强 的适应性。麦卡勒姆规则是在弗里德曼规则的基

3、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后者作了三个重要修正。 一是以基础货币为工具,而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货币供应量为工具。因为货币供应量是中 介目标,不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政策工具,因此,在发生重大制度变迁时,中央银行 不能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而基础货币则不然,在一定条件和相关的财政政策配合下,调控 基础货币可能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考虑了基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基础货币应当根据流 通速度的变化进行阶段性调整,即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如果基础货币以不变的比率增长, 则不但达不到合意的目标,反而会加剧货币供应量和实际经济的波动。三是把名义 GDP 作 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以确定基础货币的调整幅度。我们平时所谈到的 GD

4、P 增长率都是 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实际 GDP 增长,而名义 GDP 的增长则是包含了价格因素的增长率,因 而,基础货币必须根据名义收入的实际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进行阶段性调整, 就兼顾到了价格水平和真实产出之间的关系,所以,以名义收入为目标的优点之一便是可 间接地控制通货膨胀。根据这样的修正,麦卡勒姆提出了一个基础货币规则,即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条 件的变化对基础货币做出相应调整。几乎与此同时,梅尔泽(Meltzer)提出了相似的规则, 因此也有人将此规则称为麦卡勒姆一梅尔泽规则。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操作工 具,美国目前所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根据 GDP 的增长情况来增

5、加基础货币的手 段,广义地说也是麦卡勒姆规则的应用。这个规则很简单,就是基础货币的增长率是根据名义 GDP 的增长目标来确定,考虑 货币流通速度和 GDP 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作为政策规则。可以简单表达为:基础货币的变动率=名义 GDP 的目标增长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调整项调整项是根据前一期的 GDP 增速与目标 GDP 增速的差,再赋予一定的权重来计算。其表达式为:bt=x*-vt*+(x*-x(t-1)其中:bt 是基础货币在(t-1)到 t 期之间的增长率;x*是名义 GDP 的目标增长率,麦卡勒姆赋值为 4.5;vt*是前 16 个季度基础货币流通速度的平均增长率,反映

6、了对基础货币需求的一个 的长期持续变化;最后一项是误差校正项,该项表明当前一期的经济增速低于目标增速时,基础货币 的增长速度就要调高以弥补目标的误差,麦卡勒姆选择其系数 =05。该规则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名义 GDP 或名义 GNP,因此,基础货币必须根据名义收入 的增长率与目标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进行阶段性调整,也有人将麦卡勒姆的这个规则称为名 义收入目标规则。麦卡勒姆用这个规则对美国 19541985 年的季度数据进行验证,他假设中央银行的 目标通货膨胀率为 0,根据美国历史上真实产出的长期增长率大约为 3,因此可以假设名 义 GDP 的年增长目标为 3。通过比较名义 GDP 偏离其目标路径的均方

7、差可以发现,使 用麦卡勒姆规则可以使名义 GDP 非常紧密地靠近目标路径,还可以考察名义收入缺口的反 应系数 取不同值时的情况,来进行政策调整。对此,格里高利.曼昆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经济学家普遍拥护的第二种政策规则是把名义作为目标。根据这种规则,联储宣 布一个名义 GDP 的计划路径。如果名义 GDP 上升到这个目标之上,联储就降低货币增长 率,以抑制总需求。如果名义 GDP 降低到这个目标之下,联储就提高货币增长率,以刺激 总需求。由于名义 GDP 目标允许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调整货币政策,所以,大多数经 济学家相信,这种政策规则会比货币主义政策规则使产出和物价更稳定。 ”不可否认,不管

8、是麦卡勒姆规则还是泰勒规则,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降低通货膨胀 率、减少经济波动。但实际上,在对英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货币政策的检验中,这两个规 则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麦卡勒姆规则认为应该紧缩政策,而泰勒规则认为应该放松, 实际上面对当时快速上升的高通货膨胀,紧缩政策可能更合理。因此尽管泰勒规则更受青 睐,而且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但在政策决策时也不能仅机械地 遵循一种规则。利用麦卡勒姆规则对美国、英国、日本的情况进行检验,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McCallum 认为,美国在 20 世纪的整个 70 年代,实际利率值低于按照其规则计 算的理论利率值,说明这一时期美国

9、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这与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严重的 通货膨胀,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是相吻合的,McCallum 规则符合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 进入 80 年代之后,直到 1987 年,按照 McCallum 规则计算的结论,货币政策又过于紧缩。 1987 年1996 年,按照规则货币政策比较合适;但 1996 年之后货币政策又有些紧缩。2、在英国,McCallum 规则说明,整个 20 世纪 70 年代的货币政策太松了。因为按 照规则,要求 1973 年的利率为 38,而实际的利率值仅为 104。1983 年1987 年, 货币政策又稍紧。自 1987 年之后,除 1994 年,货币政策都是比较

10、适宜的。3、日本的情况也一样,McCallum 规则说明,1973 年1978 年应该稍紧一些,1982 年1987 年间的大部分时间,货币政策却又过于紧缩。而 1994 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除 1997 年,货币政策又开始紧缩。如规则要求 1998 年的利率是 36,而实际的利率却是 4。美联储的主要政策工具是通过买卖国债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通过利率来调节消费 和投资。这种影响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引导或诱导,都是通过利率起作用。从这个角度来 说,麦卡勒姆规则和泰勒规则是一致的。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对 货币的调控作用非常有限,泰勒规则显然难以见效,但在应对通胀时,也常常使用,只是 传达一个政策信号而已。数量化的手段是最常用也是最见效的,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公开市场操作等,这些都直接作用于基础货币。但是调整的幅度可否借鉴一下麦卡勒姆规 格,即以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为尺度,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张,创造出一个全球货币供应量 最高的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