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QP简介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84153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PQP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APQP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APQP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APQP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APQP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PQP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QP简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 APQP(1)QP 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更改产品做准备的活动。(2)APQP 是一种结构化的策划方法。a)策划过程包括了从市场调研至批量投产全过程。b)该方法明确了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的各策划步骤。c)该方法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工作内容和要求。d)该方法明确了步骤之间的相叵担词淙胗胧涑觯(3)APQP 具有的特点:a)目标明确:满足顾客要求,不断改进。b)按规定的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策划。c)应用各类分析工具:FMEA,MSA,SPC、流程图,QFD 等。d)保证跨职能活动的效率:横向协调小组。(4)APQP 的工作原则:a)过程方法的原则:活动的 P.D.C.A 循

2、环。b)多方论证的原则:跨部门的项目小组高效活动。c)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不合格加以预测,并实施控制。d)坚持改进的原则:APQP 工作:永无止境。e)强化培训的原则:新技术新知识的认知。2.为什么要实施 APQP目的(1)为了早期识别质量问题,以便采取预防措施。(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3)使策划过程具有可重复性,防止不合格重复出现。(4)为改进提供便利。3.APQP 的基本方法同步技术(1)传统的逐级转换: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等,其缺点:过程之间不沟通, 缺乏统一性,成本高。(2)同步技术取代逐级转换,不同阶级同时开始运行。4.APQP 的阶段性(1)工作阶级:计划

3、和确定项目阶段,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工艺设计开发阶段,产品及 过程确认阶段,反馈评定阶段。(2)APQP5 个阶段的起止时机。产品实现过程:市场调研立项项目批准设计样件试生产投产阶段APQP 阶段:二、二、APQP 的实施的实施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进行总体策划,包括人员,资源及时间安排b)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c)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2)本阶段的输入及形成的文件a)本阶段的输入为:顾客要求、以往的经验、企业确定的产品目标及要求、市场调研结果。b)输入形成文件:立项可行性报告,包括:市场调研结果:保证记录和质量信息:小组经验:业务计划/营销

4、策略:产品/过程指标:产品/过程设想:产品可靠性研究:顾客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成立跨门的横向协调小组,并明确组长及相关职责,输出“小组名单”。b)进行总体策划,明确所需资源(硬件,软件及资金)和时间安排,输出“APQP 策划表”。c)明确项目设计开发的具体要求,输出“设计任务书”,包括:设计目标:产品性能及可靠性目标、PPK 目标、故障概率目标、废品率目标、过程能 力目标、制造成本目标、生产节拍目标等。设计要求:顾客要求、产品标准要求,法规要求,企业附加要求等。初始材料清单:假想的材料,外协件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假想的工艺流程图。初始特殊性明细表:根据经验

5、及顾客指定来确定,包括:总成、零件、工序、工艺参数 4 级特殊特性。进行各项试验的要求:试验项目(要考虑顾客要求及产品标准)及接收准则。d)明确设计项目的各类保证措施,输出“产品保证计划”,包括:明确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要注意的问题。确保可靠性,耐久性的具体措施。对本项目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风险及可行性评价,并提出相应措施。对以往的故障及失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初始工程标准要求:以表格形式列出材料,外协件及成品的技术要求。e)对小组名单及 APQP 策划表进行评审,输出“设计策划评审记录”。f)对设计任务书,产品保证计划进行评审,输出“设计输入评审记录”。2.产品设计开发阶段(

6、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将顾客及各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b)进行产品设计,包括、结构、材料选用、各类参数确定。c)进行设计环节中的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d)提出设备设施及各类相关要求,制造设计样件。(2)阶段输入:阶段所输出的文件即为本阶段的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小组成员确定特殊特性,包括总成及零件的特殊特性,(即 1.2 级特性),明确需重点控制 的质量特性,形成“特殊特性明细表”。b)设计人员针对总成/分总成/零件进行风险分析,输出“DFMEA 报告”其结果在设 计文件中要描述。c)小组成员针对 DFMEA 报告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输

7、出“APQPA 1 检查单”。d)设计人员对制造及装配过程中的变差进行分析,包括公差累积所产生的影响,关键尺寸 的离散性,提出产品/工艺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输出“分析报告”。e)进行产品设计和计算,输出“各类图纸”“材料规范”“工程规范”“验收准则”“服务指南”必要 时,还需输出:计算书,试验大纲,产品标准等。f)小组成员根据设计输出文件,提出设备,设施、工装、检具的配置要求,输出“设备设施 的综合要求”。g)小组成员针对“分析报告”、“设计输出文件”“设备设施综合要求”进行评审,包括完整性、 可靠性,提出完善建议,输出“设计输出评审记录”。h)由设计人员针对“设计输出文件”进行设计评审,会议

8、形式,并提出措施建议,输出“设计 评审及措施记录”。i)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验证,采用类似设计对比/变换计算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输出 “设计验证及措施记录”。j)由设计人员编制样件控制计划,明确对设计样件进行检验与试验的要求,输出“样件控制 计划”。k)由设计人员针对样件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输出“APQPA8 检查单”。l)制造设计样件,并按“样件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各项检验与试验,将结果与设计任务书 对比,以验证设计正确性,输出“样件检测报告”。m)由小组成员对设计各环节进行再确认,提出需进行改进的环节及要求,输出:APQP 附录 E“小组可行性承诺。”3.工艺设计开发阶段(

9、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将产品设计所输出的技术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制造系统。b)进行工艺设计,包括加工方法,控制手段,工艺参数。c)进行设计环节中的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d)完成作业文件的编制。e)为小批试生产做好准备。(2)阶段输入:、阶段的输出即为本阶段的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根据设计文件,明确产品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方法、唛头等,输出“包装规范”。b)根据设计任务书,产品保证计划,设计文件,对该项目所涉及的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并 提出改进意见,输出“APQPA4 检查单”。c)根据设计文件,设计任务书等,进行工艺方案设计,明确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

10、输出 “过程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d)对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输出:APQPA5,A6 检 查单。e)明确与产品特殊特性及重要特性相关的工序及工艺因素,为风险分析及特殊控制提供依 据,确定 3.4 级特殊特性,输出“特性矩阵图”,特性矩阵图:是特殊特性明细表的延伸。代号名称尺寸编号描述公差工序编号代号产品代号,名称零件名称,尺寸编号特殊特性编号描述特殊特性名称,公差特殊特性技术要求。f)针对特性矩阵图中的工序及过程流程图中的重要工序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 输出“PFMEA 报告”其结果在后续控制计划中要描述。g)针对 PFMEA 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及完善的

11、建议,输出“APQPA7 检验单“。h)根据工艺方案、,设计文件、PFMEA、特性矩阵图,明确试生产的要求,规定专门 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要求,为作业文件的编制提供依据。输出“试生产控制计划”。i)针对试生产控制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及完善的建议。输出 APQPA8 检验单“。j)针对试生产控制计划,进行设备,设施、物流、工装、检具的策划,明确相应的配制, 输出“策划报告”。k)根据控制计划,编制工艺文件,输出“各工序工艺文件”。l)根据试生产控制计划,编制检验文件,输出“进货,过程,最终检验指导书”。m)根据物流策划报告,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工装(设计及制造)、检具等,输出“各类 硬件及工装图纸”

12、。n)根据特殊特性明细表,特性矩阵图,试生产控制计划,明确需进行 MSA 的测量系统, 为下一步分析提供依据。输出“MSA 分析计划”。o)根据特性矩阵图,试生产控制计划,明确需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工序,为试生产评 价提供依据。输出“PPK 研究计划”。4.产品及过程确认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进行小批试生产,对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进行确认。b)通过试生产形成工装样件,向顾客进行生产件批准。c)完成对测量系统分析及工序能力的研究。d)完善控制计划,作业文件,为批量生产做好准备。(2)阶段输入:、阶段的输出即为本阶段的输入。(3)根据输入,完成下列工作,并形成相应文件。a)根据控制计划

13、,作业文件进行试生产,对总体设计进行综合评价。要采用与大生产相同 的设备、工装、环境、操作者、设施,生产节拍进行,生产数量要符合顾客要求。输出“试生 产评价报告”。b)根据 PPK 研究计划,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的研究。能力不足要采取措施。输出“PPK 研究 报告”。c)根据 MSA 分析计划,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不合格要采取措施。输出“MSA 分析报告”。d)据试生产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对工装样件进行检验与试验,并与设计任务书对照,若 不满足要采取措施。输出“试验报告”(包括产品及材料)e)通过试生产,进行工艺验证及工装验证,为改进提供依据。输出“工艺验证记录及工装验证记录。”f)根据试生产评价

14、结果、工艺验证、PPK 研究资料,编制现生产控制计划为批量生产做 好准备。包括:试生产控制计划的补充和完善、工艺参数及方法的调整,检验频率的变化等。输出:现生产控制计划。g)针对现生产控制计划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输出:APQPA-8 检查单。h)根据现生产控制计划,对工艺文件及检验文件进行补充和完善。输出:完善后的工艺 文件及检验文件。i)汇总上述资料,形成 PPAP 资料,想顾客提交。J)对全部等划活动进行总结认定,主要对控制计划、作业文件、初始过程能力,测量系 统进行认定。输出:APQP 附录“质量策划认定报告”。5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1)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a)对策划各阶段进

15、行评定采取相应纠正措施。b)实施改进c)向顾客提供合格产品,并使其持续满意。(2)本阶段输入:、阶段的输出。(3)本阶段输出:a)合格产品,b)持续改进,c)顾客满意本阶段的工作永无止境。三、控制计划的编制。三、控制计划的编制。1控制计划的性质(1)APQP 的输出,(2)编制作业文件的大纲(3)表明产品重要特性和过程要求,(4)特殊的质量计划2控制计划的编制时机和目的。(1)新产品开发时,要编制样件,试生产,现生产控制计划。a)产品设计阶段要编制样件控制计划,以明确对设计样件及相关材料、外协件检验与试 验要求,要包括必要的加工过程。b)工艺设计阶段要编制试生产控制计划,以明确对试生产过程中的

16、检验与控制要求。c)确认阶段要编制现生产控制计划,以明确批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要求。(2)对于稳定生产的产品,要补充编制现生产控制计划,并覆盖正常生产所有产品。3.控制计划中的栏目解释(1)零件/过程编号:工序编号。(2)过程名称/操作描述:工序名称。(3)生产设备:该工序所使用的设备。(4)产品:该工序所形成的产品质量特性名称。(5)过程:与产品质量有因果关系的工艺因素。(6)产品规范:产品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7)过程公差:工艺参数的技术要求。(8)评价测量技术: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的检测手段及工艺参数测量手段。(9)容量:在一个检验时段,抽取的检验样本数量。若全数检验,则填 100%。(10)频率:隔多长时间抽取一个检验样本容量,如:每班、每小时,或 GB2828 的抽样方案。若全数检验,则填连续。(11)控制方法:控制过程及质量特性的具体方法。a)控制质量特性的方法:检验、控制图b)控制过程的方法:防错,监视。(12)反应计划:产品不合格/过程不稳定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