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壁画艺术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841295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壁画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壁画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壁画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壁画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壁画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壁画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壁画艺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壁画艺术中国壁画艺术壁画是中国画的主干和精华,经过二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大众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壁画可作研究歷史的补充材料,因画中呈现的古代建筑、服饰、舞乐、生产、车马、兵器等各种有关生活的形象,为史学家提供丰富的歷史数据。鲁迅先生在论及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时,特别强调要学习汉刻(深沉雄大)、唐画(佛画灿烂,线条流动如生)、宋画(周密不苟)等,这些都是中国壁画的优良传统。宋元以后,文人写意水墨画大发展,纸张开始广泛用于绘画,中国画由墙上转移到纸上,这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国画,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主要在墙上。嘉峪关出土的农耕图壁画 (赵伟

2、摄)南北朝时期壁画。梁元帝萧绎画职贡图记录外国使者像,反映中外各民族文化交流情况。(赵伟摄)墓壁画狩猎出行图出土于 1971 年发掘的章怀太子墓 (中新社摄)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唐朝时的欢迎仪式 (中新社摄)唐朝宫女形象壁画 (中新社摄)北京法海寺内的明代宫廷画师绘帝释梵天图巨幅壁画,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壁画。图为壁画局部的菩提树。 (李平摄)山东华阳宫内的上古神话壁画 (中新社摄)新强吐峪沟千佛洞佛教壁画中的佛像 (沈桥摄)敦煌 257 号窟壁画沙弥守戒(北魏作品),该壁画描写一位小沙弥到长者家化缘,与少女之间的故事。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西方净土变 (中新社摄)宁夏固原隋代史射勿墓中的牵马图壁画

3、(黄加法摄)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中的侍女,仪卫壁画。 (黄加法摄)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内的壁画 (平子摄)甘肃祈连山脉内文殊山的一幅喇嘛壁画,和唐代这幅壁画记载当年 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金像运进西藏的情景内的壁画相似。 (李刚摄)这幅壁画记载当年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金像运进西藏的情景步辇图描绘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派使者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的场面。 (赵伟摄)西藏山南昌珠寺壁画 (黄加法摄)西藏山南昌珠寺壁画 (黄加法摄)西藏寺庙中的壁画 (黄加法摄) 颐和园长廊上的壁画,描绘西游记唐僧西行取经。 (平子摄)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寺观壁画是中国壁画的一个主要类型,绘于佛教寺庙和道观的墙壁上,内容

4、有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等。这种绘画形式是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兴于汉晋,盛于唐宋,衰于明清,是中国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这些壁画中,以芮城境内的永乐宫元代壁画称最,而汾阳圣母庙的壁画却鲜为人知。山西省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是中原地区佛教、道教活动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因此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等宗教建筑极为兴盛。而依附于这些寺观里的壁画数量之多、历史之久、艺术之精,均为全国所仅见。据权威人士称,全省的寺观壁画达 27259 平方米,自唐至清,绵延不断,异彩纷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世人为之向往。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唐代的诗歌发展到高

5、潮时期,美术也是昌盛阶段,“盛唐”的绘画、雕塑都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大的一个朝代,宋、辽、金长期动荡和分割的局面至此一统。被称作元朝“腹里”的山西,保存下来的元代木构建筑共有 350 余座,寺观壁画面积约 1800 多平方米,数量之巨,艺术之精,冠于全国。明代以后,文献典籍当中几乎见不到记载壁画的痕迹,就全国范围来讲,寺观壁画艺术已走向尾声,画面构图和人物造型已开始程序化,其工艺水平较宋、金、元时期大为逊色。山西明代的壁画有 2300 平方米,有的仍保留着金、元壁画的风韵,继续向清秀、俊逸方面发展,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汾阳圣母庙的壁画则是其中之一。在山西有

6、很多很多圣母庙,位于汾阳市西北 2 公里田村的圣母庙,是诸多的圣母庙中的一个。据重修田村圣母庙碑记和殿顶琉璃脊刹题记载,此庙重建于明代嘉庆二十八年(1549),原有正殿三间,单檐歇山顶,进深两间,殿内粱坊上有明代“庆成王府扶枋粱功德至芦大富”字样( 芦大富是庆成王府的官吏)。庙内现仅存正殿三间,其它荡然无存。殿内塑像己毁,壁画却保存完好,实在值得庆幸。壁画布满殿内北、西、东三面墙壁。北面壁画高 2.5 米, 东西两面的壁画高 3.7 米, 总面积 76.37 平米。壁画场面壮阔,人物众多,内容是反映圣母的后宫起居生活的情景。整个画面 劲健有力,技法熟练,色彩鲜艳夺目,以朱色为主,加以当时流行的

7、沥粉堆金装饰手法,画面热烈辉煌。配景则工笔写实,施浅绛淡彩,用以陪衬人物,避免了色彩上的喧宾夺主,大片彩云也起了加强主题,烘托人物的作用,它的精湛艺术是值得珍视的,是现在壁画中不可多见的珍品。圣母庙的大殿中的壁画,艺术风格承袭宋、元画风,且有明代典型的特色,运笔轻重疾徐、线条顿挫转折,状物抒情的变化,富有极强的表现能力。壁画内容虽是宗教为题材,却充满了世俗的生活气息,是明代宫廷生活的写照。也是研究明代建筑、衣冠、服饰、车马仪仗、音乐舞蹈、工艺器物的珍贵的史料。(图文:杨佐桓)山西汾阳市田村的圣母庙,现仅存正殿三间。圣母庙大殿的西壁是表现圣母的出巡图描写行进中的龙辇内端坐着圣母。圣母庙大殿北面壁

8、画中,圣母在后宫享乐的一个情景。圣母庙大殿北面壁画中,亭台楼阁,松梧竹石,花木扶疏间,姿身 秀美的乐伎为主人献艺。圣母庙大殿北面壁画中,乐伎为主人献艺(局部)。圣母庙大殿北面壁画中,乐伎为主人献艺(局部)。圣母庙大殿北面壁画中,侍女形象(局部)。圣母庙大殿北面壁画,最精美动人的是这组正在行进的女乐队,演 奏的乐器有琴、瑟、笙、笛、琵琶、阮咸、二胡等。有的捧茶、酒、镜、泛、香炉等物的宫女们,形象刻画细腻,神态各异。圣母庙大殿北壁的壁画中,正在行进的女乐队调弄乐器宫女们的手 式,形象生动,衣饰飘逸,精工艳丽(局部)。圣母庙大殿北壁的壁画中,正在行进的女乐队(局部)。圣母庙大殿北壁的壁画中,正在行进的女乐队(局部)。圣母庙大殿北壁与东壁接壤处描写后宫生活的一个细节(局部)。圣母庙大殿北壁与东壁接壤处。圣母庙大殿东壁,表现奉迎圣母的迎驾图一部青龙驾御的乘辇正在宫门前,御者肃立侍驾,文武官员在马上恭候,龙辇两侧仪仗乐队环绕四周。圣母庙大殿东壁,迎驾图中侍者前呼后拥。圣母庙大殿东壁,迎驾图中圣母仪态端庄接受迎驾(局部)。圣母庙大殿东壁,迎驾图中迎驾前面的侍者(局部)。圣母庙大殿东壁,迎驾图中迎驾前面的侍者(局部)。圣母庙大殿东壁,迎驾图中迎驾的持节使者庄严而肃穆(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