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4104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说古诗歌中的“鸟”意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说古诗歌中的例说古诗歌中的“鸟鸟”意象意象作者:. 文章来源:年轻人?中学生读本2007.6 点击数:424 更新时间:3/29/2008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古代很多诗词大家,常常以鸟类为意象,来渲染离愁别绪,新怨旧恨,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杜鹃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魄等。 华阳国志蜀志载:“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规鸟鸣,蜀人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声悲切。 ”也许因此,人们总是把杜鹃声与“悲伤”、 “思归”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来未抵人间离

2、别。 ”词人用杜鹃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伤感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子规声声,仿佛呼叫着“不如归去” ,然而,迁客却仍要远行,这是令人何等的伤情?作者正是借子规的啼声,来衬托自己的愁心。表达了对友人受贬的无限同情。燕 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诗经谷风 ) ,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燕子依旧,物是人非,更易使人产生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刘禹锡乌衣巷 )而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像燕无家可归一样,成了无

3、根之人。南唐后主、亡国之君李煜,眼看燕子归来,和泪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鸿雁 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 ” 赵嘏长安望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鹧鸪 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 。在诗词中,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对着江边的暮色无限惆怅,深山里又传来鹧鸪鸟悲苦的叫声。黄昇月照

4、梨花中:“不知郎马何处,烟草凄迷,鹧鸪啼。 ” “行不得也哥哥” ,是鹧鸪的叫声,也是少妇的心声。 “鹧鸪啼” ,含蓄地表达了情系郎君,翘首盼郎归的心情。乌鸦 乌鸦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飞集在敌人庙里的乌鸦争食剩余祭品,祭鼓频敲。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收复中原的不满。蝉 蝉又名知了,以善鸣而闻名。秋日来临也是蝉的末日将到,鸣声也显得凄切,古诗词中寒蝉即秋蝉鸣叫声大多带有凄凉、悲伤的色彩。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

5、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以蝉之高洁自况,也以蝉鸣的悲凉来衬托自己身陷囹圄的忧伤心情。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写秋蝉叫声凄切,不仅点明了节令,而且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蝉鸣长一声短一声,声声牵动离人心。猿 猿是哺乳动物,据说与人类同宗。它的啼叫声,更多地被赋予情感色彩。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猿声之哀,衬托出了“悲秋作客” 、 “失意潦倒的困境。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以杜鹃和猿的啼声渲染了悲苦的气氛,反映环境的恶劣,表达心中的愤懑。黄鹂 黄鹂声脆,易使人喜。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人欢愉开朗的胸怀闻黄鹂声便知;晏殊“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农家春游之乐跃然纸上。 (朱文德 乙常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