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81933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新课程的要求为科学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使科学课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思维活动,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人性化殿堂,这就是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关关键词键词: :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科学教学;策略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它所倡导的理念也正在走进每位教师的心田。科学(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营造一种环境,教师和

2、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新课程的要求为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上,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然而,我们发现在课改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的老师上课脾气暴躁,会骂人,太严厉,上起课来学生都非常紧张并且感到压抑。有的老师上课枯燥乏味,布置的作业太多,造成学生不想听、不想说、更不想做;有的老师偏心眼,喜欢成绩好的学生,造成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述现象不是个别,教师的教学态度、情感、行为与学生的希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所以造成学生对教师态度行为上的恐惧感、反感,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消极影响,最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更不用说在这种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这宽松、平等、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表达,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思维活动、师生共同传播知识的人性化殿堂,这就是当前科学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干扰因素及成因分析二、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干扰因素及成因分析课堂的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精神环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

4、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课堂心理辅导理论认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展开,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堂心理环境是优化学生学习外部因素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中,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呢?教师方面具体见下表: 表一 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教师心理因素调查表序号序号干干 扰扰 因因 素素1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大量的关注,忽视冷落成绩较差的学生,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偏见。2教师特别关注自己的威信,经常强调他说了算,并要求学生做到“我教

5、什么,你做什么” ,缺乏师生交流。3对学困生缺少关爱,经常厉声厉色地批评,导致学困生对教师敬而远之。4教师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间太长,造成学生心情压抑。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学习要求过高,过于苛刻。6教师常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状态,损耗教师工作的信心和情绪。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升学率的沉重压力之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严重,这种心态导致对学业成绩有差异的学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使学困生对老师敬而远之,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反映了教师行为的偏见性。其次还反映出教师说一不二,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观念,经常表现为“教师说了算” ,使教学单向传递,缺少交流互动,仅

6、凭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学生的愿望、要求和情感均受压抑。最后也反映出教师的心理素质差,易受不良情绪的干扰,使课堂环境压抑和沉闷。表二 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教师教学行为因素调查表序号序号干干 扰扰 因因 素素1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过时,没有吸引力,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创新。2教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不必要地重复讲解,布置作业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实验时间太少,使学生不敢说和做,不想说和做。3课堂提问总是叫成绩好的,当学生不能及时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作耐心地点拨,造成不想举手和回答问题。4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给不同的学生以肤浅的毫无针对性的评价,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表二中反映了教师的滞

7、后性教学行为。由于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导致课堂上没有生机,没有气氛,教师就像传授知识的机器。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表中还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 ,包括在教学行为上讲解过度,作业过多,活动过少,讨论过少。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甚至包办代替,使课堂教学失去民主性,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说、不想说、不敢做、不想做。甚至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的行为,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教师的偏见性行为。表三 影响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学生心理因素调查表序号序号干干 扰扰 因因 素素1来自农村里

8、的学生看到城里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活跃的思维和流畅的普通话,因怕出丑,出错,不敢举手发表见解,不想参与探究活动。2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怕因自己的无知,引起同学的嘲笑,只好默默无闻。3因考试成绩和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信心。4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想放弃学习。5与教师交往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6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忽视学生的存在。从表三中反映出由于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意志薄弱,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怕被教师批评、指责,于是就采取逃避、放弃的态度,在心理上产生学习障碍和消极情绪。其次,又反映出有些学生自尊心很强,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造成在心理上

9、的焦虑,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上的调查,只有在掌握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方可实施相关的对策。三、营造和谐科学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策略三、营造和谐科学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策略(一)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在教学中不仅在传播知识,同时也在创设和影响课堂心理环境,而这种创设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1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科学教学中,以自己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科学世界的奥妙,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2培养自己健康

10、的心理。通过自身学习、师资培训、讲座和团队活动等手段,如学习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和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并善于用所学理论来调控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品质。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应有“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学的压力,消除“重优轻差”的观念。(二)注人文关怀,育和谐情感(二)注人文关怀,育和谐情感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达成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

11、的心理气氛。首先,教师要放下“师架子” ,善于与学生沟通。如果教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威慑于教师的威严,有疑问怎么敢向教师求教?有话还会向教师说吗?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如开展建立“师生情感沟通本”的活动,从这沟通本上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兴趣和困难,特别对于一些胆小、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鼓励用这种形式与教师交流,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可以应用“评语式批改作业法”的方法,对每次上交的科学作业除了批改正确与否之外,教师也可写上激励式的语言,表明教师对此学生的关注。其次,教师还善于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感。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向学生传递对学生

12、的信任、期望、赞许的信息。如给学生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学生感到老师很亲切、是良师益友,从而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科学课。最后,教师要掌握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一方面,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另一方面,对课堂内的偶发事件,教师既要能驾驭自己不动怒,又要控制局面不乱套,在较短的时间内恰如其分地应变处理,否则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紧张。2施以爱心,消除学困生的情感障碍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甚至更低。我们经常发现,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

13、,一段时间后出现好坏相差甚大的分化现象,甚至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超过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究其原因,激励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学困生由于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否定,使他们心理上缺乏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障碍,导致在课堂上纪律涣散、情绪低落。为此,教师尤其应关注学困生,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学习动机和原有知识掌握情况,多沟通、多用鼓励的话语,使他们树立信心;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让其发扬光大,及时鼓励其在学习中的进步;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困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如让他当教师的实验小助手,帮助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播放多媒体,让他上讲台前演示简单的小实验或通过

14、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让他回答,通过这些活动看到自己还有展示的舞台,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在科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还可以应用“以情促教,以情优教”的情感策略法和“目标分解法”进行教学,如“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取得学困生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向学困生提出分解目标学困生有成绩学困生更信任教师又提出新的目标学生又获得成功教师更热爱学生” ,通过这种情感策略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的教学,无疑会取得学困生“情感”的心理认同,消除学困生的偏见,做到双赢教学。因此,教师应给全体学生施以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心理环境,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15、笔者在调查中体会到学生课堂心理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法不科学,学法不正确造成的,因此,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即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就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就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可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优化课堂心理环境。1精练有趣的课堂导入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心理期待。在科学教学中,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内容的多种导课方式,从一句话、一个实验、一个故事、一个生活小常识、一个社会问题、一种常见的现象开始,从衣、食、住、行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开始。让学生从教师的气质、心态和课堂的导言中就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愉悦的心理环境,

16、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2运用合作学习,重视“立体互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注重师生单向交流,讲解过度、知识量过度、时空过度,教师垄断了整堂课的信息源,久而久之,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学生不敢说、不想说、不敢做、不想做,至使课堂缺乏鲜活的灵气。为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性格、成绩和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师生、生生、生本(学生与课本)间的交流,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合作交流中发现自己还有发表见解的天地,从中逐渐消除平时不敢说、不敢想、不敢做的心理障碍,从而激活全体学生的探究体验,构筑了较强探究情感的立体互动的体验场。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按这样的步骤: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在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 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请弱势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提交全班讨论,从中尽力挖掘弱势群体在合作交流中的潜能。因此,通过“立体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