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14530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本文由佩佩辉贡献pdf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学 术 争 鸣NORTHERN ECONOMY对我国石油安全对策的思考张秋菊 (五邑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江门 529020 )摘 要:石 油 是 不 可 再 生 的 战 略 资 源 , 对 于 经 济 的 发 展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随 着 中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 对 石 油 的 需 求 量 越 来 越 大 ,而 中 国 本 身 并 非 产 油 大 国 ,对 国 际 石 油 市 场 的 依 赖 性 很 强 ,因 而

2、 建 立 完 善 的 中 国 石 油 安 全 战 略 对 中 国 未 来 的 发 展 至 关 重 要 。 本 文 通 过 分 析 我 国 目 前 石 油 安 全 战 略 的 不 足 之 处 ,结 合 中 国 石 油 行 业 的 情 况 ,提 出 了 今 后 石 油 发 展 的 长 期 战 略 。 关键词:石油安全 石油储备 石油进口 石油价格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的石油年消费量也在 不断地增加,据中国海关公布数据,中国 2008 年 1-12 月进 口 原 油 17 ,888 万 吨 ,同 比 增 加 9.64% ,对 进 口 原 油 的 依 赖 度达到了历史新高 50% 。 石油安全

3、问题与我国的国计民生 有着密切的联系, 严重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 我国国家安全,保证我国石油安全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石油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资源不足 我国的石油资源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比较缺乏 。 据专家 预 测 , 我 国 石 油 可 采 资源 量 约 100 158 亿 吨 。 截 至 2005 年,我国已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 69.63 亿吨,累计采 出(三)开采国外资源困难 虽然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便开始努力开拓海 外采油领域,但我国的石油公司在国际性海外石油开采项目 方面总体成绩并不突出,且不断受到美国、日本和西方国家 的干扰。 如 2004 年由于日本

4、干扰而搁浅的中俄石油管线建 设,2005 年中海油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失败等。 迄今为止成 功的项目大多是老油田、局势敏感地区的油田,各项风险比 较大;而风险小,利润相对比较优越的项目却难以触及。 (四)未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 截至 2009 年 2 月初, 美国石油战略储备超过 7 亿桶, 商业原油库存达 3.5 亿桶,可以使用 150 天,创了历史新高。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在第二次石油危机 后,也在为着手建立各自的石油储备体系而努力。 而尽管经 历了 2008 年油价大幅度波动的石油危机,现时我国的石油 储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只能满足大概 1 个月的时间,一旦 石油供应中断,中国

5、将陷入严重的能源危机。 (五)石油定价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很少参与国际原油期货交易,而原油的进出口 价格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因此我国 在国际石油定价方面没有发言权,这无疑加大了采购风险。 另外, 按照 2007 年新的定价法, 中国油价将盯住世界主要 产油区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 综合国内炼油行 业平均成本、行业平均利润后, 确定国内成品油零售价。 这 样完全由政府部门宏观控制的石油价格无法反应国内市场 上石油的供需情况,无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005 年广东 地区的油荒就是由于石油行业的市场价格机制失灵所造成, 且行业平均成本和平均利润的确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6、。 二、应对石油危机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石油安全问题的产生具有综合性与多样性 , 因而 应对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正受到能源稀缺的制约, 我们既要着力解决影响当前经济 运行的突出矛 盾 ,更 要 放 眼 长 远 ,建 立 健 全 多 方 面 的 、系 统 性的石油供应保障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 , 维护国家石油安 全,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北方经济 2009 年第 6 期 44.73 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 24.90 亿吨。这就意味着在没有探明储量的重大增加的情况下,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石 油储量将在 20 年内开采耗尽。 相对的,中国石油消费量却不断增

7、长。从 1993 年开始, 我国 成 为 石 油 进 口 国 ,2004 年 进 口 突 破 亿 吨 ,2008 年 我 国 进口原油 17888 万吨,对外依存度达 50% 。 在无重大技术突 破或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 , 中国未来对石油的需 求量还将继续增加, 这将使国内石油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差 距更大,对外依存度更高。 (二)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供应 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的 60% 来自于非洲 、 中东的 5 个国家,对东南亚和中亚的石油进口比例较低 。 2007 年我 国 从 中 东 地 区 进 口 石 油 7880 万 吨 , 占 当 年 进 口 总 量 的38.8% ;从非

8、洲 进 口 石 油 4040 万 吨 ,占 总量 的 19.4 % ,约 占总量的 58.4% 。 而非洲、中东地区正是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动 荡的频发地区,常发生地区冲突与恐怖袭击事件,致使无法 保障长期稳定供油。 另外, 由于中东与非洲地区进口原油大部分采用海上 运输方式,并主要依靠马六甲海峡这一运输路线,而在那里 有美国驻扎的军队,以“反恐”的名义掌握运输要塞。 因此石 油运输安全隐患非常突出,一旦遇上特殊事件发生,正常的 石油运输会受到破坏,人民生活、经济运行乃至国防安全都 会受到重大影响。33NORTHERN ECONOMY NORTHERN ECONOMY学 术 争 鸣作,考虑修 建

9、泛 亚 铁 路 、滇 缅石 油 管 道 ,此 外 还 要 积 极推 进 中哈石油管道 、 中俄石油管道及铁路运输的 修建 进 程 , 缓 解石油运输危机。 (四)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战略在灵活性上显得不够 。 在石 油价格不断上涨或主要产油国局势不稳定时 , 应适当增加 石油储备量,以缓解国内供需不平衡的形势。 因此,必须建 立石油安全预警系统, 根据各方面的情势实时调整石油储 备量。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是耗油大国,增加石油储备量无 疑会增加财政上的困难, 考虑到近年来中国银行储蓄率一 直不断增加,2008 年的家庭储蓄率更是高达 28.8% ,因此可 以成立石油产业发展基金,

10、集合社会闲散资金,为石油产业 发展提供资金。 (五)推进石油价格改革 中国推进石油价格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加快完善我国石 油市场体系,积极推进石油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最终逐 步形成以我国为价格地的石油期货市场 , 可以在更大程度 上规避风险,争取在国际石油定价上的有利地位 。 其次,目 前我国成本油价格定价策略与市场脱轨 , 无法反应市场供 求情况,必须给予石油企业一定的调节价格的权利。 政府部 门应根据国际油价, 结合国内相关情况和政府部门的政策 倾向 (如试图推广节能技术或者控制高耗能产业规模等 ) , 规定一个适当的价格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价格。 这样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石油企业之间

11、的竞争 , 而且可以在政 府宏观控制的同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六)与国外大石油公司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 目前,利用世界石油资源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 从海外购买,另一种是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 但前者成本 较高,后者则会引起许多国家的阻挠和敌视 ,因此必须考虑 第三种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方式, 即引导产油国以其原油 作为资本进行对中国的投资。 例如 2006 年,沙特阿美与中 石化就青岛炼油项目达成协议 , 以向中石化每天供 应 100 万桶原油的方式换取该炼油项目 25% 的股份。 这种方式既 保证了中国企业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来源 , 又可将增加的 资本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有利

12、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另一方 面也可使沙特方获利, 从而有利于保持双方良好的长久合 作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一)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虽然目前我国石油资源的年开采量不足以满足国内消 费量的需要,但立足国内石油资源,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发现 和开采新的石 油 资 源 依 然 是 国 家 石油 安 全 战 略 的 基 础 ,同 时以更科学的方法降低已探明资源的开采难度 , 也是增强 国内石油资源供给的重要措施。 我国已探明的陆上石油资 源大都是勘探开发难度大的油田,石油资源品位低、渗透率 低、丰度低 、产 能 低 和 油 田 规 模小 ,勘 探 、开 发 难 度 较 高 ,因 而成

13、本也较高。 在努力提高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基础之 上,合理增加我国陆上油田的开采量 ,提高油田采收率 , 延 长油田稳产期, 对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系统有非常重大的意 义。 同时,必须把勘探开发的重点转移到海洋。 目前南海、东 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 加大这些 地方的勘探力度, 力争取得重大发现 , 增加新的储量和生 产能力, 逐步实现资源的战略接替 , 可以增加中国石油的 自产能力,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 (二)厉行节约,开发石油替代技术 目前, 我国工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发达国家要 高出许多。 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或措施 , 在各行业尤 其 是高 耗 能

14、 行 业 支 持 节 能 产品 的 推 广 和 使 用 , 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 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 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同时,应适 当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规模。另外,政府部门应该推行多样化能源消费政策。 我国的 天然气资源较丰富,且天然气价格低、热值高,污染轻,大力 开发国内的天然气资源, 降低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 例,不仅可以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还可以减少环境污 染。 除此之外,核能也是一种安全且技术成熟的能源,目前我 国核能利用比例较低,未来应将它作为中国能源发展利用的 重点。 同时,加强对风

15、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能源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也对为今后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依赖性意义重大。 (三)多元化石油进口 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防止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给 国家造成危害,保障石油安全,中国政府应采取石油进口多 元化战略。 首先应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本国公司到 海外自主开发, 如通过参与产油国勘探工作取得油田的开 发权, 签订产量分成协定等,以便拥有更多的石油资源。 同 时鉴于中东地区虽然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 、 石油产量 最高的地区, 但经常发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严重影响 石油的安全供应, 因此中国在积极扩展在中东地区石油来 源的同时 ,还 应 适 当 增 加 其从 亚 洲 、

16、南 美 、非 洲 等 地 的进 口 比例,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避免因中东局势紧张而带 来的被动局面。 另外, 维护进口石油运输安全是进口石油安全的基本 要求。 为了确保在任何国际政治局势下,我国均能保证有较 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必须开辟多元化石油运输路线。 一方 面我国应该推动和参与开凿泰国克拉运河 , 开辟新的水路 运输路线 ;另 一 方面 ,应 该 寻 求 与 日 本 、韩 国 等亚 洲 国 家 合1 夏令孜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确立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8(2) 2 郝瑞彬 21 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对策 J 唐山师范学 院学报,2008 ,30 (1 ) 3 董普等 21 世纪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对策 . 资源与产业, 2008 ,10 (1 ) 4 丁春香 在国际油价上涨背景下我国石油安全问题解析 J 能源与环境,2008 (3) 5 曹新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石油安全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 6 郎一环,王礼茂 国际安全新形势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调整 J 中国能源,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