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81440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区变成“司法所” 干部成为“调解员”人和镇推行大调解模式开辟化解矛盾新途径人和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创新信访稳定工作机制,推行基层干部全员参与的大调解模式,形成了以乡村干部为主力,由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队伍,使管区变成“司法所”,干部成为“调解员”,突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战、独立运行的局限,以真心、诚心、爱心倾力解决新形式下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2008 年以来,这支大调解队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340 多件,全镇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2、”等荣誉称号。一、全面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一、全面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镇党委、政府坚持更新观念抓认识,全镇上下达成了“抓稳定就是抓环境、抓发展、抓和谐”的共识,把信访稳定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把信访稳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为了畅通信访渠道,保证在镇政府随访随接,坚持实行领导干部周六接访制度,要求领导干部的信访接待日岗位在信访办、工作在信访办,切实做到来了接、接了就办,能当场答复的,立即解决;需要职能部门解决的,当天就召开协调会议,限期解决。同时,根据行政村分布2的区域划分若干“管区”,由领导干部直接分包信访稳定工作,与镇党委、政府鉴订

3、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现在管区干部自觉把辖区内信访稳定工作当作份内事,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在各个管区书记的办公室内,经常会看到镇政府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促膝长谈的场景,使大量的矛盾得到了及时化解,在已解决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中,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直接调解解决的已占 80%以上。二、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二、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针对镇司法所人员少、力量弱,土管所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在整合司法、土管、信访等部门力量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乡村干部全员参与大调解,使很多积案、难案和涉法涉诉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2008 年 7 月,秋树营村两户邻居赵国顺和赵华中,因宅基地纠

4、纷造成反目为仇,打架斗殴,镇派出所接到报案后,除了对当事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外,及时把案情向镇党委、政府作了认真汇报。原来,赵国顺的房屋位于赵华中西侧,赵国顺的的出路在赵华中的院墙外,由于该院墙建造时没有经赵国顺同意,使赵国顺的出路胡同东西两头宽不相等,相差 10 公分左右,为此,赵国顺强烈要求赵华中拆除院墙,造成了两家积怨,经常打架斗殴,矛盾激化。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由人大主席潘正峰、副镇长梁波、武装部长王炎组成的包案领导组,带领管区干部到现场调查情况。经了解,双方因均无土地使用证,取证十分困难,很难认定两家宅院的边界,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双方进行耐心调解,实行

5、西让35 公分、东进 5 公分的折中方案,取直了该胡同,拆迁费由赵国顺负担,双方最终达成了对赵华中的院墙进行重新调整的协议,使一起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的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目前,人和镇建立起了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各管区建立起大调解工作队,各行政村建立起矛盾纠纷调处室,再加上各村民事纠纷调解员,四级调解网络使人和镇的调解工作形成统一有序的调解体系,不但工作层次清晰,网络覆盖面大,而且责任落实到位,实现了工作局面、调解手段、工作职能的三大转变。三、调动乡村干部全员参与大调解三、调动乡村干部全员参与大调解乡村干部生活工作在群众中间,对群众了解较深,在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中具有很大优势。如何动员调动乡村

6、两级干部全员参与大调解的积极性,就成为促进农村信访稳定工作的关键。为此,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我为谁当干部?当干部为了谁?”的大讨论,认真解决干部作风不实、宗旨观念不强的问题。在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同时,制定了乡镇干部职责、 信访工作考核办法、 乡镇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了乡村干部参与大调解的长效机制。2008 年 9 月,人东村一女中学生向副镇长陈永奎反映,她家因与邻居发生矛盾纠纷经常吵架,使她感到很痛苦,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请求领导尽快解决她所反映的问题。陈镇长读完这封信,深感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带着管区干部到她家了解情况。经查,她家屋后孙浩得家栽有一棵榆树,刮风

7、时经常扫到她家房上的瓦,使她的父母很不满意,女学生反映的问题属实。另一方面女中学生的父亲杨振友也曾经4在孙浩得的出路上栽树,致使孙浩得也不满意,双方互不相让,多次打官司到法院,也没有得到解决。陈镇长经过耐心开导,劝双方各让一步,同时要求把各自的树木刨掉,从而使矛盾得到了化解。由乡村两级干部出面调解的矛盾,以土地纠纷案件居多,由于有了这样的机制,一些长期得不到化解的积案、难案,大多经过调解得到了解决。群众满意地说,管区变成了“司法所”,干部成了“调解员”。四、完善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四、完善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为保证矛盾源头的对接处置及时到位,人和镇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干部提前介入、突发事件预警、部门

8、联调联动等工作机制,提高了社会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的结案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在这种机制下,不论是科级干部或是一般人员,也不论是职能站所或是管区干部,在发现矛盾纠纷或首次接待群众诉求时,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能,及时引导、告知、安排当事人与负责解决问题的部门对接,使解决问题的部门横向、纵向都有连接点,防止群众出现问题无人管、无人解决,从一些程度上避免了个访和集体上访的现象。该镇内西村上访户单启兰,2003 年因其儿子与本村邻居发生宅基地纠纷,被打致死后,犯罪嫌疑人潜逃,她多次到上级公安机关反映,要求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对这一案件,镇党委、政府主动与县公安局沟通,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 700

9、0 多元作为办案经费,经过公安机关艰苦的抓捕,终于在广东某地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县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审理。法院认为,犯罪嫌疑人是过失杀人,不能定罪死刑立即执行,而5单启兰却认为自己儿子被杀觉得冤屈,最近又上诉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坚决要求枪决犯罪嫌疑人,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上访告状。针对这一严重情况,该镇管区干部和村支部书记并没有简单地把事情推向法院,而是与法院共同商讨对策,镇长李启芳、派出所长郑子中多次到单启兰家中和市、县法院,面对面做她的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法律角度开导她,最终说服了她,使她中止了对法院的纠缠,打消了上访告状的念头。接着,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县中级人民法院的原判,维护了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去年 7 月份,该镇虎西村发生了一起村民触电身亡事件,死者家属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条件过高,意欲停尸闹访,有事态扩大的倾向。为此,该镇紧急启动了人和镇突发性事件预案,由镇政府、派出所组成联合工作组,提前进驻了虎西村,镇党委书记孙德清坐镇指挥,镇人大主任潘正峰连续十多天奔波在虎西村、电业局、安检局之间,一方面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置办法,一方面稳定死者家属的情绪,经过调解,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避免了一场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