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081439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揭秘神秘职业规划行业。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职场感悟(揭秘神秘职业规划行业。 。 。爆强,必看)。爆强,必看)在咨询公司做职业规划几年间,有幸有这样的机会与数以千计的各个层面的职场人士 做职业发展辅导,其中最让我感到遗憾的一个现象就是太多人有着非常好的素质,太多的 名校的毕业生,因为不懂得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在工作510年后,换了几家工作,依然拿 着微薄的薪水,居然薪资没有突破4000RMB,依旧没有结束低薪长跑,为了一份好一点的工 作而奔波。他们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成长晋升的机会。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只要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坚持自己,就能够在职业发展上走得

2、更从容。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将海阔天空,一马平川。在我们接触这么多职场人士,他们大多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最初的时候不知道自己 应该在哪个领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她们有太多的人选择了 行政工作,几年过去了,稀里糊涂的换了几家公司,回过头来才发现,多种多样的工作经 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沉甸甸的收获,反而造成了自己缺乏专长、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 很难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依旧杯水车薪,根据智诺信数据中心统计,4月份我们为一 家外企招聘一名行政主管,两周内收到1200份简历,有这么多人竞争一个岗位。这说明了 一个什么问题?有的人起点并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么好得不得了的专业,甚至

3、这里边还有大专和中专毕业的人,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确的职业发展之路,几年之后他们在职场上的价值超过了很多当初起点比他们高的人。我接触的一个财务总监专科学历。但在十多年德财务生涯中,从出纳、会计、主管会计到财务经理,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不少和他同龄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还没有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认识不少拿着高薪的人士,他们中不乏低学历的人才,只是因为在一个领域里辛勤耕耘而成为这个领域的专精之士,从而能够获得和他们价值相匹配的薪酬。各种职场现象还有很多。有的人进了国有企业,进了政府机关,没有得到太大发展,一直非常矛盾,想离开又不愿失去既得利益,转换成本越来越大,勉强得来一官半职,也很是没意思。始终处在

4、矛盾当中,年轻人的激情在无聊的事务中慢慢消磨。也有的人盲目的相信考证和考研,希望借助证书增加自己在职场的砝码;有人成功了,为数不少的人却越读越穷,所获得的薪酬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如果把考证和考研比作投资的话,至少是投资收益率不高。我就亲自面试过不少 MBA,至少我是觉得他们没有获得和他们的投资相匹配的回报。考证和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或许他们到现在自己都不清楚。我们身边总有这种从一工作就抱怨不断却委曲求全的人存在,他们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的职业做过规划,等有了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之后就“适可而止” ,任由无聊和无奈一天天侵蚀自己日渐衰老的心。到变成温水青蛙以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

5、样的人在职场已经见到太多了,等待他们的将是难以下咽的孟婆汤。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有太多的人不了解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认真的考虑到底要什么?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选择对两件事,一是找对单位、找对老板、找对上司;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选择对两件事,一是找对单位、找对老板、找对上司;第二件事就是找对妻子或丈夫。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太阳升起时我们与上司共事,当日落第二件事就是找对妻子或丈夫。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太阳升起时我们与上司共事,当日落西下时我们与自己的爱人相拥。西下时我们与自己的爱人相拥。第 2 页 共 9 页其实一生来

6、讲失败的人和成功的人努力差不多,我甚至发现很多在职业发展上并不顺利的人非常努力,反而一些人顺风顺水,仿佛很轻易的就得到了别人眼中的成功。成功的人努力几年就很轻松了,顶多智力上开发的多一些;而失败的人也很努力,因为一旦他不努力就没有饭吃。正确的选择是如此重要,然而你会发现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竟然会非常草率。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衣服上的心思要少的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的未来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我们相当多的人的意识还是停留在父母那辈子的只要给个工作坐下来就行,但是在职业规划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很完善的体系,在美国每3000

7、人就有一个职业规划师。从小到大大约要经过30多次职业咨询。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他们之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选择。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很迷惑。所以我们要认真选择,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那片土地适合你生长,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你发展。和企业发展是一个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没有选择对明确地方向以前,单纯的谈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甚至有时等待优于行动。在这个世界

8、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你要记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你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你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你今天的现状是你几年前选择的结果,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你几年后的职业状况.如果方向错误,越大的努力,反而会让你离成功越远,所以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而是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海龟海龟”怎甘为怎甘为“海带海带” 妙走三招变新贵妙走三招变新贵“海龟”变“海带”这样的说法早已是屡见不鲜,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出去“镀金” ,本指望回来一能够提高身价,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二也想让自己所学学以致用,将自己的所学真正的

9、用到实处,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想法固然很好,但是真正有多少“海龟”达成了这两个目的呢。据中国首家职业顾问研习机构智诺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研中心的数 据显示:高达72%的”海龟”了认识到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镀金”并不如自己所愿能够身价倍增,有些人甚至还不如未达到“镀金”前的工作境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海龟”要如何才能避免成为海带的命运而成为职场新贵呢?以下的案例会给我们最真实的解答案例重现:7个月前,Steven 捧着新西兰某大学 MBA 学位回国,来到北京求职。他学业优秀,出国前也曾有过2年的外企工作经验,自认为具有职业竞争力。Steven 向往的工作是管理咨询公司,或者到好一

10、点的公司去做管理。Steven 在心里给自己订了找工作的“三不原则”:非跨国公司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上班地点非市区不去。然而,7个月来他向心仪的十几家管理咨询公司、顾问公司、外企投递了简历,却大都石沉大海,回复寥寥。仅有的几次面试中,HR 对 Steven“新西兰 MBA”根本不在意,甚至有的还有些轻蔑和质疑, “你做过管理么?” , “管过几个人?” ;有些公司虽然乐意接受 Steven,欢迎他第 3 页 共 9 页“来试试” ,可开出的薪金远远没能达到 Steven 的期望值,况且公司规模也不大,Steven本来也就看不上。陷入“海待”状态的 Steven 很有些想不通:自己付出大

11、把金钱和巨大心血才拿到的MBA 学位,为何回国后找份工作却这样难。当初出国时,MBA 在国内很热门,Steven 辞掉工作拿出积蓄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金字招牌”后可以比较快地提升自己的层次,回国后在职位和薪资上都可以上个台阶。可现在,为什么竟出现这样的情况? 带着疑惑,steven 走进了智诺信。智诺信职业顾问分析:心态和定位偏差导致“海待”Steven 们之所以不受国内企业欢迎成了“海待”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分析“海待”群体,眼下像 Steven 这样的 MBA“海归”成“海待”的确不在少数。一些原本在国内就没有做过管理工作,只是为了到国外去”镀金”的“小海归”之所以选择读

12、MBA,是因为 MBA 相对于化学、物理、计算机、会计等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专业来说,申请和准备都相对比较容易,加上国外不少高校都在国内大力推广 MBA 课程,很多人因此选择了 MBA。本来 MBA 是国内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但现在,有人称MBA 是“两条腿走路”的书柜一肚子学问但到了实践中很多想法不是行不通就是脱离实际,含金量遭到质疑。同时,这些海归不管留学前的专业是什么,也不管出国前的行业、工作经历是什么,在国外镀了一层金回国后,择业目标却都锁定在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的管理职位,希望从此迈入中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行列。然而,现在企业包括跨国公司用人理念越来越务实,管理职位尤其强调

13、实战经验,行不行一切用业绩说话,很多企业感觉 MBA“太泛了,没有专长” ,很多人对行业也缺乏了解,对国内的市场情况也所知甚少,MBA 学位好比是“空中楼阁” ,找不到具体的行业和职位为基础, “Steven 们”自然就不受青睐。所以说,心态和定位双方面的偏差导致了一些 MBA 海归成了“海待” 。智诺信职业顾问杨挺伟建议:“软着陆”构建个人核心竞争力智诺信专家团队建议像 Steven 这样的留学回国人员,尽快结束“海待”状态的关键是要“软着陆” ,梳理个人职业竞争力,并调整定位,告别“万金油”状态。方案一:“嫁接”出国前后职业资本,寻找专业依托如果说 MBA 给企业的感觉是“太泛了,没有专长

14、” ,那么,如果能把出国前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与 MBA 资历相结合,将出国前后的职业资本结合,将有利于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就拿 Steven 来说,他出国前在国内大学读的是国际贸易,此后又在外贸公司工作了两年,在外贸行当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度和资历,虽然因出国留学而中断了发展,但原先积累的职业资本并未失去,有了 MBA 学位后,继续在外贸行业或相关行业谋求发展不失为一个相对便捷的发展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出国前后的职业经历连贯起来,较容易得到用人方的认可,也使得原本“空中楼阁”的 MBA 资历找到了专业和行业的依托。同时,在职位选择上,相信凭借原先的资历加上 MBA 学位,能够尝试应聘中层的管

15、理职位。第 4 页 共 9 页方案二:放低身价,转向国内企业或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想进跨国公司或管理咨询公司也并非没有机会,但如果是经过了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寻觅后仍然得不到机会,那就表明定位和择业目标可能有些问题。这个时候,转向国内企业或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是明智的选择。海归应多留心经济信息,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或新成立分支公司的情况,多关注国内企业的发展状况,多关心新兴的、或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公司,而不是那些非常知名、在管理方面已比较成熟且定了型的公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他们看重的是海归的外语能力和海外经历,能够帮助企业打开视野,协助他们走出国门;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在人才的储备上相对比较有

16、限,机会也就比较多。当然,这样的“转向”通常意味着要放低身价,调低薪水期望值。这是因为相比高知名度的跨国公司来说,很多国内企业的薪资水准和各种福利还是会低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同样也是如此。方案三:破釜沉舟,先干起来再说对于那些在出国前根本没有工作经验,或是工作经验十分有限的 MBA 海归来说,其MBA 学位就是典型的“空中楼阁”了,很少有企业会冒险给他们一个管理职位或重要的职位去做,这个时候,最坏的打算但同时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案,是先干起来再说。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行业里寻找可能的工作机会,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职场,在这个过程中再慢慢思考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将来要走的路会看得更清楚。等到你在某个行业里做出了业绩,或者是建立了自己的专长,这个时候再考虑职业提升的时候,海归 MBA 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综评:出国前做好职业规划是解决问题最佳方案智诺信职业顾问、职业规划师杨挺伟指出,Steven 的案例值得反思,就像他一样,很多人出国留学的专业选择并非根据个人职业规划,而是“哪个容易学哪个” 。近两年出国学金融、经济、管理、MBA 的比例相当高,就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