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导流能力实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81285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裂缝导流能力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实验日期: 2011.11.212011.11.21 成绩:成绩:班级:班级: 石工石工 11-1211-12 班班学号:学号:1102158011021580 姓名:姓名: 李云浩李云浩 教师:教师: 战永平战永平 同组者: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了解岩石被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随闭合压力变化的关系、以及在相同闭合 压力条件下铺有不同层数的支撑剂的裂缝导流能力的差异; 2、分析说明达西公式与二项式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不同的原因; 3、熟悉压力试验机的操作及实验流程。 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裂缝的渗透率可由气体

2、渗流的流量来反映,测量气体在不同入口和出口压力 下的流量后,可通过气体径向渗流的达西公式来确定裂缝的导流能力。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仪器:NYL200D型压力试验机或NYL2000D型压力试验机,空气压缩机 供气源,定值器气源开关,精密压力表,浮子流量计,岩心(钢板)模, 游标卡尺,放大镜。 2、材料:不同产地的压裂砂、陶粒。 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 1、在附表1中记录使用的砂子产地、粒径、名称及某温度下的气体粘度; 2、用游标卡尺量出岩心模的外径ro及孔眼的内径re记录附表1中,用作计算 岩心模面积; 3、称一定重量的支撑剂均匀地铺在缠有铜网的岩心面上,要

3、保持单层。按下 式计算出支撑剂的浓度: 将此浓度值记入表1中。 4、将上岩心片(孔眼向下)放于下岩心片的上方,然后上下岩心片放在试验 机下承压板中心位置。 5、认真记录试验机载荷刻度盘上读出加载值。 (二)岩心加压法 1、岩心放在下承压板上,用手旋转螺杆将上承压板合并,压住岩心模型,准 备加载。 2、旋紧回油阀,按绿钮开机器,用送油阀慢慢加压,通过控制送油阀开启程 度控制加压速度,当主动指针(黑针)转到1.5吨(或1KN)时,将送油阀放慢关 闭维持此点上,将定值器打开使气体进入浮子流量计中,同时浮子上升,调节 定值器旋钮,使浮子指示到流量计刻度的最高度值。 3、送油阀继续开动,当指针加到所规定

4、的吨数时,保持指针示数不变。同时 读出流量数Q和对应的压力P(精密压力表示数),记录在附表3中。 4、需要载荷分别依次加到 30KN 50KN (70KN) 100KN (120KN) 150KN (180KN) 200KN 250KN 300KN 读出相应的P,Q值,用达西公式计算。 注意:在测点7、12、18吨(或70、120、180KN)处,保持载荷不变,改变 P(调定值器阀),读出 Q, 每测点共记5组数据于表2中,用于二项式公式计算。5、实验结束后,关送油阀,按红钮关电源,慢慢打开回油阀卸载,将岩心取 出,观察支撑剂破碎情况。 6、双层支撑剂测定:将重量为岩心上铺设单层时支撑剂重量二

5、倍浓度分量的 支撑剂铺于岩心表面,依次按步骤(二)进行操作,测出不同载荷下的P及Q值 记入表3、表2中。 五、实验结果计算五、实验结果计算(1)实测数据 表 1 基本参数 支撑剂浓度(g/cm2)支撑剂岩心外半径 ro(cm)岩心孔眼半径 re(cm)岩心面积 (cm2)单层双层空气粘度 (mPas)目数产地 4.5000.50062.8320.3180.6370.01718920,40胜利油田表 2 变载荷下的流量与压力关系数据单层双层载荷 (kN)入口压力 (MPa)出口压力 (MPa)浮子流量 (m3/h)入口压力 (MPa)出口压力 (MPa)浮子流量 (m3/h) 500.08600

6、.920.09000.921000.08600.920.09000.92 1200.08600.920.09000.92 1500.08600.920.09000.92 2000.08600.920.09000.92 2500.08600.920.09000.92(2)数据计算 计算闭合压力(以 30kN 载荷为例)2 2/20.81832.62*8 . 950000cmkgcmkgP)(辅有支撑剂的岩心面积)加压载荷(闭同理可以求出其他测点的闭合压力,如下表 3 所示 用达西公式计算裂缝导流能力 KfW(以 30kN 载荷单层支撑剂为例)cmmoPiPerornPQWfK 2810. 110

7、135. 0212101. 02187. 0500. 0500. 4ln10135. 01 2101. 0187. 0017189. 0360061092. 022ln 同理可求出其他测点的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如表 3。表 3 不同载荷下的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KfW(m2cm)载荷(kN)P 闭(kg/cm2) 单层双层 5081.201311691.8101.692 100162.40262341.8101.692 120194.88314811.8101.692 150243.60393511.8101.692 200324.80524681.8101.692 250406.0065

8、5851.8101.692图一 闭合压力和导流能力的曲线由图一看出,在一定范围之内,岩石被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不随闭合压力变 化而变化。用二项式公式计算裂缝导流能力载荷为 120kN 表 4 定载荷下的流量与压力关系数据 单层双层载荷 (kN)入口压力 (MPa)出口压力 (MPa)浮子流量 (m3/h)入口压力 (MPa)出口压力 (MPa)浮子流量 (m3/h) 0.08600.920.0900.92 0.07200.840.07400.84 0.06000.760.06000.76 0.04600.680.04800.681200.02400.600.03600.60 表 5 120kN

9、载荷下(Pi2-Po2)/Q 及 Q 的值 单层双层(Pi2-Po2)/Q(MPa2s/cm3)Q(cm3/s)(Pi2-Po2)/Q(MPa2s/cm3)Q(cm3/s)0.0000969255.55560.000102835255.5556 0.0000845233.33330.0000875233.3333 0.0000745211.11110.0000745211.1111 0.0000604188.88890.0000635188.8889 0.0000325166.66670.0000514166.6667,以(Pi2-Po2)/Q 为纵坐标,以 Q 为横坐标,作直线如BQAQPP

10、oi22下图所示:图二 与 Q 关系曲线22 ioPP Q由图可知:单层 A=0.00004,双层 A=0.00008 则有裂缝在 120kN 载荷下,导流能力为:单层支撑剂cmmrr AWKeo f226.944500.0500.4ln00004.0017189.0ln双层支撑剂cmmrr AWKeo f210.472500.0500.4ln00008.0017189.0ln六、注意事项六、注意事项(1)不要触摸在压力试验机下的岩心室; (2)开动压力试验机前,一定要检查回油阀是否处在关闭状态; (3)观察的浮子流量计应读取测量时间内的平均值; (4)要保证岩心室处在压力试验机下承压板的中心

11、位置; (5)出现意外情况时先关闭电源。七、思考与讨论七、思考与讨论画出实验流程图。 答: 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模型的内外半径-用电子天平称量 20 克支撑 剂-将支撑剂均匀的铺在岩心摸上,盖好后放在承压板中心-打开进气阀 并且加压,记录各压力下的数据-测量完毕,关闭仪器,换 40 克支撑剂,重 复实验步骤-实验完毕,关闭实验仪器并整理。 运用达西公式算出导流能力并画出导流能力与闭合压力的关系曲线; 答:计算结果和曲线见表 3 和图一. 达西公式的使用条件; 答:达西公式适用于流速较低即气体流量不大流动形态属于层流时的情况 下,此时流体以粘滞力为主。对于气测渗透率由于气体的膨胀和滑脱效应要对 达

12、西公式进行校正。写出运用达西公式和二项式公式计算在 120KN 时铺单层砂、铺双层砂的计 算过程 答:达西公式 载荷为 120kN 时导流能力计算如下 铺单层砂:(以第一组数据为例)cmmoPiPerornPQWfK 2810.110135.0212101.02187.0500.0500.4ln10135.01 2101.0187.0017189.0360061092.022ln 铺双层砂:cmmoPiPerornPQWfK 2810.110135.0212101.02187.0500.0500.4ln10135.01 2101.0187.0017189.0360061092.022ln 二项式公式计算:,BQAQPPoi22以(Pi2-Po2)/Q 为纵坐标,以 Q 为横坐标,作直线。 数据计算结果及图表处理见表 5 及图二.施加压力前后变化施加压力前后变化 因为所施加压力小于破裂压力,所以支撑颗粒未见破裂单层施加压力前单层施加压力后双层施加压力前双层施加压力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