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811710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贡献- 新媒体的创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媒体的创新新媒体的创新摘要:新媒体的创新出炉日益繁多,无论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仿佛让人进入广袤的丛林而无所适丛。本文通过了解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新媒体的 从形式、技术、传播渠道到受众等方面的特征,结合个体案例引领大家来认清传统媒体如 何应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把握传媒业特别是广播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方向。关键词; 变革,融合,互动性正文:引言:新媒体营销1、广播积极应对应对新媒体的发展,实现广播媒体的创新变革 2、认清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3、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增强竞争力。4、积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与新媒体融合,形成新的传播及商业

2、模 式。5、积极拓展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式。在创新中融合,又在融合中创新。6、打造广播独特品牌竞争力,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效率竞争中,不断变革创新发展。7、新媒体视角下 广播新闻采编的变化8、新媒体视角下广播新闻播报的变化9、新媒体视角下广播新闻评论上的变化,10、1、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11、新媒体传播的分众化12、新媒体营销的精准化13、新媒体服务的个性化14、新媒体市场的国际化目前,有些传统媒体创办网站,手机报等,并在内容上与新媒体开展合作,例如上海文广 的电视制作方就为旗下的手机电视公司专门量身定做了一套 90 集手机短片,取得了不错的 效果。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都在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以增

3、强竞争力,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 时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观察” 。 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等。传统媒体还通过增强互动的方式吸引读者观众和听众。例如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栏目 聘请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和中医学博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中医理论,同时推出类似现 场互动,教你一招等观众参与环节, 扬子晚报推出的“理财节” , “一同去见巴菲特”等 与读者互动的活动。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出路,就是积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与新媒体融 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应用互联网技术,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开通专业网站, 就是拓展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式。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效率竞争中,中国传媒业正

4、在 创新中融合,又在融合中创新。传统媒体,不会因新媒体的出现而消亡,实践证明,这些 年中国传统媒体还是处于不断变革创新的发展中。所以,当前广播以及广播新闻栏目同网络等新媒体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要优势,也同样是 在于他的内容资源的丰富性与权威性,到目前为止,短期内新媒体在这一方面显然还无法 与传 统媒体相抗衡,因此广播新闻栏目在同新媒体的不断互动中,在保留自身媒介特性上 还是有很大的主动权和独立性的。这是现阶段类似广播等传统媒体同新媒体竞争的主要优 势所在。那么,当前新媒体在形式、技术、传播方式,受众等方面又有哪些特征值得广播等传统媒 体注意并借鉴的?我们再来看一下。纵观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新媒体

5、,就其形式、传播、营销及服务等特性分析,新媒体所 具备的共性有如下特点:1、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新媒体的辐射影响,已经几乎涵盖了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的所有环节,其形式众多,有手机 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宽带电视 IPTV、动画、网络游戏、博客、户外新媒体等等。 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广告人的创意开发,新媒体产品形式还将层出不穷地不断发展。2、新媒体传播的分众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经 济发展导致信息的极度膨胀,传播形式已经从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转向新媒体的“分 众传播” 。分众化传播。3、新媒体营销的精准化新媒体传播受众的“分众化” ,目的

6、是营销上的“精准化” 。每一种新媒体,都有新媒体其 本身特征,其中就包括其特有的受众群体,只要营销的目标受众与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想匹 配时,就能实现真正的营销精准化。4、新媒体服务的个性化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它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 信息需求,也可以为受众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服务,实现新媒体服务的个性化。如触动传 媒、移动联播等,能向受众提供游戏、故事、图片、资讯乃至搜索、下载等互动功能支持, 充分显示新媒体服务的个性化和亲和力。5、新媒体市场的国际化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传媒市场的政策放开以及跨国传媒业 的运营实施,已使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

7、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当前所出现的几种新媒体他们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鲜 明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对此,我国广大的传统媒体对此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十分大胆的探索, 一下,我来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新闻栏目, 晚高峰苏阳秀来具体看一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内广播电台的领军媒体,他的发展走向直接反应了目前我国广播 事业的未来趋势。基于目前接受广播这种信息接收方式的受众群体的不断窄化和萎缩,广 播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电视的强烈冲击,也面临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更大的挑战。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充分认识到了广播的传播优势与劣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近期

8、推出的新栏 目中,大胆地将广播栏目和网络有机结合起来。由此诞生了以央广新闻晚高峰苏阳秀 为代表的全新广播栏目样式。1.节目样式新颖独特 这是该栏目最为突出的特点。相比于以往我们所见到的广播栏目和听 众通过热线电话的沟通方式。 晚高峰苏阳秀则独辟蹊径,结合了时下最为流行的微博的 方式与广大听众,甚至是和广大网友进行线上交流,广播传播和网络传播的优势相经合, 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尝试。2.栏目内容广泛快捷 每一期栏目主持人都会帮助广大听众和网友梳理过去的一天所发生的 新闻要点,并在广播和新浪微薄上发布一个或多个热点话题以供人们讨论。而这些话题所 涵盖的内容及其广泛。几乎

9、涵盖了国计民生的各种的领域。大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局 势,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而且基本上能够达到第一时间在广播和网络上发布最新的新 闻信息,第一时间交由广大受众讨论。具有很好的时效性。3.受众交流即时活跃 晚高峰苏阳秀得益于微博的高度即时性和随意性, 相比于过去仅仅依靠拨打热线电话的方式表达自己观点,微薄上听众只需要一些只言片语 就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受过多的客观因素的限制。这样既能保证了受众同媒体 进行沟通的高度交互性,甚至也实现了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这种优势是其他方式所不 能比拟的。4.新闻点评的权威深刻 作为一档时政类栏目,新闻评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节目整体的 水准。 晚

10、高峰苏阳秀结合每一期的热点话题,相应邀请或连线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 行相对权威的点评。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通过微博实现广大听众学者的线上交流,从而打 造了具有足够广度和深度的交流平台。5.主持人语言清新随和 一档广播栏目成功与否内容自然是关键,但是主持人的语言等播音 风格是否有“人缘”无疑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得益于章苏阳等主持人清新随和的语 言风格,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听众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主持人能够准确的从新闻话题中提取出精华并加以言简意赅的点评。有中国新闻广播第一品牌之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 2009 年 12 月 26 日开始, 每天 16 时 30 分至 18 时

11、30 分的城市晚高峰时间,推出央广新闻晚高峰 ,与 18 时 30 分播出的全国新闻联播形成晚间高峰收听精品节目。2 个半小时的节目依托中央部委、 央企权威信息发布,遍布全球的新闻来源站点,海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专门为晚高峰时 段流动人群提供丰富密集的资源、贴近平实的信息、通俗有用的解读。作为中国之声央 广新闻晚高峰节目中的一个重要桥段。 晚高峰苏阳秀圆满地扮演了其衔接的角色。 保证了整个新闻播报时段的整体连贯性。保证了新闻的从播报到点评的全面加速,提高评 论的高度,极大地加强了同广大受众,特别是同网络主力军年轻听众的交流与互动。除以上之外,我们从晚高峰苏阳秀这一栏目中亦可以感觉得到,像广播这

12、样的传统新 闻媒体面对新媒体浪潮,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即时通讯,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媒 体形式的出现所表现出来的广播新闻采编,播报与评论的巨大变化。据此,我将就这三点 变化做简要分析。一.新媒体视角下 广播新闻采编的变化对广播新闻采访方面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两块,第一,由于广播新闻栏目与微薄等新媒体的 高度互动,网络,不但可以为广播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而且还方便于记者适时进行相关资 料采集,线上采访并并随时受到广大网友的监督,除此之外,就目前的大众传播时代而言, 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特别是新的类似于手机,苹果 iPhone 等等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移动信息接受和处理设

13、备和平台的广泛使用,更为受众获取 和传播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毕竟广大网友最关心的,恰恰也是新闻的所在。 还有,由于网络传播的相对隐匿性,往往也能获取到一些现实中很难获取到的信息和线索, 同时可有效地保护了被采访对象。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非人格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的网上消息, 怎样甄别消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又怎么保证媒体不陷入受群体意见绑架的困扰呢?二。新媒体视角下广播新闻播报的变化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信息发布平台选择的日益多样化,同一条消息,我可以分别同时发布在 广播,网络平台,手机等等多个渠道上,每一个渠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是不一样的, 所获取的媒介影响也是不一样

14、的,他们可以相互补充,实现更大空间的信息覆盖。三,新媒体视角下广播新闻评论上的变化, 我们知道,广播评论无论是本台点评,本台短评,还是编后语,都同样要求广播评论要短 小精悍,言之有物,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形式活泼,灵活多样。而这种语境则又恰恰契 合了网络语言的的语境的特点。例如微博上的语言往往就是三言两语,但却言简意赅。活 泼生动。这其实就给广播进军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还有,过去新闻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新闻的评论者,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和站在受传者的角度 看待问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新媒体所强化的大众传播时代,新闻的评论者同样可以是 新闻的真实旁观者,甚至是新闻的当事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予了这些人更大的话语权。总结正如上文中所述,随着类似 iphone 这样的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但是,在给予人们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冷静地思考,即面对新旧媒体不断融合的的趋 势我们也会担忧:长此以往,类似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会不会在今后的流变中最终蜕变为 单纯的信息的编辑者?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但我基本还是相信这一观点, 。那就是,与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和最终消亡要看他能适应和符合媒介 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规律。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2011 年第二期 53 页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