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08229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的思考许志强 吉日莫铁 周虹(四川西昌学院图书馆 615022)摘要:文章首先论述国内外情报学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然后,论述情报学进化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关键词:情报学 理论创新 学科体系 重组分类号:G3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theory innovation and discipline system reorganization ponderXu Zhiqiang jirimotie Zhou HongAbstr

2、act: The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n, elabor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 evolution fundamental research. Based on this, elabor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 theory building construction.Key word: Informa

3、tion science theory innovation discipline system reorganizationCategory number: G3一、国内外情报学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一)现状述评1、中国大陆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如果从 1945 年布什发表著名论文“诚若所思“(As we may thinks) 算起,情报学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情报学研究既有成绩又有失误,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马鞍型。1980 年,洪传科以科技情报为研究基点,提出了“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分类体系。1987 年,华勋基以情报交流为研究基点,提出了“理论-应用-技术“层次型体

4、系。刘植惠以知识有序化为研究基点,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体系。1988 年,卢绍君将情报置于人类知识当中,提出了“表层-中层-深层“体系。卢太宏以情报过程为研究起点,建立了“SCU“规范,文岳雄以情报过程为研究,提出了“情报流螺旋环“型体系。刘东维以分层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三维空间结构“。马费诚 以 IRM 及 KM 范式为研究基点,提出了情报学发展模式研究 (3BTQ012) ,李国秋以整合 Infomation 和IntellIgencer 研究起点,实现情报学可持续发展,刘春茂 的以基于 web2.0 网络环境,提出了情报学核心内容构架的研究。 .在情报学这片处女地上不仅已经开出了璀璨

5、的理论花朵,而且结出了应用的硕果。 同时,大陆情报学者还丰富和发展了国外情报学的有关理论:刘植惠建立的“宏观-中观-微观“体系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米哈依洛夫的理论体系,将交流与知识巧妙地融合起来;文岳雄提出的“情报流螺旋环“在某些方面发展了米哈依洛夫的科学交流模式与兰卡斯特的情报特循环圈理论,从而建筑起情报学的理论硬核与保护带;卢太宏建立的“SCU“规范,尤其是它的前沿 U规范,实质上是认识和研究情报学的一种总体性学术观点,也代表了一种方法。梁战平研究员 “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发展趋势“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年 2 期) ,该文在理论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提出了情报学十大基本原理:即相关性

6、原理、离散分布性原理、有序化原理、转化原理、小世界原理、对数透视原理、重组原理、隐藏原理、可视化原理、最小努力化原理 。2.国外情报学学派理论研究情报学是一门历史十分短暂的新兴跨专业学科,其真正发展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情报学学者张新华同志对情报学学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将情报学学派划分为以下六大学派:() 古典信息理论派,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香农与维弗。(2)社会传播派,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萨拉塞维克、哥夫曼、维克里等。(3)智能过程派,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勃拉特、霍肖夫斯基、马萨、法拉丹、戴彭斯等。(4)属性结构派,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克斯、贝尔金等。(5)情报决策派,该派代表人物

7、是美国俄亥州立大学的约维茨。(6)系统理论派,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兰洛依斯、列哥梅尼德斯、斯特朗、布莱克等。目前,已有的情报学理论体系还只是一种学说,它们或没有最终演生成体系,或无人响应、加盟或未能与其它学派形成有声势的对话。这种多元化的理论格局只是初级的,缺乏后劲。人们迄今塑造的情报学仍岌岌可危,其理论体系仍然显得十分散乱,理论基础仍然不坚实,理论本身仍然很缺乏力度。笔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研究“(咨讯传播与图书馆学 台湾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系 2002.7,此文获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图书情报工作会议征文唯一的一篇一等奖)和“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情报科学 2008.10)

8、都试图为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添专加瓦。“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研究“指出,多元进化是情报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该文不仅论述了情报学多元化标志的学派理论,而且详细论述了作为情报学进化标志的情报学遗传与变异理论。总之,目前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尚存在理论探索不深,基础资料不足,缺乏统一领导,囿于传统的经验与方法等不足之处。因此,对情报学的研究急需改进,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以实现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二)研究意义情报学是一门以人类的情报活动和社会的情报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情报的产生、表述、组织、传播和使用等智能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原理和普遍规律的科学。此研究,不仅能揭示情报学多

9、元进化的基本规律、绘制情报学多元进化图、有效构建情报学理论大厦,以实现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而且有助于我们把握知识(情报)的生产、交流和利用,从宏观上解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同时,还能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情报实践。二、情报学进化理论研究知识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对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经验资料的总结和升化。是以语言、文字、图象等作为纪录表达的信息手段,因而可以被人们所掌握和继承。然而,人类通过实践所表现的认识是多样性的,人类知识总是随着人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处在不断积累、不断涌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使知识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保证了知识世界源远流长。而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

10、进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当代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杂交,DNA 的重组更是不谋而合,“人类知识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知识的遗传与变异“。这里,知识遗传与变异就是指知识的继承与发展。遗传的实质表现为知识的继承,变异的实质表现为知识的发展,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多元进化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情报学是一门以人类的情报活动和社会的情报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情报的产生、表述、组织、传播和使用等智能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原理和普遍规律的科学。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多元进化同样是情报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1976 年,英国学者道金斯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提出:“人类思想随着时间

11、和空间的变化而移植、扩展、再现,就像生物体一样,有其基本单位,这就是思想基因“(IdeaGene) 。“思想基因是科学思想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1981 年,印度学者斯科森在道金斯提出的“思想基因“的基础上,首创了“情报基因(Information Gene)概念。认为有机体通过群体遗传基因、自然选择、复制精确度、变异来实现进化。而情报则通过情报基因遗传,试错检验、社会形态制约以及变异思想逐渐稳定来实现增长的。并建议从基本概念开始,按思想基因进化图谱重建分类体系,从而对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6 年,我国学者刘植惠将斯科森的“情报基因“概念置换为“知识基因(

12、Knowledge Gene )概念,“知识基因“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概念,是知识进化的功能单位。随后在其力作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1988 年,卢晓宾在中提出了“情报学基因“、“情报学 DNA“、“情报学细胞“等重要术语。1989 年,卢晓君在文献中对情报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1990 年,笔者对知识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结构要素等进行了研究。随后,笔者对情报学基因、情报学 DNA、情报学细胞与情报学体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情报学进化是通过“情报学基因“、“情报学细胞“(DNA)的进化而逐步构建“情报学体系“的。实际上,情报学的进化正是通过情报学领域中的“知

13、识基因“、“知识 DNA“与“知识细胞“的进化逐步构建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多元进化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多元进化同样是情报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具体来说,此研究拟从信息和情报的概念界定着手,并结合目前大陆情报学理论体系,国外情报学学派等的研究,侧重研究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具体来说,首先对我国情报学研究学派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情报学研究中存在的智能、决策和系统等不足;其次,对国外主要情报学派进行综述(如古典信息理论学派、社会传播派、智能过程派、属性结构派、决策功能派、系统理论派等) 。在此基础上,将主要采用重组原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重组原理研究方法

14、拟从情报学基因、情报学的杂交、情报学 DNA 的重组、情报学进化的定义等出发,通过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的研究来重新构建情报学理论体系。 三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多元进化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多元进化同样是情报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情报学多元进化是通过情报学基因的遗传与变异来实现的,而情报学的遗传与变异是遵循一定规律进行的。提出情报学多元进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把握知识(情报)的生产、交流和利用,从宏观上解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发展。笔者提出情报学多元进化四大规律:情报学多元基因分离、重组规律情报学基因突变规律情报学细胞杂交规律情报学多元进化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规

15、律强烈的“理论信仰“、“进化意识“使笔者意识到绘制“知识进化图谱“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为了向人们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情报学多元进化态势,笔者特绘制“情报学多元进化图谱“从感情上讲,笔者也希望情报学是统一的,它有一个统一的基础,有共同的方法,由此进化成唯一的理论体系。但统一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却无法逃避学派竞争的残酷选择,认识事物的复杂性要求在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容许众多学派(学说)并存,并由理论发展的实践来检验学派(学说)的真理性。在学派争鸣的多元进化理论格局中,新的学派应运而生。有生命力的学派发展壮大,无生命力的学派自然淘汰,如此不断逼真理,并造成理论繁荣的局面。 “情报学多元进化图谱“的绘

16、制是极富挑战性、均衡性、联系性和层次性的工作。情报学的多元进化理论告诉我们:不同情报学学派的产生及其相互间的争鸣,对于情报学的发展,学术昌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由一批这样的学派形成理论“春秋战国“,情报学基础理论领域就会出现真正的繁荣 。我国的情报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为了更好地构建情报学理论大厦,促进我国情报事业的发展,以实现当代情报学理论创新与学科体系重组。 ,笔者从情报学理论大厦的发展战略、哲学基础、基本砖快、学科结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六个方面对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作了描绘,其描绘的宏伟蓝图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对于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A 情报学理论大厦的蓝图-情报事业发展战略;B 情报学理论大厦的哲学基础-“四个世界理论“;C 情报学理论大厦的基本砖快-情报学基因;D 情报学理论大厦的结构-宏观、中观、微观情报学;E 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技术支持-超文本技术;F 情报学理论大厦的人才保障-情报教育。主要参考文献1. 许志强 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