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上市公司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796583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上市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州上市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州上市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州上市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州上市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上市公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企业目前在境内只有 4 家上市公司,包括浙江东日、华峰氨纶、华仪电气、报喜鸟, 与这个拥有众多明星企业的经济强市并不匹配。浙江全省境内上市公司共 134 家,以 11 个 市计算平均数达 12 家,温州连这个平均数都达不到。而经济体量并不比温州大的绍兴和台 州,上市公司均在 10 多家以上。温州今年入选中国 500 强的企业正泰集团、人民集团、德力西集团、天正集团和长城 电器集团,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而进入全球 500 强的民营企业,温州有包括正泰集 团、人民电器、德力西集团、天正集团、长城电器、青山控股、兴乐集团、森马集团、挺 宇集团、华峰集团、奥康集团、中城建设集团、华迪钢业、开元

2、集团、耀华电器、华通机 电、瑞立集团、东瓯建设集团、华仪电器集团、法派集团、金州集团等 21 家,拥有上市公 司的只有华峰集团、瑞立集团、华仪电器集团。成阻碍民企上市“三只虎”事实上,对于上市,我市不少企业一直抱着关注而不参与、主动而不积极的态度。一家在国内外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隐形冠军企业经营者就告诉记者,家族化、企业信息披露模糊、害怕上市后失去公司控制权等都是企业上市的主要障碍。他说以其公司为例,目前公司董事会成员均为家族成员,各成员间的区别只是职务的差别,股份量化根本就没有执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前些年在收益分配的时候,为了体现公平,同为公司董事的几个兄弟买房得买一样的房子,买车也是同样品

3、牌和档次,平均分配的尴尬的症结就在于公司股份完全没有量化,以至于分配利益也只能大锅饭式地分配。现在虽然在分配上根据职务有所区别,但是他试图引入股份制改造的想法遭到了其他董事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公司不缺钱不需要到市场上去融资。更让他感到难办的还不是打破家族制,因为随着视野的开阔,几个公司董事已经开始意识到上市并非只是融资,对树立企业形象、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民企普遍采用的三本账很难达到上市所要求的财务透明要求。在民企普遍流行“一本自己看、一本财务看、一本银行看”的三本账制度,尽管民企如此操作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对上市企业来说,这样的制度显然与上市规则格

4、格不入。他担心一旦财务透明、公开,可能产生企业贷款、税收等一系列问题。另一个企业经营者的担忧是:民企一般盘子较小,上市全流通后,其他资本可能会对公司进行恶意收购,从而导致公司控制权旁落。这对这些辛辛苦苦把企业从小做大的民企老板来说无异于夺子之痛。他甚至还举例说,蒙牛就是害怕被国外资本恶意收购才不得不将企业控制权交给国企中粮集团,而浙江民企的体量和盘子都远小于蒙牛,在世界范围的并购浪潮之下,一些国外资本一直在积极寻求控制一些质地优良的中国民营企业,即便不是国外资本,国内大行其道的创投、私募基金也可能成为民企上市公司的收购方。因此,害怕失去控制权是公司上市的最大障碍。百丽冲击波的启示几年前,记者曾

5、对温州鞋业做过调查采访,温州许多鞋企几年前也一直抱着不上市的观念,即使在国内外市场营销风风火火的奥康也几乎持有相同的观点。然而百丽集团上市后携募集的巨资在国内鞋界四处并购之时,温州鞋业开始惊呼:狼来了!百丽一家的市值竟然是温州所有鞋业企业总销售额的数倍。一时间“百丽冲击波”让温州老板开始感叹资本市场的力量。百丽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旋风,还带来了产业并购的凌厉攻势。温州企业开始觉醒寻求上市路径,温州服装企业报喜鸟的上市更让温州服装企业感叹做一辈子都不可能赶上报喜鸟上市首日的市值。温州迅速刮起了上市风暴,近年上市企业迅速增加。(总部设在深圳的百丽集团 2007 年 5 月 23 日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

6、市)那么,在资本市场已经普遍被民企所能接受的情况下,领风气之先的温州民企却为何 长期缺席资本市场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认为,温州民企对上市不积极的原因首先在于,这些 从原来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民企,通过股份合作改制以后,其内在动力比较强 劲。因此,对于进一步改制上市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其次,温州民企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 密集型的产品制造业,即便在企业扩张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不大,这就决定了它们对资 本市场关注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温州地区民间金融业发达,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可以比从银 行更快、更直接地获得所需资金。 其实,温州的很多民营企业不错,一直是我们在浙江省希望发展业务的

7、重点地区。只 是它们的股权太过复杂,必须有人去帮助它们进行股权的重组。“ 普华永道中国有限公司合伙人封和平说:“民营企业要想上市,股权重组是很重要的一 个内容。许多民营企业的股权重组都不规范,一个母公司底下可以有数十家子公司或关联 公司,这些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的法人可能是民营企业家的老婆、兄弟、亲戚,公司之间互相 参股、互相控股,有时候连老板自己也说不清楚各公司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温州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教师说:“家族企业的治理难,是温州民企上市的一大障碍, 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之乱简直难以想象。有一家准备上市的著名休闲服装企业,财务主管竟 然是老板的爷爷,而这位老板本人已经 40 多岁了。“温州

8、的民企不是单纯为了上市而上市,而是希望在上市的过程中转变企业自身机制。这种出发点和很多上市企业有所不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上市是必须的,而正泰上市不是完全为了融资,关键是以上市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南存辉在正泰的股份仅占 20%多,在现有的正泰最高决策层中,南氏家族成员所占的比例也已不到三分之一。在由 100 多人组成的股东会中,南氏家族之外的股东占了将近 80%。家族色彩在淡化,企业却在不断壮大,正泰正朝着规范的现代企业迈进,目前已成为拥有资产 31 亿元、年销售额超过 100 亿元、年上缴税金逾 5 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温州市企业上

9、市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也指出,温州企业上市要过好三关,第一关就是过好家族关,要为股盘设计一个合理的结构,使家族式的企业有一个社会式的股权结构。第二要做好规范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三是要迈过成本关,包括财务成本、制度成本等,引进一批高层管理人员,推动企业的上市工作。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制度秘密”可能有很多,而这些秘密一旦公开,也许会影响到企业的根基。尽管企业可能得到若干资金,但是否还能保持发展态势,似乎也是个问题。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在经济、政治制度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其生存策略中有种种不足为外人道者。有人曾将这称之为民营企业的“原罪”。这是就极端而言的,而民营企业的很多行为确实都处于规则的边缘,处

10、于法律与道德的模糊地带。而上市将使这一切暴露无遗。事实上,很多企业在筹备上市过程就遭遇到这些问题,比如,有些民营企业的土地完全是由政府划拨的,产权比较含混;企业日常的营业范围经常与营业执照的范围不符;企业也可能享受了政府给予的种种优惠,而很多优惠措施对民众可能是保密的。而所有这些秘密,可能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温企投资观念也在改变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温企掀起上市热,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企业认识到 上市可以带来比民间融资更高的投资回报,同时还能提高品牌知名度。不过,他说,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经济危机发生后,温企投资理念的悄然变化。“危机后,借贷成本其实在下降,但企业对实体投资和虚拟投资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杨轶清说,相比实体,现在温企老板可能更关注股市、资本运作。“二级市场、楼市、私募基金,资金投向这些地方可能更安全,这些跟股市都有很强 的联系,这就容易吸引资本,使得企业对股市资本运作更加关注,客观上促使温企走上市 的道路。”杨轶清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