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79568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演示文稿(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们为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逐步掌握了自然科学这个武器,并把科学从包罗万象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科学观是关于科学及其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本篇将立足于现代科学,把科学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探讨科学系统的性质、体系结构、内在矛盾,科学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当代的科学发展与大科学观等方面问题,以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1、本篇学习和研究的思维逻辑是如何展开的,2、把握哪些基本理论基础,认识科学,一、自然科学的基本涵义,二、科学的分类,三、科学知识的构成,四、科学价值,五、科学价值,科学一词

2、源出于拉丁文Scientia,原为“学问”、“知识”的意思,在东方,日本先引进“科学”的概念,1893年,康有为翻译日本书目时使用了“科学”一词,1896年,严复在天演论使用“科学”术语,“科学”广泛使用,但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各国的百科全书和辞典的界说不尽相同,大致认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规律性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定律、原理、假说和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一、自然科学的基本涵义,贝尔纳: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探索的方法、一种研究活动、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信仰和精神的来源之一,难以定义。科学是表示人类活

3、动的一个范畴,它的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科学”不仅指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莱克特:所谓科学,就是通过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江泽民2000年6月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阐明中国政府鼓励科学家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二、科学的分类:17世纪,培根按照人类思维方式的特征把科学知识分为三大类,即记忆的科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想象的科学(文学、艺术等)、理智的科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为代表)以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原则,认为自然现象

4、有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和生理现象等4种,相应地自然科学划分为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4门。孔德把圣西门的分类系统具体化,并在生理学之后加上一门社会学。,黑格尔把发展的思想带进了科学分类,他认为各门科学是在“绝对精神”的发展顺序中相继出现的。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心理学,关于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学说,艺术、宗教和哲学。恩格斯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原则:必须根据客观存在的对象(物质的不同的运动形式),而不是根据“绝对精神”来分类;必须根据物质运动形式的内在逻辑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分类。,马克卢普把知识分成5类:实用知识(专业知识、商业知

5、识、政治知识、家庭知识及其他知识),学术知识(人文教育),闲谈与消遣知识(幽默、小说、游戏),精神知识(宗教)和不需要的知识。人们通常认为,可以大体上把全部知识分属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4大门类。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如钱学森同志)又有划分为6大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或9大类(再加上军事科学、文艺理论、行为科学)的提法。,现代自然科学实践活动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机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相当于工科(以及农医科)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如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研究对象是天然自

6、然;基础科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技术(基础)科学,人们公认技术科学有别于基础科学,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但对技术科学的内涵外延及其性质作用的理解不尽相同。可以认为,技术科学相当于工科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如材料力学、工程热物理、电工学、冶金物理化学、自动控制理论等。工程(应用)科学,相当于工科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如桥梁工程学、矿山工程学、民用建筑工程学、炼铁学、炼钢学等。,科 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实践上),是一种间接的潜在的社会生产力(应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财富,是一种正确反映自然规律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以生产科学知识为行为特征的社会事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科

7、学的本质属性,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科学的本质属性,科学的重要特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实际应用,人类共享,特征,三、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知识,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涵义,讨论,科学事实,特点,科学事实是个别陈述,科学事实可复核、可重现,科学事实渗透理论,科学事实比较精确、系统,科学定律,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科学定律以全命题形式出现,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具有简明性,涵义,特征,科学定律,作用,

8、科学定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定律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定律是进行科学解释和科学预测的有效工具,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研究的自然现象和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涵义,来源,当出现了用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当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科学性和推测性的统一,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统一,特点,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式,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作用,科学假说,解释性原则,假说应与已知的经过实践复核的事实相符合,对应原则,假

9、说与已知科学理论的关系,一般假说不应与经过检验的科学理论相矛盾,可检验性原则,提出的假说必须能用观察、实验加以检验,建立原则,科学假说,逻辑分析,实践检验,证实和证伪,判决性实验,检验方法,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公理化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科学知识的构成,辨证关系,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四、科学价值,科学价值是应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反映现实的人与

10、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含义,科学价值,科学的内在价值,科学的社会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价值,科学道德的价值,科学美学的价值,构成,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有理性的怀疑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科学认识的形成,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选题,获取科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验证,建立理论体系,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矛盾,规定,科学问题,来源,为寻求事实

11、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中发现问题,从社会需要与已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中发现问题,科学问题,选题,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选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科学问题,选题原则,社会需求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问题,选题步骤,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科学事实的获取,基本方法,科学观察,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

12、,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科学实验,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假说的形成,方法,经验定律型假说,原理定律型假说,科学理论的创立,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理论,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记录科学事实的语言,表达科学概念的术语,确立科学定律的语言,科学理论的语言,科学理论创立过程的语言,科学理论的语言,基本的科学术语,基本的科学命题,逻辑演算和数学演算,思维方法,演绎方法,非演绎方法,思想模型方法,演

13、绎推理,证明,公理方法,分析和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思维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顿悟直觉与灵感,创新思维,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评价是关于人们如何接受和选择理论的问题,理论评价主要研究假说、观察事实和科学家三者的关系,讨论科学家评价理论的准则,科学理论评价,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简单性评价,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对应规则与检验蕴涵,确证,否认,判决性检验,20世纪科学理论 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累计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社会发展观,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实验)之间的矛盾;不同理论观点(学派)之间的矛盾;各门自然科学之间发展不平衡

14、的矛盾:带头学科凯德洛夫的带头学科更替理论: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观物理学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一、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1、纵向(时间)渐进与飞跃2、横向(空间)分化与综合,当代科学发展的分化与综合趋势更强了,大小学科分支数以千计,边缘、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信息科学、系统科学)3、科学中心转移:1954年,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在 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用图表形式绘出了“科学活动的主流”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间流动的概貌。1962年,日本神户大学科学系汤浅光朝系统地提出了科学中心转移的理论。他根据达姆斯塔特和赫旁萨的科学和技术编年表、威伯斯特的人物

15、词典中4万名科学家的传记、历年来发表在期刊或杂志上的重要科学论文,以及1901-1960年间21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资料,得出了科学中心转移的结论。他把各国当时的重大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具体科学发,展水平的指标。如在一个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对科学技术的贡献,超过了在那些年代里全世界科学成就的1/4,就认为“科学活动中心”已转入该国。根据汤浅的研究,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大致路线是:从意大利(1540-1610)、经英国(1600-1730)、法国(1770-1830)到德国(1830-1920)。现在又转移到了美国。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周期为80年左右。(大连理工校长程耿东院士报告)4、科学知

16、识指数增长:美国科学学家、计量科学史家普赖斯,1949年发现,三、关于科学发展一般模式的评述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制的概括和描述。它所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因和机制?等等。1、培根及逻辑实证主义:归纳主义,科学发展是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没有革命。库恩的批评:科学的发展成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各种货色一件一件地或者一批一批地添加到那个不断加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货架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直线式积累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批评。主要有:,2、波普证伪主义模式:P1TTEEP2。3、库恩科学革命论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范式”: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基本上是科学家集团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共同理论框架以及理论模式、基本方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