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柜面操作风险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77319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柜面操作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柜面操作风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柜面操作风险在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种类层出不穷、业务领域不断扩张的形势下,基层行会计部位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来自内外部的风险压力对我们的员工素质、内控制度、管理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行会计工作人员,我认为这些潜在的风险更多地体现在营业前台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一、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和前台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同步,容易引发操作风险。首先是员工的素质无法满足新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新业务培训力度不大、培训效果不好,员工对操作流程不熟悉,加上人员岗位交流频繁,而前台业务全面的人员较少,到新岗位后很容易引发操作风险;其次新业务迅速发展以后,业务规模

2、相对扩大,管理人员和前台经办人员不能有效增加,监督管理跟不上,风险防范能力有所下降。二、前台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带来的操作风险。由于前台操作人员每天都从事大量重复单调的劳动,很容易忽视个体的不同,想当然而的去做,也易产生倦怠情绪。对一些责任心稍差的员工来说,就容易产生因审核不严、手续不健全等原因带来的操作风险。该类风险主要集中在折角验印、票据要素审核、身份核查、客户签字、凭证丢失等环节。三、岗位设置不合理、内控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产生的操作风险由于机关人员分流、机构撤并等原因,目前会计前台有部分员工是转岗分流过来的,原来根本未从事过会计业务或对此知之甚少,有的年龄也较大,转岗培训

3、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目前前台岗位设置基本上是因人设岗,能者多劳。一方面给业务较全面的员工增加了更高的劳动强度,容易导致他们因疲劳引发各类风险差错;另一方面即便给转岗的员工安排了相对较单纯轻松的岗位,也还是会因其业务不熟、内控制度不清带来大量操作风险。岗位的设置很难起到相互制约、分工合理。四、核心系统部分业务处理流程不能适应前台实际操作需要引发的操作风险1、首先是授权环节,由于柜员权限设置有规定比例,前台各级别授权员数量有限,而目前系统需要授权的业务太多(对公转对私、挂失及挂失收费、冲正、大额收付、汇划入账、代工等),营业厅高低柜要求授权声此起彼伏,授权员虽怨声载道却不得不来回奔波,极易产生抵触厌

4、倦情绪,很难做到对每笔授权业务都认真审核,授权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制约作用,容易产生风险隐患。而对部分应由系统控制要求授权的业务未进行控制,如单位活期取现转存,无论金额大小均不需授权,柜员直接办理即可,不符合大额支取操作要求。2、目前系统对柜员岗位权限的控制是人为的,取决于有权管理人员对柜员权限的手工设置,而管理人员依据的是省分行给的一个最大权限范围。因此在进行柜员权限设置时是否合理合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对各柜员岗位业务分工的理解,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因理解不同造成的差别性,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也是每次上级行检查权限设置时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五、网点转型后对公会计人员力量薄弱带来的操作

5、风险由于目前网点转型仅针对个人业务,前台为达到转型网点岗位设置要求,分流出部分对公会计人员从事对私业务,削弱的对公会计人员的队伍力量,而对公业务相对来说种类更多,业务技术含量更高,对员工业务素质要求也更高。业务在不断扩张,人员却在减少,势必加大对公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产生操作风险的可能必然加大。同时,由于个人业务实行销售产品买单制、直通车,对公柜员由于受服务对象的限制很少有销售的机会,加上工作繁忙也根本无暇进行产品的营销。因此,对公会计人员在付出相同甚至更多劳动的情况下,却不能在工作薪酬上得到体现,极易产生消极情绪,不愿从事对公业务,也给队伍的团结、岗位轮换带来一定的影响。(二)采取的

6、防范措施一、建立强制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培训制度 1、目前各类学习培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即便有些支行制定相关培训制度也很难得到有效地执行。如果能由二级分行各业务管理部门牵头,每月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集中培训,严肃培训考勤纪律,并进行配套的培训效果测试,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应该能改变目前培训乏力,培训效果不佳的现状。2、目前新业务、新产品培训很多采取视频进行,参加培训人员基本上都是在短时间内被灌进大量陌生的业务,根本无暇思考,更不可能对不理解之处提出问题得到解答。而且由于前台人员紧张,参加培训的大都是不具体经办业务的后台人员,自己都没弄懂,转培训更无从谈起,培训效果极差,经办业务时必然

7、无法严格按规定操作或根本不会操作。如果在进行视频培训的同时能将培训内容录制下来,然后利用空暇时间(下班后)由二级分行相关部门组织各城区支行全体柜员进行学习或轮流对支行进行培训(县支行自行组织),并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效果应好得多。二、将人定岗改为岗定人改变目前按人分配岗位,随意调节岗位业务范围现象。根据各行实际情况,对目前所有业务种类按各项内控制度要求进行合理均衡划分,确定各岗位经办业务范围,然后落实各岗位经办人员。一方面能逼迫员工为适应岗位加强学习;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岗位轮换时员工之间相互推诿一些业务;同时也为系统硬性设置岗位权限提供依据。三、结合实际操作优化核心系统部分业务操作流程

8、1、对部分业务取消系统授权控制,如一定金额以下的单位转个人业务,挂失收费授权等。对单位活期取现转存交易应根据金额增加授权控制。2、根据岗位由系统自动设定岗位权限,减少因人工设定带来的不确定性,规避因操作权限过大带来的风险。四、提高对公会计人员工作待遇,保护其工作积极性在目前对公会计人员人员力量薄弱,薪劳不等的情况下,可采取岗位补贴等形式提高、保护对公人员工作积极性,规避因消极懈怠引发的操作风险。(三)、如何解决屡查屡犯问题屡查屡犯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对违规问题查处不力引起的柜员麻木感、疲劳感和侥幸心理。现在的各类会计检查对屡查屡犯问题有时甚至都习惯成自然了,仅仅是口头提醒或在检查报告中通报下了事,基本不会采取相应处罚措施,更不会因同一机构或同一柜员屡查屡犯而加大处罚力度。被检查人员也认为都是共性问题,罚不会责众。因此屡查屡犯问题总是得不到有效控制。采取措施:1、对屡查屡犯问题进行设限管理,机构或柜员累计达到一定次数则由上级行直接派发积分或直接在绩效中进行扣罚,随着次数增多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取消机构或柜员各类评优活动资格,作为考核员工是否称职的依据。从而引起违规机构、人员高度重视,2、摈弃会计检查任务型、一次性、就事论事的检查模式,对各类已检查出的问题要进行跟踪检查,而且应纳入下次检查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