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届无人机大会征文美军无人机在伊拉克战场的作战运用邹金和91362 部队,宁波 315021摘摘 要要 简要分析了伊拉克战场的特点,总结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无人机的主要特点及暴露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无人机发展的几点启示关键词关键词 美军 无人机 伊拉克 作战运用 无人机也称无人航空器或遥控驾驶航空器,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控制,或 由预编程序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拥有众多有人驾驶飞机所不具有的优点,可遂行各 种作战和训练保障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无人机初次应用于战争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越南战争,在以色列贝卡谷地战役中一鸣惊人,海湾战争中无人 机大显身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关于无人机的作 战运用已日趋成熟我军无人机发展正处于初步阶段,研究美军无人机在伊拉克战 争中的作战运用及其特点对于我军无人机的作战使用、发展思路以及如何抗击敌无 人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伊拉克战争的特点1.1 军事力量悬殊,装备性能差别大 美军经济力量雄厚,部队信息化、机械化程度高,行军速度快,作战半径大, 打击力量强伊方经过多年经济制裁,经济、军事力量薄弱,部队装备落后,明显 处于劣势。
1.2 战场纵深短,地势易攻难守 伊拉克国土约 44 万平方公里,地势比较平坦,地点显得狭小,不利于大部队 的隐藏和转移,便于机械化部队实施攻击 1.3 游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 整个伊拉克战争中很少见到大规模的部队阵地战,伊拉克采用的方法是化整为 零,军人脱下军装,乔装成平民百姓,组成最多 8-10 人的小分队独立作战,装备 有狙击武器、火箭筒及机枪,开展城市游击战 1.4 结合恐怖袭击,影响美军心理 这是当今世界弱势一方经常采用的方法,全民皆兵,在美军的后方不断实施恐2怖袭击,通过影响美军官兵的心理取得一定的效果 2 美军在伊拉克战场的无人机作战运用特点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使用了十几种无人机,约 90 多架,这一数量是阿富汗战 争时的三倍多机型主要包括陆军的“猎犬” 、 “指针”和“影子 200”无人机,海 军陆战队的“龙眼”和“先锋”无人机,空军的“全球鹰”和“捕食者”无人侦察 机另外,还包括其他几种小型的无人机系统,用于支援特种作战需求其中“龙 眼” 、 “银狐”和“影子 200”是首次投入实战,主要担负侦察、监视、目标指示、 效果评估、联合攻击等任务尽管美国的无人机数量有限,但这些无人机在对伊作 战中却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全球鹰”无人机在巴格达上空执行了数次作战任务,并 搜集了 3700 多幅图像鉴于无人机在以往伊战中取得了辉煌战绩,美国防部预测 未来 10 年花 100 亿美元买无人机,是上世纪 90 年代在无人机上花费总额的 3 倍 下面就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中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做一简要分析 2.1 技术设备高端先进,集侦察、监视和目标定位功能于一体 近几场局部战争证实,仅靠天基监视系统和有人驾驶侦察飞机还不能满足指挥 员对连续不断的、急需的以及对战场态势感知的信息需求,而美军无人侦察机恰好 可以填补这一空白美军无人侦察机的航迹精度、目标发现及识别概率、跟踪定位 精度、夜间侦察能力和续航时间都很高在战场上,美军无人侦察机能为指挥官提 供实时的图像情报、电子情报和视频流,并能直接为有人驾驶作战飞机提供目标定 位服务另外,美军无人机通常也用于监视敌军动态或执行战场损伤评估等任务 2.2 打击功能凸显,侦察打击一体化 侦察与打击的一体化是指将侦察监视系统与武器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 个合理的整体,以尽可能地缩小发现目标与打击目标之间情报传输和信息反馈的信 息差、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摧毁目标美军无人机具有辐射信号弱、机动性好等 特点,可以对敌方目标实施近距离侦察,并且可以投掷精确制导弹药对敌方目标实施 近距离精确打击。
在伊拉克战争中,“捕食者”曾经圆满地完成了两次打击任务:一 次是击毁了一辆伊军导弹防空车,另一次是摧毁了巴格达闹市区的一座圆盘式卫星 电视天线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对“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捕食 者”无人机所能携带的“海尔法”导弹由原来的 2 枚增至 8 枚另外,美陆军于2002 年 10 月完成了用“猎人”无人机发射“智能反装甲弹药”的实验,并计划于 2005 年投入战场使用 2.3 强化一体化作战,与有人驾驶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混合编组、协同 作战 美军认为,各种武器平台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如果能把它们各自的优点有 机地组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就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作战整体因此美军一直希望无 人机能够在战场上扮演一种综合性的角色,将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混合编组来执3行战斗任务,以弥补有人驾驶战斗机侦察能力较弱的缺陷 “捕食者”飞机统一由 AC-130 武装直升机发出的信号控制,在识别目标后将信号传输给作战区内的战斗 机,再由战斗机向目标投掷炸弹 “捕食者”上的摄像机将数据传输给地面上的 无人机操作员,再由操作员通过无线电将信息发送给美英联军美陆军还将无人机 与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配合执行作战任务:由无人机突入目标区域上空对 目标实施侦察定位,并将探测到的目标视频信息直接传送给“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这样后者不用进入目标上空就能完成对目标的定位从而快速完成“定位--打击”步 骤。
2.4 执行反恐任务,支援特种作战 无人机能为特种作战部队提供特种作战支援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军就使用无 人机为特种部队提供特种作战支援,“捕食者”无人机为特种作战飞机及地面特种 部队传输了大量重要的侦察图像情报 2.5 一机多用,遂行空战格斗任务 随着空战武器和一体化防空系统的飞速发展,美军方认识到靠有人驾驶飞机遂 行空中格斗任务容易造成飞行员的伤亡,战争损耗与政治风险将难以承受因此,美 军正在进行为现有的无人机加装用于空中格斗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试验在不久 的将来,空战战场上的美军无人机将很有可能执行与战斗机同样的空战任务据相 关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一架美军的“捕食者”无人机在空中遭遇一架伊军的米格 战斗机,几乎在后者击落前者的同时,前者通过发射一枚“毒刺”空对空导弹击落了 后者,最后双方在空中“同归于尽” 这一无人机与战斗机空中格斗的雏形大大地鼓 舞了美军进行无人机空中格斗的研究目前美军处于研发中的“战斗无人机” 既 能进行空中格斗,又能对压制和打击敌防空兵器 3 美无人机在伊拉克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3.1 防护能力弱,战场生存能力较差 由于无人机是依靠“后方”地面人员进行超视距遥控,操作人员对战场的感知 主要是靠卫星提供的视频图像,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操作人员对战场感知能力弱,操 作滞后,应变能力差,所以无人机容易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且击落。
另外,美军为了 让无人机适应更多种类的任务,在无人机上加载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从而 使无人机造价不断攀高由于无人机的造价越来越昂贵,将使效费比大大降低,在作 战运用上将出现美军将因害怕损耗而减少使用率的情况 3.2 操作手法不当,抑制了作战效能的发挥 无人机在操作中要受到不良航空飞行倾向以及指挥、控制的影响和约束所谓 的不良航空飞行倾向是指由于无人机的操控者大多是已经习惯在空中驾驶飞机的飞 行员,当他们在地面对无人机进行操作控制时,其一些在空中的习惯性飞行驾驶意识 会给无人机的飞行带来干扰 43.3 遭遇通信“瓶颈”,情报实时传送较为困难 无人机主要是通过卫星通信传输视频信号和雷达图像信号操控的,通信效率要 受通信带宽的限制当有多个无人机同时传输信息时会经常发生网络拥塞,这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情报处理和分发的速度,使战场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不能达到实时的 要求,进而降低了战场指挥员对战场情况的反应和处置速度 3.4 空中交通管制难度增大 随着无人机的数量的增加,空中交通的无序和电磁信息的拥堵都成了一个问题 有许多无人机与有人机擦肩而过的事故发生过据报道,一个小型的陆军“大乌鸦” 侦查无人机撞到了飞行的 OH58D 其欧瓦武装侦查直升机上,虽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和直升机的严重损坏,但是引起了人们对飞行安全问题和空中交通管制的忧虑。
美 军针对此次事故采取措施建立更严格的空中管理,并给小型无人机配备强光手电从 而其它飞机提前规避4 美军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对我无人机发展的启示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部署的无人机配合空中的 50 多颗军用卫星和征用的多 颗商业卫星,以及 E-3,E-8 预警机,形成了空天地一体的全维信息优势这场战 争实现全天候的侦察,对伊拉克军事部署及调动情况一览无余,从而使美军各级都 能适时掌握第一手情报战争伊始,美军便通过无人机系统,对伊军的战场进行全 方位扫描,从而掌握了战场的信息主动权在整个战争中,美军又通过无人机实现 了战场信息的实时传输,实现了信息向作战能力的迅速转化我们应该从这场战争 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对于我军的无人机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1 开发全天候、高分辨率的任务设备 由于雷达技术、光电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无人机机载任务设备的 性能将有质的飞跃,探测距离大幅度增加、灵敏度更高、分辨率更细、重量更轻、 体积更加小型化因此应加强无人机机载侦察雷达、高性能光电/红外传感器、通 信情报侦察系统、电子干扰等关键设备的研发 4.2 开发小型化、隐型化的飞机平台 无人机设计应朝小型化、隐形化方向发展,在减小飞行器平台的基础上,飞行 器的设计上也应采用隐形外形设计技术,采用隐形材料技术,减小被雷达、红外和 噪音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以提高无人机战场生存能力。
4.3 开发标准化、通用化的地面控制系统 在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开发中,应避免“烟囱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病,努 力实现地面控制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实现军种间、兵种间的互通,从而实现利 用同一地面站来控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或用不同的地面终端来接收同一无人机数据 的目的 4.4 开发网络化、集成化的指挥作战平台5未来战争是装备体系之间的对抗,是以信息互通、系统集成为重点的“网络中 心战” 通过网络化、集成化发展,提高各类无人作战平台之间以及与有人作战平 台之间的信息搜集、传输、处理和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战场态势迅速感知、资源共 享以及各种武器平台之间的协同作战, 是满足未来战争的迫切需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甄云卉,路平 无人机相关技术与发展趋势 兵工自动化 2009.1 14-16[2] 张伟等 伊拉克战争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启示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6.7 44-46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邹金和(1981—) ,男,河南镇平,海军上尉,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无人机战术运用联系:1530668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