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74898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安全作业程序化通用标准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班 前 会1、基本要 求2、班前会 内容1.1 每个上岗干部和职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 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1.2 值班队干部、跟班队干部、当班班组长要认真 组织好班前会。 2.1 认真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指令和有关规 定要求,并要有记录。 2.2 认真传达上一班的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作业现 场情况。 2.3 认真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计划、要求和班前准 备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2.4 掌握本班上岗职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 2.5 检查职工持证上岗情况。 2.6 安排工作中的动态安全联保互保工作。 2.7

2、安排携带本班所需的配件和工具。1.1.1 不参加班前会 者不准上岗。2.4.1 身体欠佳精神不 振者不准下井。 2.4.2 酒后不准下井。 2.7.1 长柄工具必须放 在工具车内。班 前 准 备1、更衣2、携带1.3 按规定佩带好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化纤衣服 入井。 1.4 井上工:长发挽入帽中,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 上岗。 2.1 携带好随身作业工具,保证行动安全方便。 2.2 井下工领取矿灯和自救器时,要检查是否齐全 完好,性能可靠。 2.3 刀、斧等锋利工具应套上护套,以防碰伤他人。2.4 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的人员,要携带完好、准确 的便携式瓦检仪上岗。 2.5 需办理有关工作票和入井证的,

3、应提前办好, 并注意随身携带。 2.6 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工作资格证,无证 不准上岗。 2.7 高空作业人员应检查携带合格的保险带和安全 帽。2.2.1 有问题的要及时 更换入井1、乘坐电 机车或斜井 人车1.1 入井人员有序排队乘罐,乘罐期间不得在罐内 拥挤打闹,不准与运送火工品人员同罐上下。 1.2 所有乘车人员要在规定地点按指挥,顺序上车 或下车。 1.3 必须乘坐专用运人车辆,并挂好防护链没有特 殊允许,不准乘坐其他车辆。 1.4 已发出开车信号或车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 更不准在列车行进中扒、跳车。 1.5 严禁超员行车。 1.6 严禁将身体或携带的长物伸出车外,严禁将所 带物

4、件触到架空线。 1.7 严禁在车内躺卧和瞌睡,更不准在车内打闹嬉 戏和摘掉安全帽。 1.8 携带超大物件和运送火工品人员乘车,要严格 遵守有关规程规定,服从管理人员安排,不准强 乘。 1.9 车辆掉道时,应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1.1.1 严禁超员乘罐, 未停稳、未发出停车 信号前,不得争抢上、 下罐。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井 下 行 走1、大巷行 走 2、在采区 巷道行走3、携带物 品行走4、在采掘 工作面行走1.1 要严格执行矿井大巷运输管理制度。 2.1 严格认真执行巷道行走规定,坚持“行车不行 人,行人不行车“。 2.2 进出工作面,应尽可能走胶带运输巷,严格禁 止在胶带或溜子

5、上行走、扒乘。横跨时,必须由 人行过桥通过。 2.3 跨越钢丝绳时要小心谨慎,无论何时都不准骑 着钢丝绳行走,通过弯道,要走钢丝绳外侧。 2.4 通过弯道、交叉口、风口等时,都应一停、二 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2.5 在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随时注意路面和巷 道支护情况。 2.6 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 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3.1 携带长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 人或电灯线等,尤其不能碰触电机车架空线。 3.2 多人扛抬设备或物料行走,要事先与有关人员 联系,取得同意后,停车再行人,扛抬行走要协 调配合,相互照应,安全抬运。 3.3 携带火工品行

6、走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 持一定的间距,中途不准逗留。 4.1 在采掘工作面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并 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2 采掘工作面行走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不准在 溜子道内行走,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 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4.3 不准随意跨越胶带、溜子等运输设备。应走行 人过桥或打招呼停机后再过。如确因工作需要, 必须要有相应措施。 4.4 不准随意进入无支护的煤墙旁,如确因工作需 要,必须要有相应措施。 4.5 不准在工作面互相打闹嬉戏,也不准钻进采空 区作业、休息,更不准在井下睡觉。 4.6 采掘工作面因故停风,要自动停止作业,并在 班组长的指挥下及时、有序撤离工作面

7、。 5.1 所有下井职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 灾路线,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巷道标志 等。 5.2 井下人员行走应有序地结伴而行,并不要乱动 沿途设备,爱护各类设施。 5.3 通过设有挡车栏、挡车门的地方,打开通过后 要随手关闭。 5.4 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严禁擅 自进入。 5.5 通过个别负压较大的风门时,应两人以上合作 打开风门,等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 5.6 从有人工作的立体交叉巷道上面通过时,要先 联系再通过。 5.7 行进中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必须停止行进, 听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5.8 沿途如发现支护设施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 失爆,以及有特殊烟雾

8、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 都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力 所能及的相应处理措施,同时作好自我保护。 5.9 无论乘车或行走时,非常急情况,不准任何人1.1.1 在横跨大巷、交 叉口、弯道时必须一 停、二看、三通过。 2.2.1 胶带运输和刮板 输送机不论是否开动, 都不准在上面行走或 跨越。随意乱发各种紧急信号。 5.10 井下职工班中及班后乘车、行走、乘罐等, 都必须严格执行本通用标准的有关要求。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6、出井班 后交接6.1 跟班干部以及各工种操作人员,要做到手拉手 交接班,必须交清接明。 6.2 整理好本班需出井的物件和设备,并指派专人 进行携带运输。 6

9、.3 当班入井人员不得擅自离队,收工后由跟班干 部点名排队后统一带出。自 救 互 救1、井下瓦 斯、煤尘爆 炸事故2、井下火 灾事故 2.1、救火 2.2、撤退3、井下水 灾事故1.1 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朝下 (有水沟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用湿毛巾捂住 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 1.2 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 1.3 迅速佩带好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1.4 沿避灾路线,逆着风流方向走,尽快进入新鲜 风流,离开灾区。2.1.1 马上切断电源。 2.1.2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1.3 向调度室汇报 2.2.1 马上戴好自救器。 2.2.2 位于进风侧时要沿火焰相反

10、方向撤离,位于 回风侧时,顺风撤退。 3.1 位于透水点上方:沿上山方向撤离 3.2 位于透水点下方: 拽住管路等物体闯过水头, 迅速撤离。 3.3 撤离通路被水隔断。 3.3.1 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 地点躲避。 3.3.2 发出呼救信号:间断地敲打铁器或煤墙等。 3.4 老空、老窑透水。 3.4.1 必须迅速佩带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尽快撤离。创 伤 急 救1、止血2、骨折 2.1 肢体骨 折 2.2 腰椎骨 折 2.3 颈椎损 伤 3、颅脑外 伤 4、不明损 伤 5、搬运伤 员5.1 腰椎、 骨盆、胸外 伤员1.1 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 (近心

11、端) 。 1.2 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2.1.1 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 部位移动。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 布片覆盖伤口。 2.2.1 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 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2.3.1 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 颈部固定不动。 3.1 将伤员置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 3.2 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或身体 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4.1 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4.2 迅速向调度室汇报。 5.1.1 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 5.1.2 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 腰部、下肢的下方。 5.1.3 动作

12、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 板上。 5.2.1 由一人专门固定头部,严格防止左右扭动。 5.2.2 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腰、背、臀部及两下肢。5.2.3 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 (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状物。塞在伤员头颈部 两侧。 5.3.1 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1.1.1 严禁用电线、铁 丝、细绳等代替止血 带。 2.1.1.1 严禁将外露的 断骨椎回伤口内。2.3.1.1 严禁将头部后 仰移动或转动头部。3.1.1 耳鼻有液体流出 时,切勿堵塞,避免 引起颅内感染。5.1.1.1 对呼吸、心跳 骤停的伤员,先复苏, 后搬运;创口出血的 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13、; 骨折伤员先固定,再 移到担架上,昏迷伤 员要把肩部稍垫高, 取头后仰并偏向一侧 的体位再搬运。5.2 颈椎骨 折伤员5.3 行走人员观察。 5.3.2 行走时要保持平稳。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触 电 急 救1、脱离电 源2、心肺复 苏3、通知专 业医务人员1.1 迅速切断电源。 1.2 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用具(戴绝缘手套,穿绝 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 用干燥的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 2.1 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 放在地上。 2.2 口对口呼吸:将另一只手置于伤者颈部将其颈 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伤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 仰,使气道畅通,

14、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 翼,深呼一口气,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先连续大 口吹气两次(每次吹 11.5S) ,如触电者牙关禁 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2.3 胸前拳击: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 方 2030cm 高处,用中等力量快速猛击胸骨中、 下 1/3 交界处 1-2 次,立即触诊颈动脉。 2.4 胸外按压。 2.4.1 伤员仰卧硬板,如无此条件也可使伤员直接 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伤者一侧,将一手 掌置于伤员胸骨下 1/3 处,使掌宽于胸骨长轴平 行,另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 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 骨。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

15、 使胸骨下陷 35cm 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 恢复原位。 2.4.2 操作频率。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 钟 80 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 抢救时,每按压 15 次后吹气 2 次,反复进行。两 次吹气应在 56S 内完成。 3.1 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 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1.1.1 严禁触及带电金 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 身躯。 1.2.1 距断落在地上的 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 围 10m 内不能盲目进 入。必须在断电后或 确认无电时才能去施 救。 2.1.1 严禁用枕头或其 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2.2.1

16、 两次吹气后测试 颈动脉仍无搏动,立 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2.3.1 如无颈动脉搏动, 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2.4.1.1 放松时掌根不 得离开胸壁,手指稍 抬不接触胸壁。3.1.1 专业医务人员到 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 抢救。消 防 急 救1、电器着 火2、非电器 着火1.1 迅速切断电源。 1.2 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倒数次,一手握住喷嘴, 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 嘴对准火焰灭火。 2.1 将泡沫灭火器颠倒,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 出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扑救。1.1.1 尽快向调度汇报。2.1.1 尽快向调度汇报。2.1.2 严禁扑救电气, 碱金属以及醇、酮、 酯类易燃液体火灾。自 救 器 操 作1、过滤式 自救器1.1 佩带 1.1.1 取下橡胶保护罩。 1.1.2 用大拇指掀起红色开启扳手,撑开封锁条, 以拇指和食指用力拉开封口带。 1.1.3 揭开和扔掉上部外壳。 1.1.4 握住头带把药罐从下部外壳中拉出。 1.1.5 从口具上拉开鼻夹。 1.1.6 把口具片塞进口内,用牙将口具片牙垫咬紧, 口具片含在外唇内,马上开始用口腔呼吸。 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