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知识条目(哲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72825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考知识条目(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考知识条目(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考知识条目(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考知识条目(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考知识条目(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考知识条目(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考知识条目(哲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哲学常识主干知识归纳哲学常识主干知识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论: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运用环境: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和科学发现、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成果;人类对沼泽、湿 地、草原、森林的破坏或保护;对自然界的改造、对生物的引进和培植等等。

2、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社会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基本前提。 3、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物质性原理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 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运用环境:根据客观实际的具体情况,去采取措施,去改造自然或社会。如“针 对去做” 、 “面对、随着去做” 、 “社会或生活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去 做” 。 5、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

3、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运用环境:对自然、社会的研究和正确发现。 6、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地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 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规律是客观的,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认识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 律办事。理解:人们利用规律的表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 向,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和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 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2辩证法:辩证法:

4、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 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因果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因果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我们必须把握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 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2)正确把握事物的 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与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与联系及其方

5、法论意义 区别区别:第一,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它不能同时又是部分。第二,整体和部分的地位与功能是不同的。有三种情形:整 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的功能小于 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联系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 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 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 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汇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1)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应该有全

6、局观念和整 体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重 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 果。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 看问题 5、.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就是对立统 一,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 6、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

7、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的指导作用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的指导作用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是正确对待矛 盾的前提。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7、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3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富于特殊性之中、并通 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 的。二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随着场合的变化,普 遍性和特殊性也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方法论: (1)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有助于我 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9、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方法论: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 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主次双方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方法论:方法论: 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事物的本质

10、和主流 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1、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第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1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的发生,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 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 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11、的。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即事物在大小、4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 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方法论:方法论:(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 累。调整优化结构 13、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 曲折的道路认识论:认识论: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包括三个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包括三个方面: 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的认识世界的活动突 出的表现为我们通

12、常说的“想” 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 说的“做”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说的决心、意 志、干劲等。 2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 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 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正确的指导人们的活动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行动、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才能改造世界 创造美好生活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去 战胜 3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

13、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 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 律的制约,要求人们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规律 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总是表现本质,本质离不开现象。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

14、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6认识的根本任务及其原因认识的根本任务及其原因:5根本任务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原因:原因: 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与认识了本质和规 律。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 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从认识的程度、 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 性认识是认识的

15、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从认 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科学理论有重 大的指导作用。 7真理是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8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必须具备的条件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必须具备的条件: 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 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 料进行加工制作。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的加工制 作。 9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

16、索过程,需要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得以完成。从深度上讲,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人们的认识 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讲,人们的认识必须向前推移。因而,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10、实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实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是客观的 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性 历史性的活动。 11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着决定性 作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科学实验是历史 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的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 类能够更客观地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12实践与认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