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72809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童道才书法艺术鉴赏 文章来源:萍乡市书法家协会 【大 中 小】 时间:2011-8-30传统书法艺术,今日大放异彩。众多业余习之者亦可观,不啻专业受训者。艺术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努力!法官童道才先生,在从事法律工作之余潜心书艺、孜孜以求,用功之勤,友人戏之曰:“军训”,每天习练五、六个小时,令人敬佩。正是如此,近两年内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多次在省、市、全国大展赛中获奖。清代碑学,既是对书法艺术疆域的拓展,也是对晋唐笔法的颠覆。割断了笔法的传承,淡化了笔法的概念,可叹可叹!而保留了二王笔法的智永、赵吴兴,大都漠然视之,岂不可悲?道才先生自习之余,多方拜师访友,并参加中国书法刊授

2、学习,探讨传统笔法,对智永禅师、松雪道人诸帖认真临习,解析运笔之法,得其门径;若假以时日,定能登堂入室。中国艺术,素不以“技”为指归,而是由“技”悟“道”,舍筏登舟,最后到达艺术的彼岸。道才先生法律本科毕业,继读法哲学研究生,多年的法官生涯使其对法律、哲学、社会有独特的感悟,曾有三十余篇法学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奖,足见其人生体验与个性悟性之深。书法艺术,是以徒手的点线表现诗情与乐律,一定要有古典文学的基础,社会的阅历,才可能寄意深远。铁画银钩,须从感悟中得来。由技法悟道,有个心里基础,一要学养深,二要心态好。在加强名帖的学习、不断锤炼笔法的同时,培养激情、培养浪漫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

3、。要表现什么?如何表现?这重在一个“悟”字!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对艺术的影响至巨,需从此处悟入,最后写出激情满纸,令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作品。道才先生工作、学习、生活都处理得很好,在明窗净几之下,闻鸟语花香,怡然自得;奋笔于纸,自觉悠哉。他感悟书法之美在于节奏起伏,结体自然,墨色多变,线条富有弹性,笔法协调流畅,神韵合一;习练书法应本着诚实的态度,循序渐进,多练多读古贴,吸取众人书技之精华,而后开拓创新。一个业余习书者能有如此领悟,吾敬佩之余,期有大成。任何艺术,贵在推陈出新。以道才先生的努力,必能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雅俗共赏,力求传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并充分展示其个性,融线条美与深遂的内涵

4、完美合一。”书法艺术的辉煌历史与审美流变书法艺术的辉煌历史与审美流变(2012-05-07 07:01:55)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 书法理论 书法艺术的辉煌历史与审美流变书法艺术的辉煌历史与审美流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林涛世界上有各种各样文字,为什么唯独汉字的书写何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 艺术呢?我认为,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艺术,它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汉字独 特而丰富的构造。从汉字的起源就赋予了它空间构图美的特征。汉字从象形而 来,它的起源具有图画的特征,图画就具有立体美的三维空间。二是毛笔的发 明和使用使汉字成为艺术进一步确立。用毛笔来书写汉字,为本来立体化的汉 字结构和点画线条赋予了丰富多

5、变的形态和神韵。今天,我给大家讲两个关于 书法艺术的问题。一是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二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流变与 鉴赏。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 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 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在秦汉以前,毛笔和纸张尚未发明,汉字由刻画符号、象形图画,不论是用锐 器刻在甲骨上,还是铸造、镌刻在青铜器皿上,更多地体现的是汉字空间的构 图艺术性。从秦开始使用毛笔到汉代后期纸张的发明和使用,人们开始探索毛 笔在纸上书写汉字点画的奇妙效果,丰富多

6、彩的形态和变化莫测的神韵,以相 传最早的蔡邕的九势、笔论到魏晋卫夫人的笔阵图及王羲之题 卫夫人后、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用笔赋等,详 尽而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使用毛笔塑造丰富优美的点画形态和如何使用毛笔表达 点画线条的力感、动感和神韵。从而将汉字的书写推向了艺术性的巅峰。王羲之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将楷书进一步成熟化,代表作有东方朔画赞、乐 疑论、黄庭经以及王献之的代表作洛神赋玉版十三行将楷书推向艺 术高峰。王羲之在张芝等人草书的基础上将草书进一步规范化、成熟化,代表 作有的十七帖、寒切帖、初远帖以及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中秋帖、十二月帖等,将草书推向了艺术高峰。更为可贵的是在楷书 与草书二者之间开创

7、了既宜辨识又能充分表达性情的行书,代表作为古今中外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也 因此奠定了书法艺术长河中的“书圣”地位。继“二王”之后,楷、行、草三 体作为主流书体代代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对“二王”书法的推崇。出现了群臣 皆习“二王”的局面,以初唐四家“欧、虞、褚、薛”为代表的书家将楷书再 次推向艺术的高峰。中唐张旭、怀素、孙过庭诸家又将草书推向了一个新的历 史高峰。宋四家“苏、黄、米、蔡”为代表的书家将行书再次推向艺术的高峰。 至此,历史上再无书法艺术的艺术高峰,只是代代传承,这种传承与先贤“二 王”相比,首先是笔墨技巧上无法超越。甚或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又

8、融入了时 代精神和个人情趣的元素,成为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元代虽然在政治上受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故而书 法传统并没有因此而终结。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 意求工的形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罟拇档 氖恰坝帽是 挪灰住保罢咦非舐室庵猓笳咔康饔幸庵狻莨墼榉 涑删痛笳呋 乖谡嫘胁菔榉矫妫悦项、鲜于枢是这一时期代表书家。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 重结字的体态。但元代书坛纯是继承晋唐,没有自己的时代风格。由于士大夫 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 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

9、纤巧秀丽为 美。清代后期,篆隶兴起和康有为倡导的碑学运动,涌现出一批研习篆隶魏碑 者,将秦汉魏晋时期的金石文字鲜活地呈现于宣纸之上,开创了篆隶、魏碑的 艺术新天地。然而为时不长,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同时推翻了 科举制度,书法不再是科举录用人才的一个指标。不仅如此,受“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白话运动”、“汉语拉丁化、拼音化”等新思潮的影响,钢 笔代替了毛笔,中国社会文化急速西化,书法的实用性逐渐消退,支持传统书 法的儒学价值核心及审美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动摇和改变,紧接着的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历史运动,使原有的书法承传发生了断裂。在当今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最大的困境

10、就是对传统经典的继承,然而又 缺乏对传统经典深入研究的大师级传授者,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并且很多 人对传统经典的研究信念不坚定。在缺乏坚实的传统实力的情况下,“现代书 法”、“丑书”、“流行书风”潮起一时。令人可喜的是经过三十年书法界的 动荡和探索,书界的思想基本上统一到重视对传统经典的研究继承上来了。书 法教育兴起,持久的书法热潮使更多的国人投入到书法复兴之中。2009 年 11 月,中国书法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获得成功,是中国书法史 上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静下心来想想,“申遗”的目的是什么?“申遗” 成功之后该怎么做?毋庸置疑,“申遗”的目的是将面临灭绝、遗失的瑰宝, 引起全

11、世界人们的关心、重视和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要全面深入广泛的继承,并代代相传下去。这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书法 艺术者的历史使命。虽然大家都在继承,但继承的深度和精度还远远不够,包 括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家都还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书法艺术的审美流变与鉴赏当代书法大师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 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画图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 心畅神怡。”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总会如诗若画似音乐,引人欣赏,令人悠然 意远,洒然神畅。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美感。正如马克思所说: “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12、书法艺术的鉴赏应该是 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体验,它会随着时代特点、书家的艺术追求、作品本身 的艺术高低、鉴赏者的个人差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和鉴赏效果。要 高层次的鉴赏一幅书法作品,我人为必须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艺术追求与审美趋向。书法艺术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大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艺术的核心, 不懂书法美学很难说真正懂得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汉代是书法兴盛的时代, 是各书体孕育成熟的阶段,书写工具的不断改良、完善,书法理论创立的时代。 扬雄之“心画”说、许慎之“象形”说,崔瑗的草书势、赵壹的非草书 ,蔡邕的九势、书论。汉代标举的“尚意”、“尚象”成为中国书论 雄

13、视百代的重要思想,而尚气则成为汉代书法的美学特色。钟繇提出了“用笔者天(界)也,流美者地(人)也。”的思想,卫夫人 (卫铄)的笔阵图强调了点画的笔力、筋骨肉,“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 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 无筋者病。”同时也强调了书法的意向,特别是书家在完成各种点画之前的胸 臆,“如千里云阵,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陆断犀 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王羲之更是尚韵重意,提 出“意在笔先”的美学思想。晋人风度一变汉代大气磅礴、森严整饬之风,而 追求意趣韵味,追求动态之美,错落之美,蕴蓄之美。羊欣承继“二王”首开

14、尚神的审美风尚,他评骘书家,以“肥”、“瘦”、 “骨势”、“媚趣”论,张扬一种刚健洞达的精神,使“骨势”、“骨力”、 “骨气”等范畴成为中国书法美学的核心范畴。而王僧虔同样张扬“笔力惊绝, 劲健飞动”的书风,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 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 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的书法理论。庾肩吾书品标举“神品”,开 后世以“神、妙、能”三品论书之风气。隋碑既保留了北朝雄放粗犷之风格,也吸收了南方的俊秀柔丽之气,成就 了文质兼并、刚柔相济之书风。隋代尽管短暂,可继往开来之功不可忽视,隋碑下开唐风,欧阳询、虞世南皆由随

15、入唐,在隋碑的基础上开创了初唐楷书的 新局面。唐人完善了楷书法度,为后代学书者树立了楷模,隋僧智永之“用字八法” 、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等理论中,标志着楷书的成熟。太宗皇帝对“二 王”的重视,晋人尚意重韵的思想在初唐也极为盛行。唐人严峻法度的束缚,宋人已不愿意继续,旨在摆脱这种束缚。宋人尚意 欲摆脱法帖的束缚,摆脱技法对人的性灵的束缚,他们重视性灵在笔墨中的发 挥,讲求笔情墨趣,表现自己的人格、学问与精神。米芾在书史中说: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充分表达了宋代书 家不计工拙,在自由的挥洒中书法精神的自由,并视为人生之乐。元人尚态,崇尚精心结撰字的形态,认为结字

16、形态是书法的一大重要因素。 赵孟钭硇挠谧中谓峁梗浔氏碌难琶男闳笞痔澹挥为“赵体”。受赵的影响大多 数书家都重视结字形态。崇尚遒媚,不再像宋人不计工拙,以戏出之。明人普遍重视书法的审美价值,一般都取法晋人与赵孟睿恼髅鳌 健 跏勒甑热硕剂 箦倜姆绺瘢岢橇 胱嗣牡慕岷希髡挪皇 鹊幕狭钍榉 哂幸旁稀钌鞯氖榉姥 煳嫉摹懊氖彼担跏勒甑摹肮叛拧彼担镨 k 的“天 趣”论,项穆的书法雅言,董其昌的书法美学,李日华的“性灵”说等, 都充分展示了明人崇尚天趣的品味的艺术思潮。清兵南下犹如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垮了病态的晚明流俗,如兴于明季的市井 文化与土人放浪形骸的风气也随之烟消云散。清初学风大变,顾炎武首开实事 求是的朴学之风。至于清代书坛,以嘉道为界线,将清分飞前后期,清代前期 称之为帖学期。清初书法实以遗民之书为代表,如傅山、朱耷,顾炎武等人都 欲以书法表现其勃郁之心胸,寄托对故国离黍之思。卓然成家,各具面目。至 如王铎等人虽身仕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