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727475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摘要: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生命线。水决定经济发展和城市的规模,水决定经济的结构和生产方式,水决定人居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水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水决定国家的兴衰,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国家安全的首要保障条件。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水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命运的关联尤为突出。水资源做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未来战略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合理规划势在必行。 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我国水资源是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词:水资源 利用 保护一、 我国的水资源我国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 100km2以上的河流有 5 万多条,1000km2以上的约有1500 多条。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流分布很不均匀,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河流很少。我国有 1 km2以上的湖泊 2300 多个,总面积 7187 km2,约占国土面积的 0.8%;湖水总储量约为 7088 亿 m3,其中淡水量占 32%。我国还有丰富的冰川资源,共有冰川 43000 余条,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总面积58700km2,占亚洲冰川总量的一半以上,总贮量约 52000 亿 m3。我国平均年降水量为 618

3、89 亿 m3,平均降水深 648.4mm,年均河川径流量 27115 亿m3,合径流深 284.1mm。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由冰川补给的只有 500 亿 m3左右。我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为 8287.6 亿 m3。根据分析计算,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别为 27115 和 8288 亿 m3,扣除二者间的重复量 7279 亿 m3后,则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28124 亿 m3。二、我国水资源特点(1)我国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并不丰富。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6%,居世界第三位,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却养育着占世界 22%的人口。我国平均每年降水深为 648mm(降水总

4、量为 6.2 万亿立方米),小于全球陆面平均降水深 800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降水深 740mm。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约为世界的 3/4;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分别是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印尼的 1/7,巴西的 1/19 和加拿大的 1/58。(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在东南多,西北少:年平均降水深从东南的 16001800mm,向西北逐渐减少到 200mm 以下,致使西北和华北地区约有 45%的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水资源明显稀少。(3)水资源在年内、年际分布不均。2我国地表径流随时间的分布也很不均匀,径流的季节性分配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

5、的特点,而且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4)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协调。我国南方四片(长江、华南、东南、西南)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36%,人口占 54%,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 81%;人均水量为 4180 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1.6 倍;每平方米耕地面积水量为 6.19 立方米,为全国的 2.3 倍。我国北方四片(华北、海滦河、黄河、淮河)总面积相当南方四片的 1/2,水资源总量相当于南方四片的 17%。其中海栾河流域,人均水量只有 430 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7%;每平方米耕地面积水量只有 0.38 立方米,为全国的 14%,由此可见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均衡的。三、我国水资

6、源主要问题(1)频繁的洪涝灾害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夏季温热多雨,形成雨季,且降雨集中,暴雨多,极易形成洪涝灾害。(2) 水资源紧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124 亿 m3,地表水资源量为 27115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 828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第六位。但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 2200 m3,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 1/4,列世界第 128 位。亩均水资源量也只有 1888m3,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 2/3左右。因此,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和亩均水量并不

7、丰富,远低于世界平均值。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补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很不均匀,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土地、矿产及生产力的分布不相匹配,加之水污染,以及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使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3)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 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 50 亿 t。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牧区草原沙化严重,牧区草地退化问题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全国已形成 164 个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达到 19 万 km2,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 100 亿立方米

8、,部分地区已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现象。大量湖泊萎缩,滩涂消失。湖泊和天然湿地的减少和丧失,导致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河流水质的恶化。天然湿地干涸,水源涵养能力和调节能力下降,使水生态失衡呈加重趋势。(4)水污染严重。我国每年有 1/3 的工业废水和 2/3 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污染长期累积,加剧了水环境恶化。四、水资源的重要作用31、 调节气候。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虽然大气中仅含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

9、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运动起着不同地区的能量传输作用。2、 水磨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流动的水开创和推动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观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3、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水可以输送多种多样材料和营养物质。水输送物质的形式有两种:溶解的矿物质和整体物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然后由水输送。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到,水可以把环境污染物输送、扩散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4、 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 6080%,甚至 90%以上。水是生命原生质的组成部

10、分,并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还是生物体内外生物化学发生的介质。因此,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还可以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动物行为等。5、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论是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 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需要 23L 水。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是,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全球的水循环已大大偏离了它的自然状态,水的流动已发生了显著

11、的变化。人口迅速增长,加快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污染了水体,森林破坏改变了蒸发和径流方向等,这些人类活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世界面临着水危机。 五、 水资源保护措施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水功能区划制度。合理确定河流水体的纳污总量,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的总 量控制。 2、用水和排水总量控制。要从源头上控制用水量,从而有效地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要 落实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量。 3、污水处理。要加强工业和生

12、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在水污染防治 方面要做好生活污水截流、工业废水减排、农业污染控制,以及引水清淤修复。 4、开展地下水保护,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要组织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强化对地 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治理,使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降低。 5、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要加快水资 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规体系建设,抓紧水资源保护有关法律的建立、健全及水 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完善水法等法律的配套法规体系。 6、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加快各流域水资源 监测网络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六、水资源可持续

13、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在于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人与水和谐共处。以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转变:41、以人为本,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科学、合理地开 发利用水资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于水环境和 生态环境的破坏。2、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基础。

14、3、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的保证供水。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4、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节水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工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将社会需水量控制在水资源可利用是量的限度内。5、注重保护水资源。加强对污染的控制,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防治。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和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减少农业污染。保护和修复水环境,使部分已经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质量得到改善。6、依法治水,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