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剪力墙的布置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703663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剪力墙的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剪力墙的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剪力墙的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剪力墙的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剪力墙的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剪力墙的布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剪力墙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1,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 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为: (1) 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都由剪力墙承受。所以一般应沿

2、建筑物的 主要轴线双向布置。特别是在抗震结构中,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并宜使两 个方向抗侧刚度接近,即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宜相近。(2) 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以增加抗震能力。门窗洞口上下各层对齐,形成明 确的墙肢和连梁,使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在抗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剪力墙和 叠合错洞墙。叠合错洞墙的特点是洞口错开距离很小,甚至叠合,不仅墙肢不规则,而且 还在洞口之间形成薄弱部位,对抗震尤为不利。(3) 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剪力墙沿竖向改变时,允许沿高度改变墙 厚和混凝土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抗侧刚度逐渐减小,避免各层刚度突变,造成应力 集中。(4) 剪力墙要避免洞

3、口与墙边,洞口与洞口之间形成小墙肢。小墙肢宽度不宜小 于三倍墙厚(否则应按框架柱设计),并用暗柱加强。(5) 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 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 2,墙长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 缝宽度较小,墙体配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 8 m。(6) 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短肢墙应尽可能设置翼缘。 在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以形成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7)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应采取增加与沿梁轴线方向的垂直墙肢,或增加壁 柱、柱等方式,来减少梁端部弯矩

4、对墙的不利影响。对截面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 半刚接,减小墙肢平面外弯矩。(8) 不宜将楼面主梁直接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因为一方面主梁端部约束 达不到要求,连梁没有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另一方面对连梁本身不利,连梁本身剪 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应尽量避免。【转】建筑施工图中现浇板厚如何确定 单向板板厚不小于 1/30L,双向板不小于 1/35L,且楼面板最小厚度不小于 90mm,屋面 板最小厚度不小于 100mm。相邻现浇板的板厚不应相差 30mm 以上。现浇板配筋规定: (1)现浇板配筋应按照“细筋密布”的原则进行设计。 (2)现浇板应控制最小配筋率大于 0.25%。

5、(3)靠近山墙部位的板块宜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墙阳角处增设放射性钢筋。在温度、 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网片。 (4)屋面板筋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 (5)板厚大于 120mm 的现浇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 住宅工程结构伸缩缝设置与砼构件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的规定执行。纵向长度 较长(一般大于 40m)的建筑物可采用后浇带的处理方法,或者可在房屋每隔 20m 左右 在板的支座上(分户隔墙下)设缝处理。 现浇板可通过添加适量的外加剂补偿砼收缩。 当现浇楼板强度等级大于 C30 时应优先使用高性能砼。 现浇板的裂缝控制,应根据其建筑与结构的特征,采取结构加强与必要时

6、释放应力的设计 原则进行处理。 现浇板设计中应进行裂缝控制计算,计算的裂缝宽度控制不大于 0.2mm。 跨度不均匀的连续板,板负筋长度应根据板负弯矩包络图确定板的负筋【转】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1.结构试验表明矩形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力墙差;计算分析表明增加 墙肢截面两端的翼缘能显著提高墙的延性;因此在矩形墙两端设约束边缘构件不但能较显 著地提高墙体的延性,还能防止剪力墙发生水平剪切滑动提高抗剪能力。从 89 规范开始 在剪力墙中提出了暗柱、端柱、翼墙(柱)、转角墙(柱),也就是目前规范中的约束边 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抗震措施。 2.对规范的不同理解往往产生了五花

7、八门的设计。有人将每一轴线的墙理解为一片墙 仅在端墙设暗柱,有人将凡是拐角或洞口边都设暗柱,而即使是公开发表出版的权威参考 书或设计手册对暗柱(翼墙柱)的截面取值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尺寸,因此造成配筋的 差别很大,甚至相同的资料由于出版的时间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3.从 2002 年开始实施的建筑结构规范,根据结构类型及受力状况,对剪力墙两端及 洞口两侧的加强边缘,按墙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轴压比的界线及加强部位要求 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抗规”GB50011-2001 规定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中落地剪力墙当一、二级抗 震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均应按要

8、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对于一般抗震墙结构 (除部分框支墙外)当满足墙肢轴压比限值界线值时可按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抗规”未明确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和 轴压比界限值;但根据混凝土规范 11.7.14 条笔者理解框架-剪力墙不受一、二抗震等级限 制,凡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当不满足轴压比限界时则均应设约束边缘构件。综合分析“抗 规”、“砼规”和“高规”设计约束边缘构件时,框剪结构、框支结构、框筒结构的要求应严于 一般剪力墙结构,因此规范要求的条件也就多了一些,设计中应引起注意。由于各规范标 准的的编写出版、发布、实施的时间不同,加上编写人认识上的差别,各规

9、范在一些条文 内容上还存在不协调和不一致的地方。在此必须指出设计中不但要复核短墙 肢轴压比,也 要复核长墙肢的轴压比:抗震墙结构中,当层数在 15 层以内时其墙肢轴压比一般都小于 0.2,所以一般除 9 度地震区外,都可以不设约束边缘构件(高层底部加强区除外),只需 设计构造边缘构件,不少设计都忽视了这点,造成浪费剪力墙的位置: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楼(电)梯处。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在竖向布置上

10、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6)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 8m)、L 形、槽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2)剪力墙的间距: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3)剪力墙的数量:与结构体型、高度等有关。从抗震性考虑,在一定范围内数量越多越好;从经济性考虑,数量太多会使结构刚度和自重很大,地震力和材料用量增大,造价提高,基础设计困难。因此,剪力墙的数量应适宜,只需满足侧向变形的限值即可。(剪力墙的数量:规范要求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距不宜

11、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距的 50%)成片的剪力墙最好对称布置,必须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分散”的原则。 因为在地震时全靠它抵抗地震剪力。这个我来回答吧,我把工作中具体应用的方法简单总结如下对于复杂的建筑图可以直接把建筑图转换到 PKPM 建模计算正确的方法是:双击 PMCAD 界面中的“C AUTOCAD 平面图向建筑模型转换“:选择主菜单中的“打开DWG 图“,然后选择要转换的 CAD 图,打开之后在右边菜单中分别选择你建模需要的柱子和轴网等并在图中分别选出后可以点“显示选出”检查无误后选择“转换为建筑模型数据”之后就可以返回建模了。可能我说的不够清楚,大概过程就是这样,其实你自己打开“

12、C AUTOCAD 平面图向建筑模型转换“之后完全可以自己摸索转换方法。 在转换建模时强烈建议你只转换柱子和轴网,墙和梁等要返回建模时在加上,不然很容易出现转换偏差。如果你是用天正做得建筑图,图层分离明确可以这样转换:1:点开天正建筑或结构,OPEN 一个建筑平面图或自行绘制轴网(轴线自动归位一个图层,若使用 CAD,需要建一个图层) 2:按需要绘出柱子和梁以及其他构件的位置(注意每个构件的图层与 TchDwg 中要求的构件图层对应,若嫌麻烦,只要轴线和立柱好了) 3:输入命令 appload,加载 TchDwg.arx 4:在弹出的操作对话框中,选中天正,以及其他参数。 5:运行 PKPM 调出已经建好的模型标准层,对不满意的地方再进一步修改和加标准层及设置 PKPM 自身参数 另注意:从 cad 里面转换过来的模型有个“缺陷”:第一次进去的时候预览不到模型; 进去 pm 界面之后必须按 F6 或者按“全屏按钮”才能看到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