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困戏研究生论坛文集少儿戏曲教育初探0 6 级戏曲影视导演李娜一、研究少儿戏曲的目的1 、增强本民族文化的推广,保护优秀文化遗产;2 、加强儿童的素质教育、提高审美情趣;3 、创作更多、更好的儿童戏曲;4 、发现戏曲苗子二、戏曲在少儿教育中的作用随着上个世纪影视等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戏曲从老百姓娱乐生活的霸主地位上退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各类艺术都在大步前进,.我们有了话剧、音乐剧、影视,它们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是新鲜的,人们对它们的好奇或多或少的冲淡了对戏曲的耳熟能详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研究儿童戏曲不仅对孩子树立民族荣誉感、提高文学修养、继承与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提高孩子综合素质1 、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当今的艺术,越来越趋与“同化“ 中国人跳芭蕾、演唱意大利歌剧不比外国人差;电影是西方传进来的,我们也正在努力迎头赶上,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并以成功进入好莱坞为荣当然中国的优秀文化也吸引着其它国家艺术家们的热切关注,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我们的武术、戏曲、书法等传统艺术从大的方面讲这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让自己的文化走出去的好办法,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即这种融合影响了自身艺术的纯粹性。
在现今这个充满诱惑( 不仅仅是金钱) 的情况下,意志不坚定是很难坚持自我的,很容易就会走上迎合的道路今天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这造成了当今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脱节一种文化如果离开了本民族的土壤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戏曲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学习它对于我们了解本土文化很有作用梨园行里的老一辈大家们,哪一位不是对传统文化了如指掌? 现如今戏界却鲜有大师出现,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不断流失2 、文学修养的提高首届困戏研究生论坛文集戏曲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从很大程度上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李开先等剧作家的作品时,往往会不禁慨叹先贤的伟大,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包含有历史、民俗和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本民族文化、展现本民族精神元曲、南戏、明清传奇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小学习它们对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民俗、历史、文辞都有很多好处3 、音乐修养的提高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各剧种都有自己的唱腔和音乐风格学习戏曲音乐,可以使我们渐渐地了解并体味到我国民族乐器、锣鼓经、戏曲中特有的韵味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器乐班,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另外,国家还开设了器乐演奏等级考试,这些举措对学习戏曲音乐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是极大的,进而也对我国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大有裨益。
4 、形体的训练、意志的培养中国戏曲讲究“精、气、神”,研究开发一些适合儿童的戏畸身段,有助于孩子的形体发育戏曲的唱念做打对训练儿童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性有很大好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仅仅是对演员基本功训练极为艰苦的形象表述,更是用以磨练一个人意志的表现我们的儿童训练课当然不需要那么苦的训练,但一定的练习会矫正他们不正确的站姿、坐姿,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 德育教育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我们熟读的《老·庄》、《三字经》、《论语》等都在向我们讲述着道、德、仁、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理,教导着我们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当然,戏曲中也同样包含着许多这样的关于爱国主义、刻苦学习、认真做人等题材的剧目,例如:《杨门女将》、《陈母教子》、《碧纱笼》、《琵琶记》、《目连救母》等这类作品带来的影响,本就应该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还有什么教育比这更能深入人心的呢?( 三) 发现好苗子戏曲演员的培养需要从小着手,在少儿阶段进行戏曲教育有利于我们发现人才,这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乃至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戏曲不仅剧种繁多,而且不同的行当流派也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孩童时期模仿能力较强、对旋律较敏感的特质,来发现她( 他) 们当中兵禀赋较高者。
再者,首届困戏研究生论坛文集儿童时期是人体骨骼的发育期,韧带很柔软,是基本功训练的最佳时期戏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多讲究,不从小练是很难学扎实的我们熟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哪~个不是打小就开始苦练,才能够成为一代伟大的表演艺术家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真真切切的道理!三、少儿戏曲的开发,充分发挥戏曲的能动性1 、创作好的少儿戏曲作品我国少儿戏曲作品很少,精品更可谓少之又少,能数出来的寥寥无几,《哪吒闹海》、《打猪草》、现代京剧《北斗星》、评剧《大森林》等我们的儿童文学发展不容乐观,儿童剧创作更是匮乏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懂戏的人不懂儿童心理,写出的戏孩子不喜欢;懂儿童心理的又不懂戏,故而写出孩子看得明白、觉得有趣,又能从中受到教育的戏真的很难但我想写儿童剧也要与时俱迸,了解今天孩子的所想、所问、所爱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去做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这对创作儿章题材的剧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从体裁上拓展儿童剧的创作领域,I %女H J L 童戏曲电影:电视剧等,我深切感到应该发展儿童戏曲动画片,这对培养小观众有很大帮助,虽然我们学校在戏曲动画方面也有所尝试,但在儿童戏曲动画片的探索上却还是一片空白,且这片空白一直延伸到了整个社会领域内,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一大课题。
2 、角色体验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如今的独生子女普遍有自私、懒惰、虚荣心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戏曲中角色划分的手法,量体裁衣的创作剧本,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角色表演,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心态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创作这类剧本时应注意把平常常见的问题作为素材,旨在让孩子们在看戏、演戏的同时,从中发现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的缺点,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比单纯的说教来得有用得多另外一个越来越引起关注的问题是当今的男孩子都很缺乏阳刚气,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父亲和男老师的投入相对较少,再加上这又是一个缺乏英雄精神的时代,因此便产生了这种广泛的社会问题然而在我们的戏曲文化中,却恰恰有着很多崇高的英雄形象,象林冲、岳飞、包拯等,多接受这方面的知识蕴藉,无疑会增强男孩子心中对英雄的崇拜和渴望,也会唤起他们对承当责任的一种认知,这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3 、合作交流能力、集体意识的培养首届固戏研究生论坛文集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大家的通力配合让孩子学会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协作意识,还可以使一些胆小、怯懦的孩子摆脱心理束缚,增强自我表现力和自信心,以促进孩子能力的培养。
四、.丰富课余生活孩子学习任务很重,需要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而且我知道儿童是很喜欢戏曲的,特别是武戏,因为这些戏能满足他们喜欢游戏的天性刀枪棍棒的精湛技艺不就是每个小伙子的梦想吗? 还有那夸张的化妆、服装、柔美的身段,又有几个小女孩没有模仿过? 我们应当好好利用儿童与戏曲之间的缘分,来促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戏曲有唱有跳、小朋友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了学习压力的释放,同样能够得到艺术情操的陶冶,何乐而不为五、设想一、教育要从根上抓起,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这一块的投入是比较薄弱的,如果我们在师范教育中将戏曲( 当然还有其它传统艺术,这里重点谈戏曲) 纳入其中,几年以后,这批学生走进教师队伍,他们就会将戏曲艺术介绍给孩子我觉得当代青年人对戏曲了解甚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戏曲的教育,没有了解戏曲知识的渠道,甚至连艺术课老师都不懂戏曲,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目前我们应当做得是集中对幼儿园、中小学、综合类大学艺术课老师进行戏曲知识培训,只有他们对戏曲有所了解了,孩子才有可能了解我认为这是振兴戏曲的必要一课二、开发一套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戏曲教程,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戏曲课,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了解戏曲,让孩子真正触摸戏曲,而不是远远观望。
三、联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普及戏曲知识,着重培养小观众,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戏曲观众断层的问题央视1 1 套是专门的戏曲频道,但针对儿童的较少,并且孩子们也很少有看的意识,如果少儿频道也能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相关的节目,那推广起来将会容易得多四、我们学院可以创立一个演剧社,周末、节假日去街头演出一可以实践锻炼;二可以发展中国街头演艺文化;三可以普及戏曲,让戏曲更贴近平常百姓同学们还可以深入各学校,演些经典的折子戏,以此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联合其他院校开展各自风格的竞技式的街头演出,这样同学们会更有动力日本的铃木镇一先生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写了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爱的首届固戏研究生论坛文集哺育》,翻开目录我们就会有很多收获,我找出了一组关键词:能力、环境、训练、重复、创造、友爱、音乐、幸福、梦想、开始我觉得这些词在我们的戏曲中一样认同教育从娃娃抓起,儿童是未来! 其实我们是可以为戏曲做很多实际事情的,我觉得戏曲应该在当今这道文化大餐上成为不可缺的主食,不管你吃多少好吃的菜,你依然还是会想要吃点主食,这样一顿饭才会完整中国戏曲学院有能力、也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一传统文化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