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8108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外资银行jian简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外资银行 一、1949 年以前的清光绪十六年(1890) 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相继来津开设分行,从此天津有了外商银行。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英国麦加利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华俄道胜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来津设立分行。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天津的银号、票号和银行已有 300 余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比利时华比银行来津设立分行。 户部为统一币制,决定撤销部分造币厂,仅余九厂,一律由设在天津的户部造币总厂颁发祖模,统一铸币。户部易名度支部后,户部造币总厂亦改名为度

2、支部造币总厂。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天津最早的华人商办互助性质的保险机构天津裕善防险会创立。 中比合资义品放款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清宣统三年(1911) 殖业银行在天津成立。 1915 年 5 月盐业银行天津分行开业。 6 月 1 日中国银行货币交换所天津分所开幕,推广法定货币,调剂金融。 是年日本正隆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1916 年 11 月 7 日中孚银行在津成立。 是年美国花旗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1918 年 2 月天津市银行公会成立。 7 月天津试办邮政储蓄业务,成为全国最早试办邮政储蓄业务的城市。 是年日本朝鲜银行来津开设分行。 是年聚兴诚银行在津设立分行。 1920 年 5

3、 月 6 日意大利华义银行来津设立分行。 8 月 10 日中华懋业银行在津设立分行。 10 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津设立分行。 是年日本天津银行总行在津开业。 1923 年 是年美国美丰银行来津设立分行。 是年天津造币厂被国民政府财政部列为一等厂。 1927 年 2 月 21 日中国农工银行在津成立。 是年天津有官办银行 3 家,商业银行 18 家,外商银行 13 家。1934 年 8 月 15 日国华银行在津设分行。 是年天津华商保险业同业公会成立。 是年年末,天津有华商银行 29 家,银号 269 家,典当 88 家,外商银行 17 家,外商保险机构 100 余家,华商保险公司50 余家。

4、1937 年 “七七”事变后,天津银行减至 33 家,银号减至 94 家。 1938 年 3 月 10 日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天津分行成立,发行伪“中联券”。 解放北路原名“大法国路”,始建于 1860 年,最初期,外国银行惟恐华商争占其利益,不允许华人在界内投资建房,因此,金融街两侧的主体建筑以外资银行的位置比较显赫。1880 年,英国汇丰银行最早破土兴建,1890 年德华银行开业。尔后,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外国金融资本大量涌入,英国的麦加利(渣打)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中法工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及运通、美丰、大通银行,比利时的华

5、比银行等等。当时各家外国银行的建筑均采用了本国最先进的技术,新颖的设计和最优质的进口建筑材。拔地而起,雄浑壮观的金融建筑群体,显示着各银行的雄厚实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资银行日渐兴起,为便于业务联系,华商银行、各大银号均向“英法中街”靠拢,至天津金融业辉煌时期,金融街外资银行建筑群体及与之垂直交叉的几条主要街道,包括现今的滨江道、哈尔滨到、赤峰道、大同道等交界区域兴建的以“北四行”为代表的华商银行建筑群体的结合完成了天津金融街饿整体布局,中国的“华尔街”由此而得名。光绪十六年(1 890),英国汇丰银行和德国德华银行率先来津开业。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争后,英国麦加利银行、俄国道

6、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和中法工商银行等也相继来津设立分行,中街(现解放北路)逐渐成为外国银行聚集的地方。时,外国银行和中国部分银行均设在租界内(又称“租界派”),经营存放汇与兑换,侧重于进出口贸易。辛亥革命爆发前,天津外商银行计有 8 家。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华民国。华商银行纷纷建立,银号发展很快,而票号更一蹶不振。1912 年,大清银行天津分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天津分行,采取中央银行制度,享有代理国库及发行兑换券等特权。中国银行和另一家官办银行交通银行在天津发行的兑换券均盖有天津的戳记,称为“津钞”。直隶省银行作为地方政府银行也可以发行兑换券,称为“省

7、钞”。1915 年以后,盐业、金城、大陆三家银行先后在津设总行,中南银行在津设分行,合称“北四行”。时,外商保险公司也迅速发展,美国增加最快,在短短的三、五年间增设保险机构 40 余家。到 1927 年北伐战争前夕,天津有官办银行 3 家,商业银行 18 家,外商银行 13 家,组成了包括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官商合办银行、商办银行、外商银行等齐全的天津银行业,成为天津金融界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著名的“北四行”在国内都有重要影响。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租界外的银号和金店纷纷向租界转移,中街遂有“银行街”之称。今解放北路、和平路、滨江道、哈尔滨道这一井字形地区,不仅成为天津的金融中心,

8、也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在这个中心地带,不仅银行集中,而且设有白银、外币、京钞、申汇、黄金、证券、外汇和同业拆借等各类金融市场。1932 年末,天津的 22 家银行存款余额为25578.8 万元,占全国 122 家银行存款总额的 18%;1933 年末,天津 22 家银行存款余额为 40451.5 万元,占全国 123 家银行存款总额的 15.4%。至 1934 年末,天津有华商银行 29 家,银号 269 家,典当 88 家,外国银行 17 家。其中,华商银行、号资力 36500 万元,外商银行资力 43612 万元(均按法币计算)。与此同时,外商保险机构新增 100 余家,华商保险公

9、司也发展到 50 余家。时,天津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资力,还是经营规模,以及业务幅射范围,都仅次于上海,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二位,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北方金融中心。到 1945 年日本投降前夕,天津有日伪银行 8 家,外商银行 5 家,华商银行 23 家,银号 103 家,华商保险机构 42 家,外商保险公司只有瑞士的 3 家。1946 年初,天津的金融机构,除四行二局外,有省市银行各 1 家,商业银行 16 家,外商银行 9 家,钱庄 56 家,保险公司 29 家,共计 112 家。至 1948 年底,天津有官僚资本银行 9家,商业银行 34 家,钱庄 111 家,总存款余额金圆券 6640 万元

10、,放款余额 6679 万元,其中,官僚资本银行存款占 70%,而放款仅占 28%。外商银行中除了美国花旗、大通两行之外,已不再保持战前的垄断地位,除在外汇业务上略占优势外,其他已不如本国银行。此外,天津尚有证券行 110 家,金店 150 家,典当 43 家,保险公司 48 家(其中外商保险机构 24 家,分属英、美、法、瑞士四个国家)。 二、1949 到 19781956 年 1 月 14 日天津市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7 月 1 日废止银行代理金库制度,实行国家预算出纳业务。 12 月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外汇部并入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本月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先后撤离天津,东方汇理银

11、行宣告停业。 1956 年,外商银行相继结束业务。自此,多种金融机构合并成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形成“大统一”的银行体制。 三、1978 年以后截至 1990 年底,天津市各级金融机构有 1149 个,其中,分行(分公司)级金融机构 6 个,区、县支行(支公司)级金融机构 91个,分理处、营业所 180 个,储蓄所 619 个,城市信用社 21 个,农村信用社 217 个,信托投资公司 11 个,外资银行驻津办事处 4 个。 四是外资银行在津机构快速发展。1992 年 10 月,英国渣打银行首家获准在津设立机构。其后,随着银行业向外资的全面开放,英、法、美、日、韩、荷兰等国及港澳地区的

12、银行纷纷在津设立机构。截至 2009年 8 月底,天津市共有外资银行分行 20 家,代表处 2 家。外资银行的进入,为天津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和改革的动力,有利于完善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高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是首家落户天津滨海新区的外资银行。该行 1995 年 7 月开设天津代表处。2007 年 7 月在天津开设分行。 渣打银行、法兴银行、印度公民银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于 1995 年 8 月在天津建立分行,是首家在天津建立分行 的日本商业银行、日本东京三菱结合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大华银

13、行是新加坡第二大银行, 韩国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天津首家外资法人银行。2009 年 5 月取得中国银监会停 业批复,同年 6 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天津。 法国兴业银行 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新加坡华侨银行全资具有的外商独资银行。该行在中国的分 支机构包罗上海总部以及北京、成都、厦门、天津和广州分行,在青岛设有办事处。 2009 年 11 月 26 日,有着 140 年汗青的德国商业银行(yinxing)正式落户天津,成为了第 25 家在津开辟营业的外资银行。韩国外换银行在天津的首家支行- 荷兰银行 天津金融志天津的金融业源远流长,明末清初,已呈萌芽状态;而天津货币的流通,则要早于金融

14、业诞生 400 余年。初,流通以明朝洪武八年(1375)印制的“大明宝钞”为主币,纸币、白银、铜钱兼用。至清朝嘉庆年间,随着汇兑业的出现,典当业也初具规模。 天津早期没有法定的通货,“大明宝钞”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废除后,不论货物贵贱,多以金银定价,贵金属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形成以银为主、以铜为辅的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大数动银,小额用钱。两种货币同时流通,必然产生兑换交易。随着天津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兑换日益频繁,于是,兑换货币成为钱业的起源。最初专事兑换业务者,多是独自经营,设摊而贾,称为“兑钱摊”。一般商铺也有的兼营兑换业务。明末清初,天津出现了钱局、钱铺、炉房和典当(俗称当铺)。钱局

15、以经营银钱兑换为主,兼营存放款;钱铺以熔化银两、制造金银首饰为主,兼营兑换;炉房专司熔铸银锭;而当铺则经营抵押放款。此时,民间信用组织合会(老人会、攒钱会、寿缘会)也悄然兴起;以贷放货币为主要形式、以榨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高利贷活动在城乡(特别是乡村)活跃起来。 清嘉庆二年(1797),山西商人雷履泰在天津经营的日升昌颜料铺,首创汇兑业务,以解决两地间偿付调拨款项,并于道光二年(1822)改组为票号,天津成为山西票号和汇兑业的发祥地。嘉庆十七年(1812),天津成立津邑当行公所,典当业也发展起来。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商仁记洋行率先来津开设机构,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理保险业务,将保险业打入天

16、津。咸丰三年(1853),义恒银号正式开业,天津近代金融业创立。咸丰十年(1860),天津被迫开埠,随着西方列强陆续在津强行划定租界,英、法、德、荷、日、美、澳等国保险公司相继来津设立机构,外商保险业迅速发展。自鸦片战争以后,白银外流,银荒严重,制钱贬值,清政府发行的钞贯和钱业发行的银钱兑换券开始流通市面。 光绪年间是天津票号和银号鼎盛的时期,也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兴起阶段。自咸丰十年(1860)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商纷纷来津开办保险公司,外商银行亦陆续在津设立分行。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汇丰银行和德国德华银行率先来津开业。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争后,英国麦加利银行、俄国道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和中法工商银行等也相继来津设立分行,中街(现解放北路)逐渐成为外国银行聚集的地方。与此同时,天津的民族资本主义金融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天津设立分行。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前夕,天津的银号、票号和银行已达 300 余家。时,天津主要经营汇兑的票号,因其总号所在地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