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80919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专访访联联合合国国前前副副秘秘书书长长陈陈健健:我我不不代代表表任任何何国国家家http:/ 2007年05月10日08:55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陈健在在联联合合国国历历史史上上绝绝无无仅仅有有的的一一天天权权力力真真空空,被被一一个个中中国国人人填填补补 陈陈健健的的行行动动,让让全全世世界界知知道道,中中国国人人对对痼痼疾疾也也会会用用猛猛药药 他他在在一一次次记记者者会会上上的的发发言言,被被某某套套大大学学语语文文 教教材材收收录录 前前联联合合国国秘秘书书长长安安南南: “陈陈健健的的改改,是是联联合合国国历历史史上上最最深深刻刻的的改改。” “他所主导的改,是联合国各项改当中最

2、深入、最富有成果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安 南对他的中国同事陈健赞赏有加。 2007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卸任。陈健的五年,正是中国外交在新世纪初露 峥嵘的五年。作为第一批进入联合国的中国外交官,陈健的三十年,可以真切看到中国外 交三十年的发展轨迹。 911,联合国大会由中国人领导 2001年9月11日清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普通一天的开始。 陈健开车离家时,一切如常。当他在联合国大楼下车,旋即感觉气氛异样。平日这 个时刻,人们都向大厦走去,但眼前只见人们纷纷从楼里撤出,神色仓惶。陈健向身侧的 警卫询问,警卫也不说话,遥遥一指,陈健抬眼望去,冒着浓烟的世贸大楼赫然眼底。陈 健心头一紧:

3、“出大事了! ” 世贸大楼、五角大楼先后被撞,同样位于美国心脏地带,且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联合 国大楼随即成为 “高危建筑 ” 。 接下来的一幕让警卫迷惑不解。他发现,这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副秘书长,“逆人潮而动 ” , 向联合国大厦走去。警卫急忙上前询问,回答是:“我还有工作。”这位警卫的第一反应是:2“他不要命了。” 头一天的9月10日,原联合国大会主席刚刚卸任,新的大会主席尚未产生。原定11日联 合国大会要产生新主席,但“91”打乱了一切。于是在 9月11日,联合国大会六十年历 史 上第一次 “群龙无首 ”没有大会主席,联大出现短暂“权力真空 ” 。 “会议究竟能不能开? ”联合国大会事务司司

4、长普茨列夫,正为第二天的会议焦虑。这时 候电话响起,他的上级陈健,指示建立一个类似“临时指挥部 ”性质的小组。普茨列夫听到电 话 彼端的声音仍然清晰,镇定,条理清晰,这位俄罗斯人顿时心中一宽。 在人心浮动之际,陈健派人打电话给各地区集团主席,要求这些主席分头通知本地区代表, 告知明天开会事宜。随后,普茨列夫又得知,他的上司陈健以联合国副秘书长身份,行使联合 国 大会主席职责,召集联合国各地区集团主席,维持联大在危机中的运作,并商议如何对 91 表态。 9月11日这一天,陈健如往常一样,10点上班, 6点下班,其间一直呆在联合国大楼里, 未曾离开一步。 9月12日,在陈健的领导下,联合国大会顺利

5、召开,并通过了反恐决议,美国媒体也罕见 地称赞联合国 “表现出惊人的效率 ” 。鲜为人知的是,这 “惊人效率 ” ,是在一个中国人 的掌控 下 完成的;在联合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天权力真空,被一个中国人填补。 一旦成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属于国际公务员,为联合国服务,不能再代表任何国家的利益。 陈健在上任第一天,就被要求在一份誓约上签字誓约规定,从那一刻起,他就不代表任何国 家。而此前,陈健一直代表中国。 一场针对积弊的 “持久战 ” 七年前,曾有一本地下出版物,如幽灵般,在联合国高官与各国大使间秘密流传。 “大家心照不宣,如获至宝”这本十四页的小书,就是由前法国驻联合国大使梅德萨特 编写的 “联

6、合国打盹地点指南 ” 。 联合国会议大多冗长乏味,甚至通宵达旦,很多官员难以支撑,须溜出去打盹,而标注了 联合国大楼内诸多适合打盹的地点,并进行“打盹指数 ”点评的手册,自然广受欢迎。然而 2001年,该书的 “热销 ”却因陈健戛然而止。 作为最早进入联合国的中国外交官之一,陈健曾先后担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副代 表、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发言人、中国驻日大使等职。与他的继任者,以“中国鹰派 ”著称的 沙祖康相比,陈健显得低调许多。 2001年,自驻日大使卸任后,陈健接替金永健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执掌联合国大会和会 议管理部。与主管政治、经济等“重要部门 ”相比,会议管理部似乎并不“核心 ”

7、 。 “本来以为 在这个部门会轻松些,可刚一上任,秘书送来一份财务状况报表,让陈健“倒吸一口冷气 ” 。 “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是联合国第一大部,人员最多,开销最大,仅在纽约总部就 有1200人。而眼前报表上的 “血红赤字 ”赫然显示,该部门已累计亏损 3800万美元,仅 2000 年就亏空1100万! 陈健找了一个咨询公司,专门调查会议管理部经费超支的原因。症结很快查明:亏空源自 联合国的 “文山会海 ” 。该问题曾饱受外界非议,但数十年来积重难返,连前秘书长安南也慨叹 “联合国要被会议和文件淹死” 。各国为显示谈判决心,希望为本国多争取一些利益,但僵持的 后果是,会议变成马拉松,结果不

8、会有任何改变。 联合国会议经常持续到凌晨,文件动辄上百页,加之会议时间不定,六种语言的同传要从3世界各地乘飞机到纽约 “救急 ” ,花钱如流水。 当年中国刚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乔冠华就 有 “文山会海 ”的慨叹,如今三十年过去,依然如故。 “他总是平易近人,和颜悦色。”会议管理部的下属对他们的新上司印象是,十分随和。然 而,这位和蔼的中国人随后的“强硬手腕 ”让他们史料不及。联合国高官们原以为这位来自中 国 的副秘书长会秉承 “稳定压倒一切 ” ,但陈健 “板凳还没坐热 ” ,就举起改的利刃。一场联 合 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幅度改,矛头直指数十年来的积弊,在会议管理部迅速展开。 联合国大会早有规

9、定,所有会议应在会议管理部批准时间内举行,下级呈送上级的文件不 得超过20页,联合国秘书长报告不得超过16页。但这些规定从未被认真执行。“没有规 矩,不 成方圆,联合国也不能例外。”陈健上任后,真正开始实施这个规定。 对付超时和违规者,会议管理部采取撤走翻译、服务人员等“强制措施 ” , “挑战旧制度的 勇气,颇有变法图强的味道” ,在联合国数十年,熟知会议积弊的老同事评价。 政令一出,整个联合国为之震动,阻力亦随之而来。会议“意犹未尽 ”就被 “勒令离场 ” , 数十年的 “老传统 ”一朝被废,很多人对新规定很不适应。一些会议主席也打电话给陈健,要求 延长会期,陈健的各国 “老朋友 ”也纷纷

10、 “走后门 ” 。联合国大会第五委员会主席,新西兰驻 联 合国大使想尝试一下: “看在我的面子上,再多给我们十分钟。”陈健的回答依旧礼貌: 我知 道 你是支持联合国改的,我如果同意,今后就难以约束其他人,改目标也难以实现。面对 “人 情” ,陈健滴水不漏,各种 “高抬贵手 ”的要求,陈健一概谢绝。 “人家也是大使,反复的来求我。我能顶住就顶,实在顶不住,我就祭出最后杀手锏,让 他们去找秘书长,如果秘书长下令,我就服从。”陈健深知,后门一开,放过一个,就无法约束 其他,改就会毁于一旦。 对于陈健的改,安南给予充分支持,从未下令延长。五年任期内文山会海积弊大减,联 合国风气焕然一新。 5年中,会议

11、管理部年年盈余,由“亏损大户 ”一跃而成 “盈利大户 ” 。 “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向来以稳健著称,但陈健的行动,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对痼疾也 会用猛药。”一位联合国评价。陈陈健健曾曾任任外外交交部部发发言言人人 以以风风趣趣幽幽默默见见长长http:/ 2007年05月10日08:55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最富挑战性 ”的职务 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和出使日本时,陈健曾多次“舌战群儒 ” 。 1996年,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国书,委任陈健担任驻日全权大使。当时中日关系稳定良好, 双方都对陈健寄予厚望。在陈健任上,经不懈努力,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先 后 访日,中日双方一度形成良性互动。然而

12、,教科书事件、李登辉访日让中日关系陡生枝节。 在此背景下, 2000年,陈健接受日本朝日电视台邀请,参加直播节目“星期天企划 ” 。该 节 目是日本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访谈节目,常邀请“重量级人物 ” ,就国内国际焦点问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田原总一郎向来以言语犀利、不留情面著称,而这也是中国驻外大使首次参加国外电视 台 现场直播的访谈节目。 现场直播,说出任何话都无法收回。节目里,田原频频向陈健发难。他拿出一张图表,上 面显示1996年-2000年中、日、美三国军事预算增长情况。田原提问:“据该表格显示, 中国 军费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与日本,说明中国正在对亚洲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陈大使您怎么看?4

13、”此言一出,全场焦点骤然集中在陈健身上。 在全日本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陈健声音依然平静:“那我也来看看图表。根据图表显 示,中国军费总数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但中国军队需要保卫的国土面积却是日本的二十六倍, 因此这样来算,中国还不算是亚洲和平最大的威胁吧?”如此回答,连在场的日本观众也禁不 住 连连点头。 “面对媒体,应尽量用事实说话。不过,在聚光灯下面对外媒,不仅要斗勇,更要善于斗 智。 ”陈健说。在任驻日大使前,陈健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迄今为止的二十多位发言 人 中,绝大多数都比较严肃,陈健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唯一一个以风趣幽默见长的。他常以幽默 的方 式,把记者会上的敏感话题与火药味

14、化于无形。”外交部一位老领导如是评价。 “大多数媒体还是善意的,但也不排除有些外国媒体,抱有敌视中国的态度,经常在记者 会上寻找时机。”陈健坦言,在其担任的诸多职务中,外交部发言人一职最富挑战性,每次上台 之前,心中亦不免惴惴。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当时很多外国记者经筹划,在记者会上联合向陈健提出, 要向中国政府提交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请愿书,请陈健转交。问题一出,早有准备的国外媒体 把 所有的灯全都打上,准备拍照。 “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等于给西方媒体一个炒作的机会,不利于妇女大会的顺利举行。” 面对两难困境,陈健急中生智,微笑答道:“我是外交部发言人,我这里是信息的出口,不是入

15、 口。 ”全场一阵笑声,没有 “不”字,但实际上拒绝了外媒的要求。第二天风平浪静。 曾有媒体要求陈健预测当时刚上台的日本桥本内阁的命运。直接答“对别国政府不便预测 评论 ”也可,则显僵化,当时陈健笑答:“我不是算命先生。”全场莞尔。 陈健在一次记者会上的发言,甚至被一套大学语文 教材收录,作为临场机智应变的范 例。 “我认为,设立发言人这个位置,不是为和西方斗争,而是为增加外国记者对中国外交政 策的理解,缓解其敌对情绪,为改开放和外交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陈健坦陈初 衷。 1972年, 30岁的陈健作为随员,来到纽约,当时的工作是给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陈楚做翻 译。在联合国,没有强烈的等级观

16、念。如联合国大会开会时,任何坐在本国牌子后面的外交人 员 都可以发言。中国当时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猛烈批判“苏联修正主义 ” 。当中 国代表离开 时, 陈健作为随员,也时常发言批判“苏修 ” ,与苏联代表激烈辩论。他笑言,后来做发言人的 口才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被 “锤炼 ”出来的。 从泥水地到联合国 陈健1964年从复旦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随即进入著名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翻 译班,进一步学习英文。这里曾走出李肇星、章启月等一大批外交官。两年后文开始,他被 先 后下放到广东汕头牛田洋和江西五七干校劳动,种了三年的水稻。 “当时我很羡慕在北方劳动的同志。北方水稻一年一熟,而我种田之处一年三熟,劳动量 大多了。”数年日晒雨淋的稼穑生活,被陈健略带揶揄的笑谈一语带过。太阳终日暴晒让皮肤开 裂,稻田齐膝的水里,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