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677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什么心理学实验可以如此有影响力,以至于只要参加了这个实验就可以改变你对于自己和人性的看法?什么实验过程可以促发人们大量地出汗和颤抖,使得 10%的人极度难过,同时让其他人陷入歇斯底里的狂笑?什么发现可以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它招致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疯狂反驳?欢迎来到十大心理学研究的第六个提名,正如你所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可是先不要争论,因为这个研究引来了大量的批评,有些人

2、说它的断言过于浮夸。解释人类的残酷Stanley Milgram 的著名实验是为了测试对于权威的服从而设计的(Milgram, 1963) 。Milgram 想知道,当被一个权威人物命令去伤害他人的时候,一个人究竟会残酷到什么地步。很多人在二战的恐怖之后想要知道(不是第一次想知道) ,人们如何会被激发,去对同类犯下如此残酷的罪行。不仅是那些武装部队,就连普通人都被强迫去实施最为残酷可怕的暴行。但是 Milgram 没有去调查战争中的极端情况,他希望看看在实验室相对“正常”的环境下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当被要求给另一个人实施电击的时候人们会有什么表现?人们会无视自己的忧虑而遵从命令到什么样的程度?被

3、试所处的实验情境最初比较简单。被试被告知他们参与了一个学习实验,他们执行电击,并且需要持续到实验的最后。他们是“老师” ,而另外一个人是“学习者” 。他们坐在一个机器前,上面有标着逐渐增大的电压值的刻度盘。这就是“电击器” 。上排的第三个电闸贴着“危险:强电击”的标签,之前两个电闸只是标着“XXX” 。在实验过程中,每当“学习者”犯下一个错误的时候,被试就被命令执行不断增强的电击。当然学习者不断地犯错,于是老师(可怜的被试)必须持续给与学习者越来越强的电击,并且听到惨叫,直至最终学习者安静下来。被试实际上并没有释放电击,实验中的学习者只是一个按照预演演戏的演员。学习者看不到被试,所以他们只能根

4、据自己的假设来装出被试给自己造成的痛苦程度。然而,他们几乎可以肯定,到了实验最后,电击会变得极度痛苦,而学习者很可能会不省人事。当被试推诿,不愿实施电击的时候,以身着白色实验服的权威形象出现的实验者会命令他们继续。结果在我阐明实验结果前,试图去想象一下你自己是实验的被试。为了一个记忆性的学习,你究竟会给另一个人实施多强的电击(至少你认为那是电击)?当你执行了标有“危险:强电击”的电击,使得学习者安静下来之后,你会怎么想?说实话,你会残酷到什么程度?无论你认为自己会残酷到什么程度,你很可能都低估了自己,因为大多数人都低估了自己的残酷。就如同这个实验本身一样,实验结果如同触电一般有冲击力。Milg

5、ram 的研究发现人们比你想象中更加愿意服从。63%的被试一直持续到实验的最后即使在学习者痛苦地尖叫,对他求饶,直到最终不省人事的情况下,被试还是执行了所有强度的电击。这些可不是特别挑选出来的虐待狂,他们都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志愿参加这次研究。这些结果应该如何解释?在当时 Milgram 的研究成为了大新闻。Milgram 用了情境的力量来解释实验结果。这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完美地用事实说明了社会情境可以给人类行为带来的影响程度。这个实验开创了一个全世界实验室对此进行后续研究的小型产业。这些发现在不同的文化中,略有细微差别的情境中和不同的性别中(最初的实验被试均为男性)都成立吗?答案是:即使改变

6、很多不同的实验变量,人们还是非常服从。其中一个例外是澳大利亚女性明显不太愿意服从。从中不难了解如果换作是你会怎么样。存在本质缺陷?现在再回头想一想。显然,这个实验依赖于情境去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这个情境究竟有多么真实?如果是你,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你会明白那不是真的,你不是真的在给某人施以电刑,在大学研究中将某人电到不省人事当然是不被允许的。而且,人们会找到大量的非语言线索。那个演员究竟需要演得多好才能防止被看穿自己是个演员?即使明知并不是真的,人们还是很善于假装配合。越是了解人类心理学,我们就越了解无意识过程的力量,无论是情感无意识还是感知无意识。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巨大

7、的影响。假设在无意识层面上人们并不完全相信这个实验是真的,那么还有另一种解释是可行的。也许 Milgram 的研究事实上证明了墨守陈规的力量。我们都会受到一种拉力,它让我们想要讨好实验者,融入情境中,做别人期待我们去做的事情。虽然这也是对于这个杰出实验的一种有说服力的理解,但是它并不是 Milgram 当初想要的结果。无论你是否相信这个实验想要证明的结果, Milgram 的研究毫无疑问是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之一。由于现代伦理标准,这同时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被重复的实验(除虚拟实境之外) 。当然在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我对于人性的看法被无法撤回地改变了。现在,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不再如此肯定。轮到你了:请给出评论如果你愿意对这个实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在下面留下你的评论。无论是对于 Milgram 研究的强烈支持还是严肃批评我都很感兴趣。正如心理学家告诉他们被试的那样:没有错误的答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