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6765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调节(第1课时)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 3 模块 (新课标人教版)导学案导学案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生物组 编制1编号:4编写:翟贵君 胡宇睛审核:翟贵君包科领导:陈贵权第 1 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 1 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兴奋的产生、传导的过程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正确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结合教材助读中问题提示,阅读教材,填写预习案。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小组学科组长可安排组内 同学互助完成。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通过预习检测题检查预习效果,查找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预习中发 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 3完成时间:40 分钟。知识必备(你准备好了吗?)1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

2、2组织细胞间隙内是什么液体? 3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哪几种方式? 4神经元具有哪些结构?预习、探究案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案)课上合作学习(探究案)教材助读(问题引领方向!)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系统是_系统。 2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_。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 (1)定义是:在_的参 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_作 出的_的应答。 (2)完成该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它是由 哪些基本环节组成的?兴奋在该结构中的传导 途径是怎样的?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 多少个神经元?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想一想:想一想:直接给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适 宜的刺激

3、,效应器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该过程是 反射吗?为什么? 2识图分析:识图分析: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图,如何判断传入 神经和传出神经? 目标展示一、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提 高设计实验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运用实验分析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师生语录:师生语录:成功就是简单的事反复做2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2012 年 12 月 日小组或教师评价:课前

4、自主学习(预习案)课上合作学习(探究案)通过观察教材 P17“思考与讨论”中的图 B、C 可 知,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过程中,有两种传导方 式,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 的传递: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观察教材 P17图 21,分析: (1)实验方法:该实验中电流表的两个电极接在 的神经纤维的什么部位?刺激的是什么部位?(2)实验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如何摆动?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现象? (3)得出结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什么方式 传导的?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如何传导的呢?阅读 教材 P18图 22 及下面的小字内容,填空: 未刺激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差为 _,该

5、电位称为_电位,产生和维 持该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_。 刺激部位(兴奋部位)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变为 _,该电位称为_电位,产生和维持 该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_。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_,电荷移 动形成_。 局部电流相邻部位发生同样变化。三、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1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联系起来的? 该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其亚显微结构包括 _、突触间隙、_。 2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是如何传递的呢?阅读 教材 P19相关内容,填空: 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 起_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_附近。实验分析:实验分析: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 出了一根

6、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 经还是传出神经?1实验分析:实验分析: (1)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2)在已知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的基础上,继续分 析教材 P17图 21 的实验,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并 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曲线标示出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情况。2分析推理:分析推理:据此原理分析,如果刺激神经纤维的 中部,兴奋会如何传导?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1知识整合:知识整合: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是哪种液体?2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该过程属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哪种方式? 其产生与哪种细胞器有关?3分析推理:分析推理:根据上面学习过的知识分析:神经递 质与突

7、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是如何引发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4知识整合:知识整合: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属于信息时间/s0电位/mV+高中生物必修 3 模块 (新课标人教版)导学案导学案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生物组 编制3编号:4编写:翟贵君 胡宇睛审核:翟贵君包科领导:陈贵权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案)课上合作学习(探究案)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 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 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 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的分泌吗?)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神经递质按其与受体作用后对突触后神 经元的效应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分别对突触 后神经元

8、起兴奋和抑制的作用。 3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也是双向的 吗?为什么?传递的哪种方式(物质传递、接触传递、通道传递) ?5想一想:想一想: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预习检测(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2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膜 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3神经冲动

9、能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通过膜电位 变化产生的( )A电荷 B局部电场 C局部电流 D电势 4突触小体存在于( )A神经元轴突末梢 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 D两个神经元之间 5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 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内 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 变 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随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

10、是同时发生的 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轴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3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 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主要作用 部位在(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4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 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2、3、4 B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3、2、4 C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 1 或 4 现象 D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 顺序是 4、3、2、4我的疑问(

1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师生语录:师生语录:成功就是简单的事反复做4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2012 年 12 月 日小组或教师评价: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案)课上合作学习(探究案)继续探究继续探究(学习还没有结束)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在两个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特点?网络构建(归纳梳理,整合内化)神 经 调 节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的_兴奋在神经 元间的_方式:_过程及原理(简述)特点:_结构:_过程(简述)特点:_方式:_知能训练案训练题目(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一、基础训练: 1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部位

12、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2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3分别刺激下图、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 B C D 4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 奋状态的是:( )5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高中生物必修 3 模块 (新课标人教版)导学案导学案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

13、高级中学生物组 编制5编号:4编写:翟贵君 胡宇睛审核:翟贵君包科领导:陈贵权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二、综合拓展: 6关于反射弧结构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不包括感觉器官。 B脑脊神经节以前的神经纤维由长树突形成,其他的神经纤维由轴突形成 C神经中枢是脑脊灰质中功能相同的许多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形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内、外分泌腺组成 7. 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

14、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A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 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C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下而上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 8据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的物质释放到的方式是外排 B若刺激 A 点,图中电流计 B 将偏转 2 次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 0 三、真题演练: 9.(2009 宁夏卷)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0.(2009 安徽卷)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 化。请回答: (1)图中 a 线段表示电位;b 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此 时 Na+(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