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6304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析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探析 现代物流业具有服务性、基础性、综合性、渗透性等产业特性,物流业的发展将为现代制 造业打造高效的物流服务平台,为跨国制造业向天津的转移创造条件,是发挥“我国北方 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不可或缺的条件。 国家将滨海新区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是我国首次在区域开发战略中 将一个地区定位为与世界经济对接的国际物流平台,这对滨海新区的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 新更高的要求。落实中央对于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将国际物流中心的概念转变为可行的 区域发展规划,是极具创新性的任务。 一、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现状与问

2、题 1.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现状 近年来,滨海新区物流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据估算, 2007 年滨海新区物流业增加值达到 260 亿元,占到同期 GDP 的 11%、服务业增加值的 39%, 远高于全国 6.64%和 16.5%的平均水平。 滨海新区吸引了大批国外知名企业。共有 500 多家国际物流企业(其中 50 多家跨国物流公 司)落户天津,从区位分布来看,大部分国际物流企业落户在滨海新区。保税区和开发区已 经成为国外知名物流企业的集聚地。嘉里物流、昌京物流、绿源物流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物 流公司抢滩天津滨海新区,并在此建立其亚洲物流中心。它们的入驻,一方面提高了滨

3、海 新区的国际物流运作水平,另一方面也起到示范作用,推动了国内物流企业运作水平的提 高。 滨海新区凭借海港这核心战略资源优势,已基本形成以天津港为核心,沿津滨产业发展 轴的“一核轴”布局。 其中天津港是物流发展的核心载体,围绕天津港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综合性物流运作区。 天津港主要分为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港区、海河港区、临港工业港区、海港保税区 等。北疆港区以集装箱作业为主,兼顾散杂货;南疆港区以煤炭、矿石、石油及制品等干 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主要服务于天津 市内贸物资以及海河沿岸企业的物资运输、储存与中转;东疆港区以发展集装箱码头运作 及相关物

4、流、配送、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主,目前 4 平方公里保税港区实现封关运作; 陆港工业港区物流主要规划为临港工业区的石化、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配套。另外,天津港 还建有集装箱物流中心和散货物流中心两个物流园区。海港保税区总体规划面积 5 平方公 里,其中包括一个占地面积为 0.6 平方公里的保税物流园区,海港保税区吸引了 500 多家 跨国物流企业入驻,分拨配送货物达 2000 多个品种,已成为国际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沿津京产业发展轴的物流园区主要包括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军粮城散货物流园区、空港 国际物流园区等。其中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主要以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对所存货物开展 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5、,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等业务为 主。空港国际物流园区主要服务于航空物流。军粮城散货物流园依托现代冶金产业集群,是海河下游重要的钢铁仓储物流基地。 2.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基本符合空间布局规律。滨海新区物流节点主要布局在 港口、机场及附近区域,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或产业带附近等物流需求集中的区域。 但是,滨海新区物流节点布局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物流业的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并不完全协调 随着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的推进,2008 年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展开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专 项规划研究与修编。滨海新区未来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及产业布

6、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将形成 “一城三片两港”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南重化、北旅游、西高新、中部综合港城的发展 方向与格局。与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求相比,滨海新区目前现有物流节点无论是从数 量、功能、发展水平还是布局上,都难以满足未来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需配合新的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布局与完善。 (2)城市配送中心严重不足 滨海新区目前已经有超过 200 万的常住人口,但是,滨海新区目前几乎没有服务于城市生 活的物流配送中心。 (3)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物流节点仍然缺乏 根据对国际物流中心的比较研究,鉴于天津港远离国际主航线、国际转口贸易并不发达、 高端物流服务集聚的物流交易市场在近期无法形成

7、的现状,滨海新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至 少在近期应主要依托于本地以及腹地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在未来将是 相辅相成的关系,滨海新区目前尚未形成为制造业提供完善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与制造 业联动的现有物流节点一方面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功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滨海新区物流业布局规划建设的重点 根据滨海新区的“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产业 发展指导思想,滨海新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是对物流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与布局规划。 物流园区一般可以分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和市域配送物流园区,根据滨海 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城市未来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应以

8、海港、空港为核心战略资源,建设以 国际物流园区为重点,区域物流园区为支撑,市域配送物流园区为基础的合理的物流园区 体系。 1.加快以东疆保税港区为龙头的国际物流园区系统建设 (1)继续提升东疆保税港区功能 东疆保税港区是滨海新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具有特色的大型综合性港区。东疆保税港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经济功能 区,成为我国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区、我国高度开放的 自由贸易示范港区。 东疆保税港区作为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大突破口,将实行最为开放的政策,是全国 的海关制度创新的试验基地,享受特殊关税和金融政策。东疆保

9、税港区的税收、外汇政策 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金融、 土地、财政、税收等政策在东疆保税港区都能享受。同时,继续探索适合东疆保税港区的 综合管理体制,增加管理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东疆保税港区一系列政策优惠、制 度创新,吸引国际大型航运物流运营商、加工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落实国务院对东 疆保税港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的功能定位,提升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 (2)依托“两港”战略资源,推进国际物流综合物流集聚带建设 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海港及空港资源,具备较好的发展国际物流的潜力。针对“北方国际 物流中心

10、”定位需求,新区应依托优良的海港及空港资源,积极推动东疆港保税区、天津 港保税区、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园区、空港加工 区物流园区等具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的园区建设。 2.积极促进区域性物流园区的建设,提升滨海新区辐射能力 (1)以内陆无水港和海空港腹地连接点为支点,建设辐射区域外的园区体系 滨海新区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应发挥经济增长极以及对北方地区的辐射作用。国际物流中 心的建设要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需要建设辐射区域外的园区体系。加强与中西部省 市的合作,在内陆地区广泛建设“无水港” ,增开内陆班列,积极推进“大通关” ,扩大腹 地口岸直通是加快天津国际物流中

11、心建设的重要内容。用 35 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在中、 西部地区各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内陆无水港以延伸港口服务。 (2)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建设专业性物流园区 滨海新区加工拉动型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决定了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必须走 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为制造业服务的发展之路。滨海新区应该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设 一批为产业集群服务的物流园区。如建设化工物流园区为南港工业区、大港石油化工区的 重化工业提供仓储配送、集散中转、生产配送、流通加工、展示交易等物流服务。 在航空、电子、医药等行业选择物流管理水平较高的工商企业,推出若干标杆,以一两个 大型物流园区为主体,以大企业为龙头,以高校及科研机构为

12、支撑,开展区域物流创新的 工业性试验,建立行业或企业物流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并试点、推广,形成示范 效应。 3.推进市域配送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宜居新城区的发展 根据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和滨海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将发展成为海滨宜 居的生态城区,未来滨海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约 600 万。这需要在核心城区周边发展支持 城市生产、生活、商贸的市域配送物流园区。 4.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物流业的布局 根据滨海新区未来空间与产业布局结构的演变,总体上逐步形成“一带一轴一龙头两核心” 的“T 型”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总体结构。一带是指以海港为核心的沿海物流发展带,一 轴是指以海港为起点的津滨物

13、流发展轴(海港至空港段),一龙头是指东疆保税港区,两核 心战略资源是指海港、空港。 其中沿海物流发展带以天津港“双港区”南部港区和北部港区作为战略资源,以东疆 保税港区为龙头,是滨海新区物流业发展的主体物流区域,包括东疆港保税区、海港保税 区、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滨海石化物流园区、临港(临港产业区、 临港工业区)物流园区、散货物流中心、滨海新区综合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中心。津滨物流 发展轴与滨海新区本地制造业沿京津综合发展轴发展的布局相呼应,重点建设空港国际物 流园区、空港加工区物流园区、宝湾国际物流园区、滨海中储综合物流园区、海河中下游 钢铁物流园区等。 三、滨海新区物流

14、业布局规划的保障体系建设 1.出台促进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 滨海新区应充分利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研究制 定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促进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 地方立法权,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国际物流中心的成功立法经验,建 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滨海新区物流业发展乃至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发展创 造一个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的,公平、公正、透明的法律法规环境。 2.构建有效的政策平台,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沟通和衔接,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是调整产 业结构、转变经济

15、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区应积极出台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 相关政策,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例如: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 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协同发展;组织物流业 与制造业的供需对接会;推进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推进物流市场的培育发展;制定 物流业物流外包相关的专项规划。 3.以两港为核心,打造便捷高效的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对外通道 港口是滨海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天津港要积极适应腹地运量大幅增长的 需要和国际航运业船舶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快港口深水航道和集装箱、 石油、煤炭等专业化码头的建设;在提升港口运作等

16、级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港口的物流功 能,提高港口运作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天津空港应以实现京津航空一体化为核心,使天津机场成为我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大型 门户枢纽机场乃至东北亚航空储运、分拣分拨中心。积极争取民航总局的政策扶持,努力 打造中国北方航空货运基地,包括:充分利用第五航权的开放,吸引更多的航空企业落户 天津,增大航线航班的密度,最大程度地完善干线航线网络;加快空港物流区建设,统筹 规划机场周边的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与货运枢纽相关的产业群体,促进天津机场航空 货运枢纽的建设。 争取铁道部等部门的支持,尽快研究天津直通西部地区的铁路大通道的开发建设,以解决 过境货物运力严重不足问题。以高速公路直接进港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公路建设,尽快启 动建设京津高速公路北线和天津港南、北、中三大横向通道,形成港口与腹地高速公路相 衔接的集疏运网络。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重点关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 资源整合、线网整合、技术整合和设施整合,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的统筹规划,实现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运输。充分利用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