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611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全局,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则是经济结构调整。恰如原子排列结构不同造就 了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性质迥异的物质,经济结构层次高低决定着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发展 质量的优劣。要尽快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 主动权,首要的就是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认清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从渔猎采集到男耕女织,从手工劳作到大机器生产,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时代,从物质生 产到创意经济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结构高度化的 过程。我国的经济发展同

2、样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 放 30 多年来,我国从自给半自给的落后农业国发展成为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国, 从长期受短缺经济困扰发展到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从着力解决人民温饱问 题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从封闭半封闭发展到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经济结构 优化升级推动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结构问题又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 调整经济结构。2008 年下半年以来,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外部需求萎 缩,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 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

3、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凸显了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 突出问题: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居民消费率偏低;内需与外需 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内需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 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技术水平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 和区域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 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等等。这些问题 归结起来就是:经济结构总体上层次较低,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不相适应,与人民 群众的新期待不相适应,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4、。经济结构层次低,首先表现在经济偏硬、偏重。我国是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 化铝、铜、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05 年,我国 GDP 占世界的 5,但钢材消耗量占世界 的 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 50。这带有明显的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必须看到,与重化工业、 “两高一资”产业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服务 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不足、产业整合度不高,而技术、服务、管理、 品牌、营销等软的、轻的环节恰恰是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环节。经济结构层次低,还表现在经济偏散、偏弱。一方面,各地经济联系和要素流动性差, 分工协作不够, “大而全” 、 “小而全

5、” ,重复建设、低层次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 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都缺乏整合,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发展都很不够,在国际竞争中攥 不成拳头、形不成合力。各地竞相发展加工制造项目,而创意设计、品牌建设、技术专利、 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大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样,不仅赚取的利润微薄,而且培育不出资源 和产业整合能力,形不成区域优势互补,并在品牌、技术等方面受制于人。经济结构硬、重、散、弱,带来或强化了其他一些结构问题。比如,经济结构层次低, 高层次就业岗位就少,从而导致中等收入者偏少,形成了低收入者和过高收入者两头大的哑铃型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又会影响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内外需结构:居民收入

6、水平 低,必然伴生消费能力不足,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衡;国内消费不足,就要靠国际市场来消化 大量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导致内外需失衡;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缺乏自 主品牌、核心技术、营销能力,就会被整合到别人的产业链中去。这些结构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问题,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口。 我们要在更大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在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制约中、在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市 场条件下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突破这个关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升级。 明确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 根本举措,也是巩固当前

7、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 然要求。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以科 学的发展理念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首先是物质产出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在生产 力水平低、物资匮乏的年代,又多又快地生产,以使人们吃得饱、穿得暖,成为第一位的任 务。因此,过去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突出强调数量要求,着力解决短缺问题。随着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经从普遍短缺跃升 到商品极大丰富。这时,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对生产和生活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吃得健康、穿得时尚、

8、住得宽敞、行得方便;工作要有前途,生活要有情趣,个人要 有发展,生老病死要有保障。从强调数量到追求质量和效益,这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 结果,同时又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克服 GDP 崇拜,把“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 又快” 、 “好”字优先,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 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和能力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

9、快速 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很多问题都难以解决。在很多时候,规模也是一种能力,不仅 有规模经济一说,而且在面对经济风险时,规模大的经济体往往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和更大 的回旋余地。但规模大并不等于能力强,多而不优、大而不强恰恰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存在的 突出问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全球竞争力仅排在第二十九位;出口总额居 世界第一位,但出口的产品大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品牌不到 10%。面对后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抢占科技和经济制高点的竞赛,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 式,推动自主创新

10、,加强能力建设,尽快改变拼资源消耗、拼生态环境、拼廉价劳动力的局 面。应进一步破除只有物质生产才能创造财富的思维,着力加强创意设计、技术研发和品牌 培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确立创新引领发 展的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核心竞争能 力。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而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呈加速增长之势。1978 年我国人均 GDP 只有 200 多美元,2003 年突破 1000 美元, 2006 年突破 2000 美元,2008 年突破 3000 美元。所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

11、上发展 最好的时期之一。但是,为什么经济发展很快,而人们的不满意仍有很多呢?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快速增长的平均数掩盖了一些重要的结构问题。就收入分配来说主要是两方面:一是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提高; 二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 入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相对较慢。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形成人是最可宝贵的社 会财富的认识,着力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见物不见人”的状况。 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劳动报酬,不仅可以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改 变投资与消费失衡

12、、内需与外需失衡的局面,而且更长远地看,还可以改善劳动力再生产, 提升人的素质,从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因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归根结 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提升人的素质、改善人 力资源结构,就必须改善收入分配,使劳动者有条件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找准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我国已进入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金融 危机的冲击凸显了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带来了机遇,因为 市场低迷的时期正是优胜劣汰、调整提高的时机,是实现技术突破、组织创新、产

13、业再造的 时机。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按照加快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增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努力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素质, 努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 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需急剧下滑的严峻形势 下,我们依靠及时有力的扩大内需举措迅速稳定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是 我们的优势,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 首要任务。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外需结构,而且有利于改善投资与消费、国民收入分 配等方面的结构。内需包括国内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在

14、过去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的年 代,我们更加重视生产,强调投资的重要性;在当今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的条件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消费对投资的导向作用,更加重视市场对生产的评判作用。应 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消费对优化投资结构 的引导作用,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实现增投资、促发展与扩消费、惠民生一举多 得。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 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只有在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扩大内需,才能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

15、发展的 主动权。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城镇化不仅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而且 是农村人口市民化、增加居民消费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高效率行业转 移的过程,而且是提高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的过程;不仅是调整城乡和区域结构的过程,而 且是优化人口素质结构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深厚 的潜力所在。应以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开拓经 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 做到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统筹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16、。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 竞争和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面对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需求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必须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应推动制造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移动,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培育 自主品牌,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经济结构调整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要抓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制 度安排,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政绩 “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理顺利益机制,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重新 配置的过程,市场利益机制是引导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有什么样的利益导向,就有什么 样的经济行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