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4201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0-1复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导入:测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从而引出如何应用地形图。73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一、确定点的直角坐标首先确定 A 点所在直角坐标格网为 abcd,左下角 a 点坐标为xa=300m,ya=400m,过 A 点作方格平行线,用比例尺量取ae=70m,ag=45m,则 A 点坐标为:xA=xa+ae=300+70=370myA=ya+ag=400+45=445m如考虑图纸伸缩,即方格边长 ab、ad 可能不为 10cm,则xA=xa+(0.1/ab)ae 其中 ab、ad 为图上距离yA=ya+(0.1/ad)ag ae、ag 为比例尺量取实地水平距离二、

2、确定直线长度1、解析法先确定图上 A、B 两点坐标,再应用距离公式DAB=(XB-XA)+(yB-yA)2、直量法(图解法)用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取 AB 距离三、确定直线坐标方位角1、解析法AB=arctg(yB-yA)/(XB-XA)10-22、图解法 用量角器直接量取 AB及 BA,加减 180后取平均值AB=AB+(BA180)/2四、计算点的高程B 点正好在 104m 等高线上,则A HB=104m,h=1m,过 A 点作垂直于等高线的 mn。B HA=Hm+(mA/mn)1=105+(6mm/10mm)1 =105.6m五、确定直线的坡度和倾斜角h i=tg=h/D=h/(dM)用%

3、或D 来表示。若直线两端位于相邻等高线上,则认为求得坡度符合实际坡度。若直线较长,通过平距不等的几条等高线,则所求坡度认为是两点间平均坡度74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一、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路线d=h/(iM)限制 i=5%,求 A B 最短路线10610510410310-3d=1/(5%2000)=0.01m=10mm,以 A 为圆心,d=10mm为半径,交 h=12m 等高线于 1、1点,再以 1 点为圆心,10mm为半径交 h=13m 等高线于 2、2点,以此类推,得到 A B 坡度5%的最短路线。 若求 C B,则须计算 C 到 h=12m 等高线最短平距,求出Hc=11.3m,d=(1

4、2-11.3)/(5%2000)=0.007m=7mm先从 C 点走到 h=12m 等高线,以 C 为圆心,7mm 为半径画弧交12m 等高线,以后方法相同若画弧后交不到相邻等高线,说明两等高线间本身坡度即小于限制坡度,只需走最短的直线距离。二、绘制一定方向的断面图断面图显示指定方向地面起伏变化剖面图三、确定汇水面积抓住关键 山脊线分水线勾绘要点 1、与山脊线一致且与等高线正交2、过一系列山头和鞍部的闭合环线3、平滑曲线,只在山头和鞍部处方向变化四、测量图形面积1、透明方格纸法方格边长为 1mm 或 2mm,不足一整方格的拼凑成整方格或全部以半格计算10-4S=naM米n 为方格数,a 为图上

5、一格面积,M为比例尺分母量测面积愈大,精度愈高2、平行线法将图形边缘与任两条平行线相切,aa,bb,cc为两平行线间中线,将每两条平行线间图形看成梯形,则面积为S=(aa+bb+cc+)hM米h 为两平行线间隔,M 为比例尺分母平行线间隔愈小,量测图形面积愈精确3、求积仪法量测面积专用仪器,量算速度快,操作简便,适用性广五、 场地平整的土方估算1、设计成水平场地(1)绘制方格网10m10m 或 20m20m,编上各交点,点名写在左下角,如 A1、B1等(2)求各方格网点的地面高程例 A1 55.8m,A2 55.5m 标于右上角(3)确定设计高程加权平均值10-5H设=1(HA1+HA3+HC

6、1+HC3)+2(HA2+HB1+HC2+HB3)+30+4HB2/(14+24+30+41)若 H设=54m 标于右下角(4)计算各方格点填挖高度h= H地- H设 “+”挖、 “-”填(5)确定填挖边界线(零线即不填不挖线)+0.7 10m -0.3 零线位置+0。7 0.7/(0.7+0.3)10m=7m10m 0.4/(0.4+0.6)10m=4m+0.4 0 -0.6(6)计算填挖土方量V挖=h平均S挖V填=h平均S填例 V挖=(0.7+0.4+0+0)/4(7+4)/210=15.125m=15mV填=(0.3+0.6+0+0)/4(3+6)/210=10.125m=10m2、设计

7、成倾斜场地步骤 1、2、4、5、6 同上其中第 3 步计算设计高程不同,由加权平均值求出 H设H设作为要平整场地的重心的设计高程10-6其余各点高程按设计坡度推算若在第一图中 坡度 南 北 2% 方格边长为 10m东 西 1.5%则 H设=54m 为 B2点设计高程其余各点设计高程分别为:HB1 设=54+101.5%=54.15mHB3 设=54-101.5%=53.85mHA2 设=54+102%=54.2mHC2 设=54-102%=53.8mHA1 设=54.15+102%=54.35m(或 HA1 设=54.2+101.5%=54.35m)其它类推 HA3 设=54.05m HC1 设=53.95m HC3=53.65m3、根据控制高程点设计倾斜面(1)确定设计等高线的平距(2)确定设计等高线方向(3)确定填、挖边界线(4)绘制方格网和确定各顶点的填、挖边界线(5)计算填、挖土方量课堂练习:书本 P139,9#;11#课后作业:习题集 P14-15,填空,计算 5#;7#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绘方法及其应用,10-7重点掌握地形图的基本应用和土方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