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123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量看书,能否减少阅读的丢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保余黄保余:大量看书,能否减少语文的丢分?大量看书,能否减少语文的丢分?1、通过两个图的对比,哪些书读起来对孩子更通过两个图的对比,哪些书读起来对孩子更“有用有用”其实当我们给孩子的种种读书行为去掉种种功利性目标时,才有可能发现读书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一世的事,就像你吃到一个香甜美味的苹果,学时享受美食的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美好的事,而不必在这时计算每一口吃下去,会得到多少能量或营养,那样只会失去“吃苹果”的乐趣。在小学阶段的四大考核点上,平时的课外阅读活动仅体现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上,间接地能对学生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再无明显的关联,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即使是平时阅读量大的学生,仍然无法避免考

2、试时的丢分。其实当我们给孩子的种种读书行为去掉种种功利性目标时,才有可能发现读书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一世的事,是一种与良朋益师相伴的过程,就像你吃到一个香甜美味的苹果,学时享受美食的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美好的事,而不必在这时计算每一口吃下去,会得到多少能量或营养,那样只会失去“吃苹果”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读课外书如果是以短时间提高阅读应试水平为目的,不但得到的营养有限,还会失去阅读本身带给我们和孩子的乐趣。记得我在孩子读书那些事的讲座中曾说:“我们生活中,有用的书分两种,一种是对升学考试有用,一种是对人的一生有用。如果只为考试而读书,那可能百分之九十的课外书都是没有用的,只读那百分之十中的课外书就

3、可以了。”但是我们都明白,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我小的时候书特别少,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张带字的纸片,都会捡起来看看。那时候,只要带字的就想拿来读读,哪怕只是张说明书,我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后来上了中学,开始读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全都读过了。那时候,大家都抢好桌子坐,只有我专挑破桌子,因为可以透过桌上的洞看闲书,这些书都算无用的书吧?而且我只要睁开眼睛就看,吃饭时看,帮母亲往灶里添柴禾时看,一直到闭上眼睛睡觉。那时候我母亲没管我,是因为她文化程度不高,看到封皮是课本就行了,所以我经常把在书外面包上课本的封皮。后来自己读的书多了,就开始买收获、十月、当代文学等期刊看,所以现在很多知名作家第

4、一次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文章我都看过。试想,如果我母亲文化程度很高,早就揭穿我的把戏,制止我,认为对考试没有用,可能我早就没有读书的兴趣了。我们读了一百本书,但可能其中只能有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对我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既然这样,大胆让孩子看他喜欢的书,小孩子长大后很少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哪怕这件事长大看来是愚蠢的,却可能会后悔想做但一直没有做什么。2、靠读更多的书,无法解决阅读丢分的问题、靠读更多的书,无法解决阅读丢分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阅读丢分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阅读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阅读丢分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来解决。然而研究结果表明,阅读考试丢分的关键,并不取决于量

5、来解决。然而研究结果表明,阅读考试丢分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孩子阅读量的大小,也不是孩子理解能力低下的问题。孩子阅读量的大小,也不是孩子理解能力低下的问题。当学生上了小学五年级后,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语文考试中开始大量丢分,甚至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下最茫然的不是平时读书少的孩子家长,而是那些孩子平时便饱读诗书的学生家长,不应该呵,孩子平时看书挺多的呵(内心独白:是孩子笨呢还是看书时没往心里去?) 。在我们所研究的 6000 余名学生案例中,这并不是个例。而且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阅读丢分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来解决。阅读考试丢分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孩子阅读量的大小,也不是孩子理解能力低下

6、的问题。我经常举到的一个例子是,任何一位家任何一位家长,从自己身边找一位酷爱读书的朋友长,从自己身边找一位酷爱读书的朋友(痴迷于做阅读题的超级题霸型语文老师和大学中文系教授除外) ,让他们来做一做小升初或中让他们来做一做小升初或中考语文阅读题,仍然会大量丢分。考语文阅读题,仍然会大量丢分。2、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量阅读应试能力阅读应试能力人们说的语文阅读,其实包含两方面,一是课外阅读量;二是阅读应试能力。阅读应试能力考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以下几点值得小学家长关注:、随着年级升高,第一部分语言应用基础(字、义、音)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会明显下降,上初中后单纯的字、音、词通常在考试中的比

7、例不到 10%。、概括、理解、表述能力题型的比重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逐年增加,并且成为影响语文阅读成绩的最主要因素。、学生上初中以后,有两类能力考核的比重开始增加,一是判定与分析能力;二是赏析能力。3、 “以读促写以读促写”对哪些孩子才适用?对哪些孩子才适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但他们中间又有多我们身边有那么多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但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人会写文章,答案是少之又少,既然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的少人会写文章,答案是少之又少,既然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的成年人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读几年课外文学书后,我们的成年人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读几年课外文学书后,我们

8、的孩子就能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呢?孩子就能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呢?很多人认为读课外书最大的作用或是出发点是,以读促写,想要看通过大量的书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增加写作素材,如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这里并没有明确列出来,原因是这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美好的幻想,试问,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他们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但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人会写文章,能写好文章呢?答案是少之又少,既然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的成年人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读几年课外文学书后,我们的孩子就能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呢?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在写作上非常出色的学生或作家,每次采访时我们都会听

9、到一句话,说写作水平的提高,缘于大量的读书。这其实无意间营造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大量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她)除了看书外,还做了件更加辛苦的事,那就是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恐怕是他本身也不一定会认识到的问题。我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曾公布过一个数据,在小学阶段,只有 5%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便能非常明显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有大量的写作实践经验或明显的文学天赋,这些孩子在我们的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测评量表测试中,测试分数能达到 78 分以上。但对 95%左右的小学生来说,75%左右的初中生来说,无法通过看书来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归根到底,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仍离不开动手写,只有写得多了,再看书时,才不会像大多数小学生一样看书只是看情节好玩,而是还会思考: “这个开头用得这么好,我上次写作文时怎么就没想到呢”、 “原来作者是这样写人物性格的,我也可以”他会把这些思考带进自己的写作中。对这样的孩子才说,才会真正的地通过多读书让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家长交流 QQ 群:279329903。作者:黄保余2012.11.21本文欢迎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