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件.doc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397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课件.doc(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导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发展史;理解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掌握学好中国法制 史的方法,坚定学好中国法制史的信心。 难点:学习意义 目次 一、中国法制史的内涵 二、中国法制史学习的意义及方法 三、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一、中国法制史的内涵 从总体上看,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法律制度为主线,综合研究 中国数千年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学科。 从时间和地域的角度上看,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范围应包括自中国法的形成至研究者所处的年代期间,在中国地 域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 二、中国法制史学习的意义及方法 读史使

2、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论读书 史家之言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 法家之言 历史在照亮了昔日的同时也照亮了今天,而在照亮了今天之际又照亮了未来。 某些法律的概念之所以有它们现在的形式,这几乎完全归功于历史。除了将它们视为历史的产物外,我们便无 法理解它们。美本杰明内森卡多佐 法家之言 如果法律工作者记不起一些实在法规则或条文,那么他们随时可以从教科书、法规汇编或百科全书中查到它们。 但是,有关政治、社会、经济以及道德等力量它们在法律秩序中发

3、挥着作用并决定着法律秩序的进程 的知识,就不那么容易获得了,而且必须通过对社会现实进行长期且敏锐的考察才能逐渐获得。为使自己成为 一个真正有用的公仆,法律工作者就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和广博知识的人。 法家之言 研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相当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也不可能理解 该国法律制度对其周遭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如果他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文化贡献不了解,那么他也就很难 理解那些可能对法律产生影响的重大国际事件。如果他不精通一般政治理论、不能洞见政府的结构与作用,那 么他在领悟和处理宪法和公法等问题时就会遇到障碍。如果他缺乏经济学方面的训练,那么他就无法认

4、识到许 多法律领域中都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的紧密关系。如果他没有受过哲学方面的基础训练,那么他在 解决法理学和法学理论的一般问题时就会感到棘手。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对司法和其他法律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 响。 美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八十三节法律教育之目的案例:方丈归天去,遗产风波起 2010 年 1 月 26 日夜间,住在玉溪市红塔区菜园街大悲普度寺方丈释永修,被来投宿的两名神秘男子杀害,并 抢走其 5000 元钱等财物。寺庙僧众和其亲属整理遗物时发现,其个人在当地各个银行存有 400 余万存款和 20 余万的债权单据。释永修女儿认为,她有继承父亲遗产的权利,要求灵照寺归还

5、,但被拒。6 月 26 日,玉溪 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 学习意义 1.加深对法学理论的理解,为学习部门法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常识。 2.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历史依据。 学习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实事求是地说明 和论证中国法制史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2.历史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去把握法制的沿革及其内在联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思路,抓住中 国法制发展的脉络。 3.掌握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是学好中国法制史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

6、与研究现状 研究法制历史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渊源。东汉班固在汉书中首列刑法志 ,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多列2刑法志 ,此即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 近代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清末京师大学堂、北京法政学堂等新式学堂法科多开设有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 ,或现行及历代法制沿革 , 或中国历代刑律考课程。 20 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法律史学基本形成,名称也规范为中国法制史 。杨鸿烈、程树德、陈顾远等为当时 研究法律史代表人物。 新中国法制史学的曲折发展拓展阅读书目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范忠信:中西法文

7、化的差异与暗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英梅因:古代法 ,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2 中国法律的起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与中国法制起源的主要特征。 重点: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 难点: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目次 一、中国法制起源诸说 二、中国古代国家形成之特点 三、古今法律语词辨异 四、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 一、中国法律起源诸说 黄帝说 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

8、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 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义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 皋陶说 竹书纪年:“帝舜三年,命皋陶作刑”。 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 惟明克允。 ” 大禹说 汉书刑法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苗民说 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这 是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法律产生的

9、共同规律之一。 法律产生的第二个基本规律是,法律的产生过程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 展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法律产生的第三个基本规律是, 法律产生的过程受宗教、道德的极大影响,因此刚刚产生的法律几乎总是带 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道德痕迹。 二、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特点 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 史记夏本纪:“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 1. 征战成國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 戈,以征不享,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 “国”字演变 2.家国合一 中国古代国

10、家的形成保留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成政治国家的组织方式,从而将3旧的氏族组织与新的国家形态熔铸于一。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 国家早熟 三、古今法律语词辨异 “西方所谓法者,实兼中国之礼典。 ” “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学者审之”。 严复:孟德斯鸠法意按语 法 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 说文解字:“廌,解廌兽也。似牛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象形。从豸省。 ” 刑 说文解字:刑,罚罪也,从刀,从井。 本义即征伐、杀戮。此义源于古代“兵刑不分”的观念。 “井”字是铸造青铜器所用模范的象形 。所

11、以“刑”字还有模型、模范之义,又引申为规范、法 。 律 “律”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据考证, “律”乃“聿”之繁文,本具有行列、标准、规矩之义 。甲骨文“师惟律用” 之“律”有纪律、军法、战时号令之 义,就是从“律”字的本义引申而来的。后来的法律意义上的“律”,也是由 此发展而来的。 “律”字的出现是战国晚期全国走向统一,统治事务日益繁杂,因而需要更多具体规章制度的结果。 礼乐刑政,综合为治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 礼是用来引导民众的志向,乐是用来和谐民众的声音,政是用来整齐规范民众的行为,刑罚是用来预防民众的 违法

12、犯罪,礼、乐、刑、政四者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整齐齐民心而使实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四、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 (一)刑始于兵国语鲁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 诸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其所由来者上矣。 ” 汉书 刑法志:“黄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也。 ” 首先用来惩罚战俘;推而广之惩罚本部族内士兵军事长官兼理司法;战争本身就是惩罚。 (二)法出于礼,礼源于祭 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 礼记标题疏:“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 中国法起源途径对后世之影响 1.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 2.中华法系礼

13、法结合,伦理色彩浓厚3 夏商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夏、商两朝法制的基本情况。 重点:刑罚体系;神权法观念 难点:法律形式 司考考点:神权法观念 夏代疆域图 目次 一、夏商神权法思想 二、夏商法律规范及其形式 三、夏商刑罚体系 一、夏商神权法思想 尚书召诰:有夏服天命;有殷受天命 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礼记 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4天讨 尚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 天之罚。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天讨 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二、夏商法律规范及

14、其形式 (一)刑 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殷周于夏, 有所损益。 ” 所谓“禹刑”、 “汤刑”,是夏商两代刑事法律的统称,后人为纪念自己的先祖而命名的,其基本内容属于习惯法 性质,它们既不是一次完成的,亦非夏禹、商汤个人所作,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的。 魏书:“夏刑有大辟二百,劓辟三百,宫辟五百,膑墨各千,殷因于夏,盖有损益。 ” (二)其它法律形式 礼、誓、诰、训等 三、夏商刑罚体系 (一)奴隶制五刑 墨、劓、刖(膑、剕)、宫、大辟 (二)其它酷刑 象刑传说 尚书大传: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而民兴相渐。唐虞之象刑:上

15、刑,赭衣不纯;中刑,杂屦; 下刑,墨幪。以居州里,而民耻之 白虎通:“犯黥者其皂衣,犯劓者丹其服,犯膑者墨其体,犯宫者锥其履,大辟之罪则布其衣裾而无领缘。 ”象刑异议 汉书 刑法志:“善乎!孙卿之论刑也。曰:世俗之为说者,以为治古者无肉刑,有象刑。墨黥之属,菲 履赭衣而不纯,是不然矣。以为治古,则人莫触罪邪,岂独无肉刑哉,亦不待象刑矣。以为人或触罪矣,而直 轻其刑,是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民无所畏,乱莫大焉。 ” 司考真题 (2005)6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 B.夏商时代的法律制度明显受到神

16、权观念的影响 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策略 D.清末修律使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没有受到冲击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人民民主政权法制的主要内容,认识这一法制不同于以往法制之处,了解这一法制在建 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看到这一法制与新中国法制之间的渊源关系。 重点:制宪活动;诉讼审判制度 难点:土地立法 司考考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一、立法概况 (一)概念及其历史地位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建立在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政 权所创建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新民主主义法制,开辟了中国法制的新纪元。它与中华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