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975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现状摘摘 要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信用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消费信用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消费者优化其跨期的储蓄和消费活动,提高消费者的个人福利;另一方面作为房地产、汽车和教育等产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可以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中国的消费信用就是在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下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叙述消费信用在我国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针对当下我国消费信用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若干建议。关键词关键词:消费信用;现状;发展;对策1. 1 消费信用的相关概念1. 1. 1 消费信用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消费信用,从信用角度考察,是

2、用于消费者消费用途的信用行为;从消费角度考察, 也可看成是消费者的信用消费行为。消费信用没有统一的定义,西方各国只是根据实 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最常见的就是从消费信用的用途来界定的。美国联邦储 备理事会对消费信用所下的定义是:“经由正规的商业渠道,把短期和中期信贷扩大到 个人,通常是用来支付购买消费商品和服务,或者用来偿付为这些目的而举借的债务” 。 我国对消费信用的定义,有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最早较常见的是“消费信用就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教科书中最常见的是“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对消 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2,再有比较全面的提法 就是“消费

3、信用就是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用居民未来收入作担保, 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3。本文认为消费信用是由特 定机构提供的,以居民的未来收入或实物资产作担保,可以满足消费者消费用途的信 用行为。消费信用具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交易主体(消费信用的提供者),它是多元化 的,不仅有工商企业和银行,还有信用卡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典当行等等。二是交 易对象,它不仅限于货币形式,同时还有商品形式。三是信用条件,即要求借款人要 以未来的收入或实物资产作担保,按期偿还本金和付息。四是信用用途,即只限于个 人生活消费,这也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助学贷款等。1. 1. 2

4、现代消费信用的方式现代消费信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按交易主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的消费信 用,它是由商人直接以赊销的方式,特别是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二 是金融机构的消费信用,它是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个人用以购买耐用消 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等费用,或者对个人提供信用卡,持卡者可以在接受信用卡 的商店购买商品并定期与银行结账。鉴于我国消费信用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消费信 用主要以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为主,所以本文研究的消费信用以金融机构的消费信用 为主。 1. 2 消费信用的发展历史和作用1. 2. 1 消费信用的产生和发展消费信用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

5、品流通的扩大,剩余生产 物逐渐增多,贫富差距慢慢拉大,这些都为早期消费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经济社会中分化出货币和物资的盈余部门,他们将这些盈余贮存起来,另一方 面货币和物资的缺乏的部门,他们的商品尚未生产出来或是还未销售出去。盈余部门 以取得利息为目的,让渡货币或实物的使用权,满足缺乏部门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 赊购赊销的消费信用方式。1775 年在英国成立了第一家房屋互助合作组织一建筑社, 消费信用就从这里开始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货币、信用的广泛运用,另一方面也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愈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信用得到了 较快的发展,消费信

6、用的形式和运作方式与早期的消费信用相比,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范围还很小,所以早期消费信用 的形式主要是商业性实物借贷。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 通范围继续扩大,消费信用由实物形态进化为实物、货币形态共存,以货币形态为主。 消费信用的形式己经不仅是商品赊购,也有了高利贷信用、银行卡信用等等。0经过 2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已从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格局转向商品极大丰富的买方市场格局,经济增长已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这一形势,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方向实现

7、从增加供给到刺激有效需求的转变显得非常必要。而信用消费是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探索消费信用顺畅发展的途径,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全新课题。一、消费信用的含义:消费信用就是由企业、银行或其他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根据提供商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提供的消费信用和银行提供的消费信用等种类。其中由企业提供的消费信用主要有赊销和分期付款两种形式。赊销主要是对那些没有现款或现款不足的消费者采取的一种信用出售的方式;而分期付款则更多地是运用于某些价值较高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行为中。二、消费信用产生发展的原因:1、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8、消费结构中满足生存需要的消费者所占比重降低,满足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提高,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通常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较长,完全依靠家庭和个人的资金来满足对这类消费品的需求,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客观上要求通过消费信贷来提前满足其消费需要。 例如,在美国,贷款购车的比例高达 80%。2000 年,美国每十辆售出的新家用车中就有九辆是通过各类贷款实现的。仅新车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即高达 200 亿美元。有关研究指出,如果没有汽车贷款,美国年新车销售量至少要减少 50%,约 800 万辆。 2、解决家庭收支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需要:家庭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若干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

9、同的收入和消费特征。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通常追求其一生(非某一时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消费者会通过年轻时的提前消费和中年时的推迟消费(储蓄)来实现一生中消费的大体平衡。由于人们的收入曲线大致是用图 8-1 所示的形态,即收入随着技能的提高、经验的增长和资历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中年达到顶峰后随知识的老化、体能的下降而降低,直至退休时工薪收入接近于零。因此,为实现一生的平衡消费,年轻时和年老后均存在收支不匹配的问题。年老后的消费通过提取储蓄来实现,年轻时的消费则是通过消费1信贷将未来收入提前使用来实现。 从经济学上分析,这种方式,使消费者一生的效用得以实现最大化。 3、消费观念的转变:儒家文化节

10、俭,鼓励储蓄,而年轻的一代越来越接受西方“及时享乐”的消费观念, “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快乐”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同时,国家政策的鼓励,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也对改变居民消费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居民融资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及金融机构资产结构的高速。三、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消费信贷开始在中国出现,而后随着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经济从 1998 年下半年开始,内需严重不足并逐步呈现出通货紧缩的趋势。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着眼于活跃消费,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个人消费信贷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居民扩大个人消费

11、。随后住房信贷、汽车消费信贷,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逐渐展开和完善,我国消费信用体系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的问题和阻碍也引起众人的注意。1、相关法律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与国外的完善立法相比,在国内,很少有法律直接是针对消费信用而提出的,导致消费信贷的各方都没有了法律法规的保护,消费者对于信贷活动的信任程度和信贷服务的方便满意程度都不是很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信用的发展。2、消费信用总体规模不大,消费信用品种缺乏:由于政策上的不完善,再加上相关金融机构的不重视,消费信贷的总体规模和我国的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不成比例,显得过少,同时虽然消费信用

12、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消费信用品种缺乏也是显而易见的,仅仅限于住房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而且后两者所占比例都很小。消费信用品种显得过于单一,缺乏创新。3、缺乏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风险控制不足:在国内,只有少数几家信用公司收集企业的信用档案,几乎没有公司在搜集,整理和管理个人信用。同时国家也没有组织相应的覆盖全国的征信组织和系统。以此正是这种对于个人消费者的不了解增加了相应的风险,也给信贷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使信贷工作不能有效地实施。24、消费信用的提供者单一:国内目前只有商业银行开展了消费信贷业务,造成了诸多不便和麻烦,也对消费信用的推广造成了阻碍,迫切需要更多

13、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参与,同时增加银行和这些机构的联系,使得消费信贷更为方便。5、消费信用受到传统观念制约:我国经济曾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寅吃卯粮被认为是不会经营的败家行为。一方面人们普遍对于个人负债持谨慎态度,负债生活在中国不仅会对个人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同时更会遭到普遍价值观的否定。另一个方面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借贷所带来的利息高昂,是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将其于意识形态挂钩,并进行过广泛的批判。所以尽管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骤然到来,对传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冲击,但数千年形成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发展消费信用造成了很大的制约,然而要彻底改变尚需时日。四、发展我国消费信用的建议: 1、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14、培育和壮大消费信贷的主体阶层:从根本上说,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支撑市场的主体就是中等收入阶层。针对当前高收入阶层消费活跃和低收入阶层消费潜力不大的现实,消费信贷的主体和对象的重点要抓住中等收入阶层。消费信贷从某种意义上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高收入阶层不需要消费信贷,只有中等收入阶层恰恰是使用消费信贷的市场主体。因此,在中国要发展消费信贷必须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培养中等收入阶层。同时,要强化消费者的消费信贷观念,切实提高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消费信贷的品种方式和业务规程,推广普及信用卡:目前消费信贷手续繁杂、品种方式单一,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不同的信贷品种所面向的消费群体大不相同,在开

15、展消费信贷业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不同居民的消费需求特点和承贷能力,根据不同顾客群体推出相应信贷品种,并具体确定首付款、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期限、担保方式等,才能真正抓住顾客,才有利于信贷业务的正常进行。政府应通过制定有关财务政策,积极鼓励个人收支款项通过信用卡办理,推广普及信用卡。这样既可以避免信贷部门重复调查客户资信情况和重复审批每笔贷款,提高办事效率,又可以发挥信用卡的资信积累作用,促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3、加快建立个人消费信用制度: 3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消费者资信制度。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即缺少对居民身份证明、个人账户、收入来源、个人可支配

16、用于抵押的资产以及过去的信用状况记录和评定制度安排。我国应该建立个人账户,改进目前的个人银行存单凭证和收入现金化特点,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建立对个人信用调查与评价的专业性中介机构。对这类专业性机构的注册资格、法律形式和责任与业务的规范,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促其健康发展。 4、完善法律法规政策: 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对消费信贷的主体、对象、程序、方式等做出规定,并配套出台适于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保护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为银行资金安全、开展社会信用调查及维护个人隐私提供司法保障,使消费信贷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担保和保险机制。政府部门可成立专门的政策性机构,对消费者特别是对中低收入阶层及特困户等特殊消费群体提供必要的担保和信用保险支持。建议政府部门在建立完善消费信贷信用保险机构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公司与商业保险相互配合的社会化的消费信贷保险机制。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高凌云,论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借鉴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62秦守勤.我国信用建设的法律环境思考J 当代法学,2003.73敖惠诚,高玉泽.关于我国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