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652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用国产直升机挺起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事业的脊梁 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董事长 总经理总经理 余枫余枫2008年5月12日,在令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 自然灾害中,是直升机第一个将中央领导同志和救护人员送入 灾区;是直升机第一个抵达汶川、映秀等重灾区;是直升机第 一个将药品、食品送入灾区;是直升机第一个从灾区运出伤员; 是直升机第一个将通讯设备送到灾区;第一次将超过13吨的重 型设备运上唐家山堰塞湖的还是直升机。在这场生死救援中, 直升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也第一次让国人对

2、直升机 在航空救援中的作用有了如此直观和感性的认识。目前,我国航空救援能力严重不足,与灾害频发的国情不 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防地位不相适 应,与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不相适应。其中又以直升机的问题 最为严重,而直升机又正是航空救援最为重要的装备。温总理在到达汶川地震灾区时说“我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 可是我进不到地震中心。从都江堰到汶川只有几十千米,但所 有的路都中断了。等我到了汶川大地震现场时,看到许多受伤 的群众都躺在地上。唯一的办法是用直升机把他们运出去,而 且越快越好,早一分钟,他们就可以少失血,得到救助,保住 生命。”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时,温总理又说:“唐家山堰塞 湖

3、抢险,需要用直升机吊运重型设备,执行这些任务的是俄罗 斯的重型直升机。我心里总在想,我们应该能够制造出自己的 直升机,包括重型直升机,如同大飞机一样,也能翱翔蓝天。 ”总理的这两段话,一者说出了直升机应急救援的反应速度还 要再快些,一者说出了我们直升机应急救援的装备之缺乏。我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曾说:“车船受限于江海,汽车、 火车受限于道路,飞机受限于机场,只有直升机是万用的航空 器、万岁的交通工具,可以万类霜天竞自由”!在应急救 援领域,直升机这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宝贵特性发挥得更 加淋漓尽致,更加令人不得不为之击节赞叹,也更加让人心向 往之。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直升机应急救援中所反映出来的国

4、内 救援专用直升机数量太少、缺乏起飞重量20吨以上的重型直升 机、专业救援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关注,直升2机应急救援要做到满足党和政府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 我们就必须加速发展民族直升机工业,加速建设我国的直升机 应急救援体系,用国产装备挺起直升机应急救援的脊梁。一、直升机应急救援的概念及作用何谓直升机应急救援应急救援是一个需要应对多种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 涝灾害等)的作业。应急救援包括对受灾地区和公民所在地理 位置的定位、营救脱险以及初步的医疗救护。在我国,应急救援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动用军队以及非营 利性组织参与组成救援主体,针对各类灾难及突发事件相互协 调配合,共同实

5、施的救援行动,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拯救民 众生命,减少财产损失。行动包括准确定位受灾、受难的地区 以及公民所在的地理位置,提供避险信息,营救脱险,采取初 步的应急医疗救护,阻止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蔓延和发展,帮 助受灾地区和公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等。直升机应急救援是应急救援的一种方式,特指采用直升机 装备和技术手段实施的一种应急救援,其在救援的目的和对象 上同其他应急救援方式相比没有本质区别。直升机是一种“以 动力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来源”的航空器,可以垂直起降、 空中悬停、前后左右自由移动,并可以贴地超低空飞行。直升 机应用于应急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诸 多优势,能快速到达水

6、、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 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项工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 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直升机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直升机应急救援在美国影片垂直极限中得到了充分描 绘:身为登山爱好者的哥哥被困珠峰极顶,生命危在旦夕以分 秒计算。正在大本营中的妹妹执意前往营救。关键时刻,直升 机搭载包括妹妹在内的救援者一行,直飞珠峰7000多米高度, 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电影中描绘的一次直升机应急救援发挥关键作用的典 型事例。在现实生活中,直升机应急救援的作用同样无可替代。国际上,历史首次直升机应急救援是在20世纪50年代,秘3鲁利马海拔很高的一个小山村,一个小女孩脊椎、骨盆

7、严重骨 折而又无法承受山区道路的颠簸当时,一架世界第一型民 用直升机贝尔47J直升机正在那里展出,首席飞行员马斯 曼从媒体获悉此情后,马上为贝尔47J加装辅助油箱和氧气设 备,带上担架,飞行200公里将女孩儿接回,马斯曼因此获得 秘鲁的金质奖章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电站核泄露事件当天,多架直升 机飞到核反应堆上空,向暴露的反应堆投放砂、铅、粘土和硼 混合物,把大火扑灭。到大火扑灭时,直升机总计投放超过 5000吨各种物质。1997年,阿尔巴尼亚发生国内动乱,为营救准备撤离的侨 民,法国空军搜救队出动5架“超美洲豹”直升机,在最短时 间内完美撤出106名侨民。使得法国空军搜救队一夜扬名。20

8、00年,墨西哥湾一座名为“海上十字军“的钻井平台发 生爆炸,此时有49名工人在距海面125英尺高的平台上,美国 海岸警卫队出动一架HH-65A直升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将 所有工人全部安全接出。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关闭其领空,禁止任何民 航班机起飞,危机时刻,军方直升机做出迅速反应,进行抢救 伤员、清理废墟的任务。参与行动的直升机主要是UH-60“黑 鹰”和贝尔412直升机。2004年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家伤亡惨重,世界各国纷纷派 遣直升机参与救援活动,营救受灾群众和运送物资。而在2005 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中,近400架直升机昼夜飞行在灾区上空, 短短一周飞行了数千个架次,从

9、屋顶、树梢、水面营救灾民, 投放了数以百万吨的救灾物资。在国内,1983年冬天,山西省平陆县,一艘满载旅客的渡 船被满河道的冰凌困住,49名乘客和9名船工面临船破人亡的 危险。原北京军区空军航空运输团在接到求救信息后,立即派 2架国产直5型直升机,于凌晨2时,冒着零下30度严寒,飞到 出事现场的上空,在空投棉衣和食品之后,飞行员大胆采用 “单轮悬停”动作,将直升机单轮轻轻触在船头板上,使直升 机处于悬停状态,让船上人员直接登机。经过10多个小时的连 续工作,往返11次,终于将58名遇险人员全部营救上岸。2001年,在海南岛南部海面捕鱼的52艘渔船在返航途中遭 遇“玉兔”风暴的袭击,其中5艘沉没

10、,73名渔民包括儿童落4入海中。海军航空兵某团接到救险命令后,派出2架国产直8直 升机,飞行21架次,共救出渔民55人。越是重重艰难险阻,直升机越能披荆斩棘。2008年5月12 日,在令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自然灾害中,党 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决策,紧急调用150余架军 民用直升机参加抗震救灾,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一次出动军民用 直升机的数量之最。架起了一条条“空中生命线”和“抢险空 中通道”。震后仅24小时,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就出动直升机27 架次,累计空运食品12.7吨。从16日到31日,有322架次民用 直升机前往灾区开展搜救行动,运出灾民1021人。在整个汶川 地震救灾

11、中,通过直升机共运送受困人员和伤员近万人。尤其 是在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堰塞湖的抢险中,大型施工设备 不采用直升机空中吊运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到达的。二、世界及我国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现状世界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现状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的 俄罗斯、韩国和日本,还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已经建立了 各具特色的国家或地区航空救援体系与机构,形成了完善的救 援体系。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形成了符合各自国 情、较为完善的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具有很强的应急救援能 力。美国在1956年颁布了全国搜索救援计划,确定紧急救 援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美国空军 为

12、本土范围的搜救执行机构,管理28支城市探测和救援队,可 用于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近1万架,仅纽约市的民用直升机 保有量就超过2000架;俄罗斯在政府中专门设立俄罗斯联邦民 防、应急和减灾部,管理4万余人的救援部队以应对各种灾害; 日本归属警方、消防机构及民间企业所拥有的直升机1000多架, 在紧急时可随时应召投入救援行动;加拿大拥有可参与救援的 各类飞机1000多架,所需费用由政府拨款;德国建立了覆盖全 国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救援用直升机数量已超过300架,在 整个德国国土内的任何一点,15分钟内都可以得到国家的航空 救援服务;法国航空紧急救援队可实施覆盖法国全境的航空紧 急救援行动,空中救援

13、医疗网拥有49个直升机救援中心;英国、 瑞士等国均设立了国家航空救援中心;巴西、韩国等国也成立5了专职的航空救援队。我国的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现状我国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 的发展最初仅限于农林作业和地质勘探,进行喷洒农药、森林 防火、放射性测量和超低空飞行探矿飞行。从1978年开始,又 在海上石油领域广泛应用了直升机。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我国民用直升机逐步被用于医疗救援、警用巡逻、 减灾防灾、消防灭火、新闻媒体、空中吊装、空中巡线等领域。 但直到如今,仍没有建立起一个的直升机救援体系。一旦遇到 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都是采取临时紧急调用的办法,效 率低

14、,速度慢。我国直升机装备和应用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我国目前在 册的民用直升机总数只有124架,其中可用于应急救援的仅为 64架,与每百万人口拥有5架直升机的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我 国平均每1200万人才拥有1架直升机,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60;如按国土面积计算,我国每10万平方公里才拥有1.3架 直升机,为美、英、法、德、日、俄、加、澳等西方八国平均 水平的1/50,为巴西、南非平均水平的1/10。我国如果要达到 世界平均水平的话,需要6165架民用直升机。显而易见,我国 民用直升机的使用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非常大。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紧急调用军民用直升机150余架 飞赴灾区,直升机在这场

15、生死救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恰恰是通过这场救援,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在150余架救 援机队中,民用直升机只有30架,国产直升机只有14架,不仅 数量少而且救援机型不配套,民用直升机以中小型号为主,大 型和重型直升机几乎空白,同时也缺乏专业训练和绞车等相关 配套基本救援设施。由此可见,我国还是一个直升机应用小国,直升机使用的 专业化程度不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和公众对直升机公共 服务的需要,加速建立我国的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已经刻不容 缓。三、加速建立我国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我国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考 航空工业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工业之花,直升机工业无疑是其中6的一朵奇葩,作为一个正在快

16、速崛起的大国,我国幅员广阔, 山区众多,海岸线漫长,是灾害多发国家。5.12汶川地震的发 生,把组建由国家主导的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提上了紧迫的议 事日程,加速建立我国的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已显得刻不容缓, 而国产直升机装备在其中应该、必须且一定能发挥主要作用。建议由国家主导主持制订“国家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总 体规划”;并将抗灾救援航空装备发展和基础保障设施建设等 急需项目,列入当前拉动内需的国家财政规划。建立常设的国 家航空抗灾救援管理机构,贯彻“平灾结合”的原则,在“国 家应急救援省级应急救援地市级应急救援”的框架下, 建立我国的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具体可以采取建立直升机救援与探测总队的方式,总队设 立在北京,在全国设立10个分队,100个站点,每个分队大体 覆盖3个省,救援直升机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基本覆盖全国 绝大多数地区。总队建设的初步目标要达到80至120架轻重型 直升机,采购机型应以国产直升机为主,利用直升机进行空中 监测和灾害的救援,以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 速发展。与此同时,还应整合我国通航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