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618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浅析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李 雪 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 北京 东燕郊 101601【摘 要】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教师 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 那样的影响。学生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 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关键词】教师,态度,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学生态度是指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为人师表的地 位,因而他们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避免 对学生支配、冷漠、贬低等负面影响,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 的人格、健康的情感

2、、民主的精神、探究的思想,建立基于尊重体现发展精神 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凡是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说: “态度决定一切”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 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 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 度。 一、教师对学生态度的表现方式 1语言方式。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壳。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 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 该用鼓励性、期望性

3、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 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 2动作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 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 美的手势等,都可使学生产生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 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 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 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3眼神方式。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课堂教 学中的眼神交流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

4、课时,眼睛应 该与学生保持对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交 流,使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 二、教师的态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 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师的言行在学 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 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试以教师在教学时的 某些行为态度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来说明见下表。 教师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学生产生的行为后果 不愉快厌学怕学不认真学习 偏见悲观旷课

5、逃学 冷漠失败感不做作业 批评无能感、无兴趣感怕见老师、怕考试 愉快愿学乐学 乐观认真听课 成功感完成作业 公正趣味感创造性思维 亲切自信 表扬满足有价值感 从表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1、教师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一是忽视。教师长时间把某些学生放在视线之外,不在意,不关心,不了 解。 二是轻视。教师一般不会有意为难学生,整他们,但有些教师会对那些与 自己闹对立或“屡教不改”、 “没有长进”的学生,暗含不屑,认为“不可救药”、 “没 有希望”,因而把他们“打入另册”,有意地不予理睬。 三是偏爱。 “老师偏向”几乎是学生的普遍感受,许多教师会有意无意地特别

6、关照自己看中的学生,会特别关心、器重他们,甚至会放纵他们的缺点,极力 在其他学生面前维护他们的优势地位等。这种偏爱,不但会引发一般学生的心 理失衡或逆反情绪,同时会使受偏袒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受到孤立,甚至会影 响他们的发展,让他们无法认清自己,不会正确对待自己。 忽视与轻视,都反映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够。一种是那 些迷信教师权威、相信教师言行都有符号意义的学生,他们会在老师放弃自己 的同时,自己也放弃了自己,形成所谓的“破罐破摔” ,放弃相关学科或全部学 科的学习。另一种是年龄较大、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他们会产生对立情绪。 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除了少数人会通过自我奋斗去“证明”自

7、己以外。其他 学生常选择同教师“作对” ,用所谓的“英雄”行为来证实自己与众不同,形成 班级中的另类。在非正式场合,这类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恨”老师的情绪,他 们会以“气老师”为荣会把“就不好好学习”视为对教师的反抗或惩罚。他 们的意识有相当的扭曲成分,他们对教师的指责也不尽符合事实,他们的问题 会发展到或超出学习困难,但是,他们的问题却是由师生关系不良、由学习困难开 始的。偏爱之所以会成为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源于过度保护为他们创设 了不正常的发展环境。 2、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是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影响。进出校门下车推行,随手捡起地 上的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良好的

8、卫生习惯,与人交流温和坦诚而不是动辄 发脾气,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品格、修养等 二是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影响。课堂教学严谨、细致,作业批改 或考试评价中,从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或不完整之处;从书写到语言表达, 从一道题到一个符号,都要契而不舍地帮助每个学生达到要求。这种教师令已 形成不良学习态度的学生“无法逃避”、 “无处躲藏”,因为这种学生知道,他是纵 然有“万变的借口”也无法应对这种教师这一坚定“不变”的教学态度。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在教师长时间的教学态度影响下,逐步形成对这门学科学习比较 稳定的良好学习态度。 老师教学水平高,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爱好,善于调动学生的认

9、知兴趣,并 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成效的参加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学习形成积极的认识一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令人愉悦的事情,是自己迅速成长、成熟的捷径。在多次尝 试学习成功之后,便培育起热爱学习的情感,进而增强了学习行为的强度,产 生出越来越多地积极学习行为,从而步入良性循环。 显然,学生对好老师与坏老师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态度为参照标准的。 教师们,请记住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似 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学生所关心和操心的情感世界,她们以无比信任的心 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 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理也像学生

10、对待我们那样。把 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 和谐。 三、积极培养教师科学的教育态度 教师的教育态度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特征方面的比较 持久的倾向和姿态。教育态度既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也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是 教师获得角色技能的必要条件。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正确的教师既不会对学生厌烦、迁就或不 加管束,也不会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任意驱使和摆布学生,而是设身处地地 理解学生,以同情、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2、要确立科学的指导态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充满友爱、宽容、热忱 和有理有节的指导态度是最受学生生欢

11、迎的。 3、要有良好的教学风格。教师应当形成同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以及 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适应的教学风格,并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 的具体情况,调节和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 4、努力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角色技能的基本条件,缺 乏这个条件,成功地扮演教师的多重角色是不可想象的。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生 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剧变,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学 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心理修养,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生存 与关心,特别要重视学会科学用脑、正确对待紧张和乐于合群。 5、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

12、学生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 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体贴。此外教 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 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 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结束语:作为教师必须十分谨慎地处理好、控制好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行 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摆正师生关系,调控好自己的行为态度,积极创设积 极向上、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创造必要的条件。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黄希庭著: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3. 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4马艳云.教师态度对学生学习成功动机的影响.职教论坛,2005.35联系电话:01061591884;13633164677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